-
公开(公告)号:CN1194624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7388.6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浙江禾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5/12 , C07D215/18 , C07D2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氟烷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2‑氟烷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在惰性气氛和催化剂存在下,将邻烯基芳基异腈、全氟烷基碘和碱在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2‑氟烷基喹啉衍生物;通过邻烯基芳基异腈和全氟烷基碘在氟化铁作催化剂、碳酸铯作碱、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的促进下反应合成2‑氟烷基喹啉衍生物,工艺过程简单,无需使用特殊仪器或方式,非常适合本领域人员操作,具有操作简便、产物易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502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4946.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C07D215/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喹啉戊‑2,4‑二烯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5‑喹啉戊‑2,4‑二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为利用喹啉‑6‑甲醛以及巴豆酸为初始原料,经过两步缩合反应即可合成该系列化合物,该制备方法简洁高效;本发明还公开了将所述5‑喹啉戊‑2,4‑二烯酰胺衍生物应用于制备细菌感染治疗药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优良的抑菌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039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5286.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D213/55 , C07D213/61 , C07D213/70 , C07D213/74 , C07D215/12 , C07D277/66 , C07D211/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和精细化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烷基吡啶基季铵盐取代的重氮乙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吡啶基取代的重氮乙酸酯与烷基化试剂在溶剂中,发生N烷基化反应,获得季铵化的吡啶重氮化合物。该类重氮化合物能够顺利的进行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如与烯烃环丙烷化反应、与炔烃的环丙烯化反应、与烯丙基/炔丙基硫醚的Kirmse‑Doyle重排反应等,得到相应的季铵化吡啶基化合物;这些产物可顺利地被还原为高价值的四氢吡啶衍生物。本发明拓宽了重氮化合物的化学空间,提高了吡啶基取代的重氮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实现了高价值四氢吡啶衍生物的便捷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4417.3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材料科学有限公司
IPC: C07D209/86 , C07D333/76 , C07D345/00 , C07D333/36 , C07D409/12 , C07D307/82 , C07D209/88 , C07D307/91 , C07D335/04 , C07D215/12 , H10K85/60 , H10K5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更详细地,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能显著改善发光效率及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85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862936.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D213/57 , C07D215/12 , C07D277/62 , A61K41/00 , A61K49/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不对称二乙腈基结构的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型超高效光敏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光敏剂具有以下通式结构:#imgabs0#制备方法是将对芳基二乙腈与芳基甲醛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与N取代的芳基甲醛再进行一步Knoevenagel缩合反应,最后通过成盐反应得到上述光敏剂。该光敏剂具有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区(>650nm),可用于近红外荧光成像。该类光敏剂特异性靶向细胞内的线粒体,在光照下,可以高效地产生单线态氧(1O2),其1O2产率达到经典光敏剂玫瑰红B的6倍以上,具有良好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在近红外荧光成像引导的光动力疾病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62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069006.3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07C253/30 , C07C255/40 , C07C255/17 , C07C255/33 , C07C255/37 , C07C255/35 , C07D213/50 , C07D233/64 , C07D333/24 , C07D213/64 , C07D213/61 , C07D2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氰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惰性氛围、热能和/或光能和/或微波条件中,在铁催化剂、有机氯盐、氧化剂和乙腈作用下,式(I)化合物反应得式(Ⅲ)化合物,或式(II)化合物反应得式(Ⅳ)化合物;#imgabs0#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环状三级醇或直连三级醇为原料,采用金属铁盐‑有机氯盐为催化体系,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氧化剂,一步反应实现醇的断键乙腈化;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于分离、反应选择性好、产率高、反应底物适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1233.0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B53/00 , C07D307/77 , C07C253/30 , C07C255/37 , C07C255/33 , C07C255/35 , C07D311/58 , C07D215/12 , C07D2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手性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雷美替胺中的应用,制备步骤:首先,利用铑金属前体和手性双膦配体为原料制备手性铑催化剂;然后,利用手性铑催化剂催化环外α,β‑不饱和腈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成功地制备了环状手性腈类化合物。相较于现有合成环状手性腈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实用、原子经济性高、催化效率高、产率高和ee值高。本发明还提供了将2‑(1,2,6,7‑四氢‑8H‑茚并[5,4‑b]呋喃‑8‑基)乙腈与丙酸酐、硼氢化钠在镍催化作用下进行还原酰化反应,成功制备了雷美替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更高的特点,这为雷美替胺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4676.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湖南华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5/12 , C07D215/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传感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荧光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荧光化合物可发生明显荧光增强和激发波长红移现象,检测范围广,探测灵敏度很高,可达到低于10ng灵敏限,且本申请实施例中荧光化合物本身在测试环境下也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80356.1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07D215/04 , C07D215/18 , C07D217/22 , C07D217/26 , C07D217/02 , C07D239/86 , C07D237/30 , C07D277/64 , C07D213/22 , C07D221/12 , C07D213/79 , C07D213/16 , C07D239/26 , C07D215/233 , C07D487/04 , C07D405/04 , C07D215/14 , C07D2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金属和光敏剂参与的通过光诱导能量传递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在氮气氛围中,将摩尔比为1:1:1~3:1~200的化合物1、酸、氧化剂、化合物2混合,加入溶剂,蓝光照射1~12小时,获得化合物3;本发明是首次筛选出能够进行能量传递的杂环和过氧化物对,从而通过可见光介导的Minisci反应实现N‑杂环化合物的快速高效烷基化。本发明不仅深入了解过氧化物作为氢原子转移试剂的机制,还为开发更高效和广泛适用的Minisci烷基化方法铺平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52435.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D517/04 , C07D215/12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芳基乙烯的光控手性配体,结构通式如下所示:#imgabs0#本发明合成的基于二芳基乙烯的光控手性配体和铑催化剂配位后,在室温下催化不对称碳氢酰胺化时,利用开环状态的配体进行催化可以得到较高的反应产率和较高的ee值,利用光稳态的配体进行催化会得到较低的反应产率和较低的ee值。本发明弥补了光控不对称催化领域目前缺乏光热双稳态光控催化剂的不足,拓宽了二芳基乙烯在光控不对称催化方面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