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938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12149.6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步进式加热炉的烧钢方法,在烧钢过程中步进梁主要处于作业状态和闲置状态,当步进梁进入闲置状态时开始高低位自动升降运动;当步进梁进入作业状态时高低位自动升降运动停止。本发明通过在出钢前的间歇时间里步进梁进行高低位自动踏步烧钢,同时合理的设定步进梁在高、低位的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地消除板坯由于在定梁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严重的水印温差,满足了大幅度提高产品尺寸精度、提高精轧机轧制稳定性和大幅度改善硅钢等特殊品种产品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459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842.X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48 , B21B37/56 , B21B37/58 , B21B37/46 , B21B37/16 , B21B15/00 , B23K26/20 , C22C38/16 , B23P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电工钢的冷轧方法,包括对酸洗后的热轧板进行一次冷轧或带有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脱碳退火、再结晶退火等常规工序,其特点是对酸洗前的热轧板进行头尾焊接,采用多机架轧机连续无头轧制,利用轧制过程中机械能转为热能使钢板温度升高实现温轧,各机架间的张力为100~300N/mm2,末台机架为30~80N/mm2;压下率为15%~30%,末台机架为5%~15%;轧机的出口速度≥500m/min,成品厚度为0.2~0.8mm。本发明采用多机架实现温轧,有效解决了边裂的问题;将未台机架作为成品道次机架,保证了钢带的表面质量;采用大张力轧制,可减少前滑区,使形变带增加。与单机架相比,延长了换辊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和板型质量。采用低硅钢过渡的头尾焊接方法有效解决了高硅电工钢焊接断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3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612752.6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硅钢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的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为wt%:C≤0.0030,Si:3.0~3.3,Mn:0.5~1.0,P:0.005~0.010,S:0.0016~0.0025,N≤0.0035,Als:1.0~1.5,Cu:0.30~0.50,Nb:0.0020~0.0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其中控制[Si]+[Al]+[Mn]:4.5~5.5,[Cu]/[S]:120~320。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并采取上述控制工艺,从而获得了一种电磁性能优异,力学性能好,同时具有制备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的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1036949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612770.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硅薄带无取向硅钢冷轧控制方法,所述冷轧无取向硅钢中按重量百分比计:Si≥3.0%,Al≥0.8%,成品厚度≤0.35mm;冷轧第一道次轧制时,在距带钢尾部30~50m范围内采用厚度过渡轧制,在冷轧第二道次穿带侧的轧机前设至少2对摩擦辊,对带钢边部进行摩擦加热。本发明在单机架可逆轧机冷轧开卷设备后加设摩擦辊,在冷轧第二道次穿带起车时投入,当带钢厚度过渡到正常控制范围时停止使用,同时通过控制冷轧工艺,使带钢边部加热更加均匀,降低生产难度,减少脆断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09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337531.4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电磁性能的工艺方法,适用于以硫化锰为主要抑制的普通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流程,本专利产品可取消酸洗前的常化处理工序,经济制造工艺流程为:冶炼→铸坯→热连轧→热轧卷冷却过程中平整→酸洗→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表面处理及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在普通取向硅钢传统工艺流程及工艺控制上,利用热轧生产后的板卷余温及传统中实施板面检查的工艺装备,进行相应技术方法实施,提高普通取向硅钢产品电磁性能及性能合格率或实施产品改判中更高牌号的命中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006588.5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B22D11/103 , C21D8/12 , C22C38/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磁屏蔽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退火-涂层-性能检验-包装,冶炼:将钢水冶炼至硅含量为2.0%~3.5%,其它元素成分冶炼至目标成分;连铸:钢水过热度20~60℃,连铸结晶器内设置投料装置,向投料装置内部钢水加入钢粒,加入的钢粒需预热至400℃以上,钢粒硅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目标成分硅的质量百分含量0.5%~2.0%,其它元素成分与目标元素成分相同且钢粒粒度为1.0~5.0mm;钢粒以融熔状态或半固态存在铸坯中;退火:退火温度600~1000℃,保温时间10~400min。应用本发明采用低硅电工钢保护高硅电工钢热轧加热氧化,提高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4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006627.1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硅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冶炼两种硅含量分别为2.0%~3.5%、4.5%~7.0%的钢水,钢水过热度10~30℃;连铸结晶器内设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开口向下,悬置在钢液中,引流装置与结晶器间隙为10~40mm,引流装置内加入高硅钢水,低硅钢水流入引流装置与结晶器之间,拉速0.4~0.9m/min,铸坯的低硅坯壳与高硅坯芯厚度比为1﹕2~1﹕5,引流装置内充入惰性气体,使其内部液面较外部液面低10~20mm;热轧卷厚0.8~1.8mm。冷轧前预热至200~450℃,退火温度600~1000℃,保温时间10~200min。成品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和铁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31152.2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硅钢生产中改进产品边部质量的轧制方法,粗轧前采用定宽压力机,在板坯进入粗轧前一次性侧压控制;定宽压力机加工板坯边部的模块采用一定凸度模式,控制板坯侧面呈现凹面状,抵消板坯楞角在之后的粗轧过程中侧面翻平宽展,以及增加侧压变形深入程度,避免平面双鼓型缺陷产生;在不改变企业电工钢整体生产流程、不增加铸坯清理、不改变结晶器结构的基础上,在热轧粗轧过程中进行装置和方法的微小调整,控制缺陷在边部的部位,减少最终切除量或在产品生产工艺中必需切除的范围内,提高产品收得率;同时放宽板坯宽度规格,方便于生产组织并提高铸机产量,通过热轧一定方式的定宽轧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6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74624.X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08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C7/068 , C21C7/06 , B22D11/18 , B22D11/20 , B21B9/00 , B21B37/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4 , B21B9/00 , B21B37/74 , B22D11/18 , B22D11/20 , C21C7/06 , C21C7/068 , C22C33/04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薄带硅钢的生产方法,适用于主体合金含量:硅+锰+铝大于2.5%的冷轧无取向硅钢;1)精炼脱碳,采用硅脱氧,之后进行硅合金化,再进行铝合金化;2)有害元素含量控制:硫含量≤0.020%,氮含量≤0.0100%,铌+钒+钛整体≤0.025%;3)连铸过程控制过热度15~50℃、拉速0.3~1.2m/min,控制铸坯柱状晶比例≥50%;4)铸坯热轧加热入炉温度要求≥300℃,中性或还原性气氛加热,加热温度≤1200℃,加热时间控制在180分钟~240分钟。达到成品减薄效果及降低高频磁化下涡流损耗的效果。降低了整体工序的生产控制难度,也避免了更高的合金含量和更薄规格产品生产的技术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17949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258660.X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冷轧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过程中合金的加入顺序,首先加入P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钢水高氧值条件下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到钢渣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精炼过程中合金加入顺序的改变,有效地降低了由于P铁、Si铁中的Nb、V、Ti有害元素在钢水中的含量,Nb、V、Ti含量均降低到10PPm以下,同时提高了硅钢的电磁性能,铁损平均降低P1.5=0.30W/Kg,磁感值平均提高B5000=0.010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