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36760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8134.4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中的吸气和排气系统部件的配置结构,使得能够容易地将那些部件安装到车身上。所述配置结构还提高电力产生效率,并且便于维修。所述配置结构包括:燃料电池;吸气系统部件,诸如空气清洁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和增湿器等;以及排气系统部件,包括通过排气端口排放来自燃料电池的排放气体的排气管,所述配置结构是这样的:吸气系统部件和排气系统部件均位于燃料电池的一侧,例如在燃料电池的后面。空气清洁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增湿器和燃料电池大致呈线性地排列,以减小空气流动阻力。空气清洁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子以及中间冷却器与增湿器之间的管子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403332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41608.7
申请日:2002-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0 , B62K15/00 , B62K2015/001
Abstract: 在可缩短前后方向长度地进行收纳的电动二轮车中,为进一步实现紧凑化,它主要由支承前轮FW与其操纵机构的前构架1、支承作为驱动轮的后轮RW与其驱动机构的后构架2、可使前述前后构架1、2向前后方向滑动并可向前后方向自由伸缩地将它们支承着的中构架3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247817A
公开(公告)日:2000-03-22
申请号:CN99118631.1
申请日:1999-09-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构架一体式油箱的构造,它可使要求液密性的焊接部的数量与长度尽可能少且短,不需进行主管封塞,车身构架以头部、主管、中心管、枢支架、底管与下管形成为炮架式。其中,头部是一体形成头管的铸造件,以其本体部、方管状下管以及连接其下端与底管的铸造的接头构件形成油箱。在本体部内形成箱空间、并一体形成与主管间不通的密封壁,在箱空间内壁上一体形成多个肋。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47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073533.8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10/48 , H01M10/6563 , H01M10/6571 , H01M10/6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H01M2/1077 , H01M10/48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防止电池单体的膨胀的结构并同时实现电池模块整体的紧凑化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具备:沿着电池模块(61)的壁面中的在电池单体(90)的层叠方向上对置的两壁面配置的一对侧板(71、71);通过铰链机构(75)分别将一对侧板(71、71)的一端部支承能够摆动,并且沿着电池模块(61)的一壁面配置的下板(72);沿着电池模块(61)的壁面而与下板(72)对置配置,并且将一对侧板(71)的另一端部彼此连结的上板(65),其中,使用紧固构件(66)将侧板(71、71)和上板(65)以在电池单体(90)的层叠方向上施加有压力的状态进行紧固固定,由此将电池模块(61)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22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83052.5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井义之
IPC: B62K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7/0007 , B60K11/06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22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11/1877 , B60L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B62M7/12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长轴距的情况下确保宽的电池空间的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搭载有电池(22),所述电动车辆通过该电池(22)的电力来驱动车辆驱动用的电动机(21),其中,所述电动车辆具备对电池(22)进行支承的电池框架(15),该电池框架(15)在电动车辆(1)的后轮(4)的左右具有左右一对的板(42、41),电池(22)分配到各板(42、41)上而由各板(42、41)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044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810212975.5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62 , B62K5/027 , B62K5/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H01M8/04126 , H01M8/04156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把燃料电池的生成水不碰到后轮和后车体而顺利排出到车体外部的鞍乘型燃料电池三轮车。鞍乘型燃料电池三轮车(1)具备相对轴支承左右一对后轮WR的后车体(1b)使前车体(1a)能够左右倾斜地自由摇动地连结两者的连结机构(23)。设置把从燃料电池(18)排出的生成水向车体外部引导的配水管,把该配水管的排出口(65a)设置在后轮WR之间。从车体侧面看,排出口(65a)被配置在后轮WR的车轴(26)后方且是下方。配水管(67)包括:到连结机构下部的贮存部(64)的第一配水管部分(管路60、62)和从贮存部(64)到排出口(65a)的第二配水管部分(65),并经过缓冲单元(31)的下方向后车体(1b)的下面侧延长。第一、第二配水管部分相互能够转动,在前车体倾斜时防止配管的扭曲。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87885.8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003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87 , B60L11/1892 , B60L2200/12 , B60L2240/36 , B60L2240/545 , Y02T10/705 , Y02T9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鞍乘型燃料电池动力车,包括:设置在前轮的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后侧的左和右侧上的散热器;和设置在所述左侧散热器和所述右侧散热器之间的蓄电池。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前轮之间设置薄板形内罩。包围所述散热器的导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罩的左和右侧上并位于所述整流罩的内部。每个导风机构具有用于流动气流的吸入口和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装配有鱼鳞板。电压转换器单元容纳在车的跨骑部分中。电压转换器的散热片包括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直立并指向车体上侧的板状构件,所述散热片暴露到车体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545028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10074053.3
申请日:2006-04-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H01M8/2475 , H01M8/248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上设置有用于至少输送氢气和氧气的管路(84)。燃料电池(12)被布置在驾驶员所骑坐的车座的下方。燃料电池(12)与管路(84)之间的连接端口(80)被布置在驾驶员搁置脚的脚踏板(82)的后方。因而,确保了脚踏板(82)具有必需且足够的空间A,从而改善了行驶时的搁脚特性以及停车时的搁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476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63371.0
申请日:2004-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B60L11/1887 , B60L11/1892 , B60L2200/12 , B60Y2200/12 , B62K11/00 , B62K2204/00 , H01M8/04089 , H01M2250/20 , Y02T90/32 , Y02T90/34
Abstract: 提供一种仅利用唯一的空气供给装置就能够有效地冷却燃料电池组,并且向燃料电池组供给反应气体的燃料电池车辆。在送风通路(71)上设置有两个旁通阀(73、74),从上游的旁通阀(73)分出吹扫气体供给通路(72),用于将外部气体作为吹扫气体导入燃料电池箱(42)内。下游的旁通阀(74)内置的三通电磁阀,送风通路(71)在下游的旁通阀(74)处分成反应气体供给通路(75)及冷却气体供给通路(79)。从上述反应气体供给通路(75),将通过送风通路(71)供给的外部气体作为反应气体(氧)供给到燃料电池组(48)内。由上述冷却气体管道(79),将通过送风通路(71)供给的外部气体作为冷却气体供给到燃料电池组(48)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343086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510075805.3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02 , B60Y2200/126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Y02T90/34 , Y10S903/908 , Y10S903/944
Abstract: 一种即使在有风或变更转弯半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从燃料电池生成的生成物接触到驱动轮上的燃料电池车辆上的排出结构,其具备通过使氢与氧反应而生成电力的燃料电池(51)、基于由该燃料电池(51)生成的电力来生成对驱动轮即后轮(32)供给的动力的电机(31)、导出燃料电池(51)的电力生成过程中的生成物的排出管(77)、和设在该排出管(77)上并向车身外侧开口的排出口(76),其中:排出口(76)被配置在后轮(32)的前端的后方,具体地讲被配置在后轮车轴(32a)的后方。上述燃料电池车辆构成为机动二轮车,并且,具备以使车身向一侧倾斜的状态支撑车身的侧架,在设置该侧架的一侧配置有上述排出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