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2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0105.X
申请日:2011-06-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应变设计的经济型管线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0.06%-0.10%、Si:0.1%-0.6%、Mn:1.0%-2.0%、P≤0.015%、S≤0.003%、Cr:0.1%-0.3%、Nb:0.01%-0.10%、Ti:0.005%-0.03%、Al:0.01%-0.06%、N≤0.012%、Cu:0-0.5%、Ni:0-0.5%,余为Fe。其方法包括冶炼、炉外精炼、铸造和热轧,板坯加热温度1050-1280℃,再结晶区控轧温度900-1250℃,非再结晶区控轧温度750-950℃,开冷温度680-800℃,终冷温度100-500℃,冷速5-35℃/s。本发明不添加Mo、V、B等元素,Cu、Cr、Ni总量较低,且无需后续热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钢板不仅强度高,还具有低屈强比和高均匀延伸特征,采用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管道运营的安全性和管道建设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98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7698.3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高铬钢的生产方法,转炉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15-0.25wt%,出钢温度1660-1670℃,半镇静出钢,出钢后按照每吨钢1.2-3kg的比例加入活性石灰小粒;RH炉采用高枪位手动压力控制,根据钢中碳含量随时动态调整枪位和氧气流量,废气流量控制在≤3000Nm3/h,采取阶梯式降压方式,真空室内钢水液面始终控制在底部槽与中部槽分界线以下,当RH炉轻处理将钢中碳含量降至0.10wt%时开始调整压力,氧枪采用低枪位操作,将枪位降至脱碳最佳位置;LF炉加入萤石和铝粉,还原渣中的铬。实施本发明可使碳含量降至0.01%以下,铬含量达到≥5%,从而实现RH炉生产出钢质纯净的合格低碳高铬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830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012105.3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轧贝氏体钢轨及生产工艺,化学成分为(重量%),C:0.10%~0.35%,Si:0.80%~2.00%,Mn:0.80%~3.30%,Cr:<2.00%,N:0.0010%~0.0100%,复合加入Nb:0.01%~0.10%,V:0.02%~0.2%,Ti:0.005%~0.06%,Mo:0.10%~0.40%,控制H含量小于0.0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特点为,钢轨粗轧采用孔型法,精轧采用万能法,精轧时相邻道次的轧制间隔时间控制在5秒以上,不超过35秒,轧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限制了M-A岛中及板条状贝氏铁素体之间的残余奥氏体的尺寸,板条贝氏铁素体所占比例在75%以上,延伸率等性能综合指标提高,本发明还也可以应用到道岔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AT轨上。
-
公开(公告)号:CN1932065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10047199.4
申请日:2005-09-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焊接高强度非调质油井管,其化学成分为(重量%)C:0.20%~0.29%、Si:0.40%~0.70%、Mn:1.40%~1.70%、V:0.08-0.15%、Ti:0.01%~0.03%、N:0.008%~0.025%,余量由Fe及杂质构成,且按Ceq=C+Mn/6+(Cr+Mo+V)/5+(Ni+Cu)/15定义的碳当量Ceq为0.40%~0.60%。该油井管的制造方法包括:转炉治炼、LF炉精炼、VD炉真空处理、铸坯、轧制管坯、1260~1310℃管坯加热穿孔、1050~1150℃钢管连轧、定减径轧制和冷却,其特点是VD炉真空处理采用底吹氮方式,钢管连轧后以≥250℃/s的冷却速度使其表面温度降低100~200℃。本发明成分设计合理;操作、控制简便,V、N含量控制精确,成本低;采用轧制控冷工艺,产品性能满足N80钢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5181.3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过程的生产与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F精炼过程钢水温度的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计算LF处理期间任意时刻的钢液温度相对于初始温度的变化量:(1)计算可用冶金学机理模型或现场经验公式加以计算的LF炉精炼过程钢液温度变化分量;(2)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难以用冶金学机理模型或现场经验公式加以计算的LF精炼过程温度变化分量;(3) 将步骤(1)和(2)计算得到的变化分量相加得到该时刻的LF精炼炉钢液温度相对于初始温度的变化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预报整个LF处理过程钢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减少过程1~2次测温,降低了钢水测温成本,可实现LF温度的在线实时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02399945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275154.3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H精炼工艺生产非调质N80石油管材的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圆坯连铸、圆坯轧制,其特征在于,在RH精炼中采用高压氮气作为大罐底吹气体和提升气体,增加钢水中的含氮量,其工艺过程叙述如下:1)RH中采用高压氮气作为提升气体;2)RH真空脱硫过程大罐底吹高压氮气,当取样分析硫含量小于0.010%时,流量调整到1~2Nl/min·吨钢;3)RH破空后继续大罐底吹氮气增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RH精炼+吹氮处理工艺替代传统的LF+VD+含氮合金生产工艺,简化了生产环节,降低成本;2)通过吹氮增加钢中氮含量,节约了高价含氮合金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27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7964.2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轨钢铝含量的控制方法,控制转炉出钢碳含量,出钢过程中加入增碳剂;采用锰硅合金进行锰、硅成分调整,并加入脱氧剂2-3.5kg/吨钢;LF炉加入活性石灰和铝矾土,顶渣全部熔化后,向渣中加入铁皮球;采用锰硅合金进行锰合金含量微调,将碳含量调整至0.68-0.75wt%;继续升温至1570-1585℃,将钢水罐从LF炉搬入VD炉进行真空处理后,上连铸机浇注,浇注过程中关闭中间包上水口吹氩。本发明可大幅度减少高价合金的加入量,防止LF炉钢中铝含量的增加,实现钢中铝含量低于0.004%的规模化生产,平均铝含量可达到0.0026%以下,重轨钢炼成率为0.033%。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21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403461.X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非调质N801钢控制氮含量的方法,通过稳定LF造渣操作,使熔渣重量、组分可控;在VD保压过程中和破空后,分别采用合适的吹氩流量、压力和时间,使氮含量稳定可控。本发明方法可使钢中氮含量完全满足非调质处理的要求,从而有效减少铸坯表面裂纹,使铸坯表面裂纹由81.3%降低到98%,产品质量合格率由85.6%提高到99.4%。同时,由于通过吹氮增加钢中的氮含量,从而可节约高价含氮合金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5541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4162.6
申请日:2010-12-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浇次首罐钢水增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以水为结合剂的中包涂抹层或中包干式涂抹层的不同,将中包以3.3~6.7℃/s升温速率升温到200~400℃,然后保温烘烤2~5小时。为进一步控制首罐钢水中的氢含量,中包开浇后使用的镁质干式中包覆盖剂,需经干燥处理,其干燥温度200~300℃,干燥时间48~6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限于2~5天内用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将浇次首罐钢水在中包内增氢量稳定控制在2.0ppm以内,减少了特殊钢由于中包氢高而采取后序缓冷等措施造成的成本支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7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3469.6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转炉出钢钢水增氮的方法,出钢碳重量<0.10%时,氧含量控制在300-500ppm;出钢碳重量在0.10-0.20%时,氧含量控制在100-250ppm;出钢碳重量>0.20%时,氧含量控制在50-100ppm;转炉炉后脱氧合金加入次序依次为不脱氧合金、弱脱氧合金、强脱氧合金,提高出钢阶段前期钢中氧含量;转炉出钢结束前1min加入硅钙钡铁及含铝材料。本发明可有效减少出钢过程增氮量,使出钢过程钢液增氮量由原来的6-10ppm降低到2ppm以内,从而提高成品钢材质量,满足用户使用性能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