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型钢轧辊使用寿命的轧辊孔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818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560321.8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提高型钢轧辊使用寿命的轧辊孔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数学模型,对目标轧制工艺下轧件轧制状态进行计算;(2)预测当前生产工艺条件下轧辊磨损状况,对轧辊磨损状态进行评价,将轧辊磨损量转化为轧辊修复量;(3)通过轧辊切削量的评价对轧辊孔型、轧制工艺进行优化;本发明方法有效改变型钢轧制过程轧辊磨损状态、减少轧辊不均匀磨损,改善轧辊修复时切削的不均匀性,减少每次恢复孔型时所需车削量3~10mm,增加轧辊车削次数1~2次,提高型钢轧辊的使用寿命。

    一种低温韧性良好的高强度压力容器厚板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8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9612.1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韧性良好的高强度压力容器厚板及生产方法,其采用了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C:0.06~0.09%、Si:0.15~0.40%、Mn:1.20~1.60%、P≤0.015%、S≤0.005%、Ni:0.10~0.50%、Cr:0.10~0.30%、Mo≤0.10%、V:0.02~0.06%、Nb:0.01~0.04%、Als:0.01~0.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钢化学成分满足:Pcm=C+Si/30+Ni/60+(Mn+Cr+Cu)/20+Mo/15+V/10+5B≤0.21%,采用连铸工艺,铸坯加热1050~1250℃;采用两段轧制,终轧温度≥950℃;冷却速度控制在10~30℃/s,淬火温度910~970℃,回火温度600~690℃。本发明成分设计简单、合理,在轧制及冷却工艺上,根据钢板不同厚度采用直接轧制+离线调质或控制轧制+在线淬火+离线回火,在保证钢板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现场生产率。

    一种V-N合金化高强钢板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17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1194.9

    申请日:2013-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N合金化高强钢板及制造方法,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0.075%~0.105%,Si0.1%~0.55%,Mn1.45%~2.5%,V0.03%~0.065%,Ti0.002%~0.008%,Cu0.2%~0.4%,Ni0%~0.15%,N0.008%~0.012%,P≤0.01%,S≤0.01%,Als0.015%~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将上述成分的钢进行冶炼、连铸,铸坯加热至1100-1250℃,保温0.5-4.5h,轧制8~11道次,道次压下率控制在15%~35%,终轧900-950℃,冷却速度15-45℃/s,终冷370-550℃。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成分中添加成本较低的V、N元素,并采用低温加热,高温轧制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屈服强度520~560MPa、延伸率大于20%,-60℃冲击功大于90J。

    一种模拟型钢切深孔轧制过程的网格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474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296364.5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限元工程分析的前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型钢切深孔轧制过程的网格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在轧件初始形状位于二维平面内的轮廓边界上进行种子点设置;102、在二维平面内进行网格划分,生成四边形单元;103、将二维平面网格进行扩展,得到三维有限元网格,即采用八结点六面体网格划分的轧件模型。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这种网格生成方法所获得的三维有限元网格能够满足型钢切深孔轧制过程模拟的需要,最终实现准确且成功模拟切深孔轧制过程的目的。2)采用这种划分方法获得的轧件网格,能够满足三维弹塑性热-机耦合模型模拟的需要,保证足够的计算精度,提高计算的稳定性。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组坯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086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803024.X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板的组坯焊接方法,对于100~500mm厚、接头组对间隙≤3mm和错边≤5mm的不锈钢复合板坯的组坯焊接,基层材料采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的连铸坯或同质钢板,复层材料为奥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板。连续焊接前增加固定焊接并采用“先短边后长边”和“先两边后中间”次序,抑制连续焊接导致的焊接变形;同质连续焊接时采用偏扫技术,克服大组对间隙和错边问题;异质连续焊接时增加横向偏移量,并优化收弧位置,降低焊缝的裂纹敏感性。通过对焊接位置、次序和参数的优化设计和调节,可以有效的针对具有5mm以内的错边和3mm以内的组对间隙的坯料进行组坯焊接,并降低焊缝的裂纹敏感性,避免弧坑裂纹对产生接头的不利影响。

    一种双面抗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3564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479844.9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一种双面抗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wt%为:上下表层:C 0.12~0.20%、Si 0.2~0.50%、Mn 1.5~2.0%、S≤0.005%、P≤0.02%、Cr 0.50~1.0%、Ni 0.10~0.50%、Mo 0.20~0.60%、Ti 0.01~0.02%、V 0.02~0.04%、B 0.001~0.002%、Als 0.03~0.05%;中间软层:C 0.10~0.20%、Si 0.10~0.25%、Mn 1.00~1.70%、S≤0.005%、P≤0.02%、Nb 0.02~0.05%、V 0.02~0.06%。钢坯清理堆叠后,真空条件下四周封焊,封焊后加热;出炉组合坯除鳞,控制前三道次轧制压下率,轧后热矫直和堆垛缓冷,再通过辊压式淬火机组对上下表层淬火处理,中间软层正火处理,热处理后矫直。本发明钢板具有上下表面抗磨、中间塑韧性优异的特性,使用寿命长,成材率高,适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特厚规格临氢设备用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015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21107.5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厚规格临氢设备用钢板的生产方法,采用连铸坯表面处理、电子束复合焊接、加热轧制及热处理工艺,以连铸坯为原料,通过电子束真空复合焊接,获得厚度600~900mm的连铸复合坯,将连铸复合坯经加热、开坯、缓冷和两阶段控制轧制以及正火+加速冷却+回火的热处理,生产出厚度100~300mm的特厚规格临氢设备用钢板。本发明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表面及内部质量稳定,成品钢板不同厚度位置,特别是钢板中心各项性能优异的特点。

    一种CrMnNiMo系特厚模具复合坯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223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35676.6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一种CrMnNiMo系特厚模具复合坯的生产方法,连铸坯长边L长/短边L短≥2.5;采用铣床对钢坯六面进行加工,复合界面Ra=3~6μm;真空处理后在100~500℃气氛下先点焊、再连续焊;焊接电流50~180mA,速度220~350mm/min;焊接后1h内进入热处理炉进行0.5~1min/mm中温回火或退火;对厚度在100~300mm的复合坯,采用步进式连续炉,加热段以50~200℃/h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100~1300℃,均热温度1200~1280℃;厚度>300mm复合坯采用室式加热炉,600~700℃装炉,以100~150℃/h的升温速度升至1220~1300℃,以1200-1280℃均热。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模具钢速流不稳、焊接开裂、翘起及焊接开裂遗传性问题,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