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离子水及离子过滤器的更换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3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19662.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去离子水及离子过滤器的更换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本次工作周期对应的状态数据;然后将目标状态数据中失效状态数据的数量除以目标状态数据中状态数据的总量得到失效率;其中,失效状态数据d的结束电导率不小于起始电导率;目标状态数据包括:本次工作周期以及多个历史工作周期对应的状态数据。然后通过判断失效率是否小于预设更换值,以及判断本次工作周期对应的起始电导率是否小于预设正常电导率,确定去离子水及离子过滤器的更换状态;若失效率不小于预设更换值,提示离子过滤器的更换状态为建议更换;若进一步还判断出本次工作周期对应起始电导率不小于预设正常电导率,则提示离子过滤器和去离子水的更换状态为建议更换。

    一种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0725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307753.0

    申请日:2017-05-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当发动机未处于怠速状态时,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停机条件,若满足停机条件,计算发动机前△T0时间段内发动机启停频次f0;判断所述发动机启停频次f0所属的预设区间范围,开始怠速计时;当怠速计时时长达到与所述预设频次相对应的预设怠速时长时,判断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停机条件,若满足停机条件,发动机停机。从而保证了发动机、增压器良好润滑,同时限制了发动机无节制的频繁启停,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优化了频繁起停导致的车辆的经济性降低问题。

    一种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07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307753.0

    申请日:2017-05-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当发动机未处于怠速状态时,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停机条件,若满足停机条件,计算发动机前△T0时间段内发动机启停频次f0;判断所述发动机启停频次f0所属的预设区间范围,开始怠速计时;当怠速计时时长达到与所述预设频次相对应的预设怠速时长时,判断判断发动机是否满足停机条件,若满足停机条件,发动机停机。从而保证了发动机、增压器良好润滑,同时限制了发动机无节制的频繁启停,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优化了频繁起停导致的车辆的经济性降低问题。

    一种用于具有启停功能发动机的停机过程怠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07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47979.0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42 F02D41/08 F02D2200/023 F02D2200/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具有启停功能发动机的停机过程怠速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当确认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进行怠速计时,将怠速计时DT1与预设值DT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相应停机控制;当确认发动机不处于怠速状态时,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满足发动机停机条件;如果满足,则采集发动机转速、冷却水温度、增压器机油温度的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不同状态进行不同怠速计时;怠速计时结束后,再次判断是否满足发动机停机条件,并进行相应处理。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启停功能的车辆,有效解决因发动机快速大负荷熄火停机及无限制频繁启停导致的发动机与增压器故障,降低发动机故障率,同时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153084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441374.0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润滑系统和第二润滑系统;第一润滑系统包括与油底壳连接的第一机油泵和与第一机油泵连接的主油道,主油道用于向发动机本体内的摩擦副进行供油润滑;第二润滑系统包括与油底壳连接的第二机油泵,第二机油泵用于对发动机上连接的增压器进行供油润滑。上述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由于发动机本体的摩擦副润滑与增压器的润滑分别独立设置,使得增压器的润滑不受发动机本体上第一机油泵是否停止的影响,只需根据工况控制第二机油泵就能保证对增压器的润滑作用,进而避免了发动机润滑系统不能充分润滑所导致的增压器窜油、漏油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增压器轴承发生烧坏损坏危险。

    一种固定夹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04812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68091.X

    申请日:2014-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夹,包括夹座和夹盖,夹座和夹盖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夹线孔设置在斜面或竖直面上,可将电缆固定在斜面或垂直面上的夹线孔中,充分利用竖直空间,便于狭窄空间内固定电缆,夹线孔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便于夹装线束较粗的电缆,夹盖下座与第二上伸段的连接处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部,便于在固定螺栓时有一个垂直于斜面用来固定电缆的分力,使电缆夹装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在水平方向上的占用空间,避免了因空间狭窄无法固定电缆而需要绕行安装的繁琐操作,不仅节省成本,提高了布线施工效率,而且布线合理美观、便于后期维护。

    燃料电池散热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1125838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2492280.3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散热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和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包括冷却出液管和冷却回液管,以及多级并行布置于二者之间,对燃料电池电堆进行分级散热调节的冷却循环回路;还包括对冷却循环回路的回路流向进行通断控制的循环控制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对冷却液具有不同散热能力的多条,从而对电池电堆进行分级散热调节,由循环控制阀控制冷却液经不同的冷却循环回路围成电池电堆的冷却循环,从而满足电池电堆不同工况下的冷却需求,满足电池电堆的温度要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95108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451505.X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动力连接的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差速器,发动机与第一电机之间连接第一离合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连接第二离合器,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离合器通过离合器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一离合器与第一电机之间连接第一变速器,第二电机与差速器之间连接第二变速器,两个变速器分别通过变速器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双变速器混合动力系统一方面协调了发动机和电机的工作区间,确保两者均能在各自的高效区协调工作,系统效率高,节省油耗,减少排量,另一方面增加系统动力性,提高爬坡能力。

    一种低温冷启动系统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25845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676261.X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温冷启动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第一温度传感器、水箱、第一电动三通阀、蒸发器、工质泵、储液罐、冷凝器、膨胀机、发电机、DCDC模块、储能装置、加热器以及水泵。其中燃料电池堆的水路出口经过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阀门以及水泵,与燃料电池堆的水路进口相连。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料电池堆的水路出口处。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二阀门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工质泵、储液罐、冷凝器以及膨胀机形成回路。发电机串接在膨胀机与DCDC模块之间,DCDC模块与储能装置以及加热器相连。本方案可以将燃料电池产生的废热通过有机朗肯循环产生电,当燃料电池发动机有冷启动的要求时,储能装置给加热器供电,实现冷启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