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16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09093.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和低苦味的发酵酶解脱脂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发酵酶解脱脂乳利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468的植物乳杆菌Grx403发酵酶解脱脂乳获得,其具有高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OH和SOD的抑制率,同时明显降低了酶解脱脂乳的苦味评价值和滋味响应值,在制备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食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1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7612.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功能的发酵粘液乳杆菌及其在刺梨风味发酵乳中的应用,包括,所述菌株为发酵粘液乳杆菌grx938,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4年5月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659。本发明所用发酵菌株为筛选自贵州传统发酵食品的发酵粘液乳杆菌grx938,具有良好的人工胃肠液耐受能力、肠道定植能力及抗氧化活性,其中在pH3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存活率超过80%,在不同胆盐浓度的人工模拟肠液耐受性均超过30%,对肠上皮细胞Caco‑2粘附率超过20%。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5848.5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促肠道吸收短链脂肪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Grx402。本发明从广西巴马长寿人群肠道中分离获得植物乳杆菌Grx402,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585,利用Caco‑2细胞构建肠道吸收SCFAs模型,发现植物乳杆菌Grx402能够促进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乙酸、丙酸及丁酸,具有优异的促肠道吸收短链脂肪酸能力,可用于制备促肠道吸收短链脂肪酸的乳制品或乳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58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79050.7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L33/135 , A23L2/39 , A23C9/123 , A23C9/13 , A61K35/747 , A61P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grx16在制备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功能的食品、功能食品与药品中的应用,所述发酵乳杆菌grx08的保藏号为CGMCC No:10921。所述植物乳杆菌grx16能够缓解高碳水高脂饮食引起的血糖和胰岛素升高,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经动物实验证明,植物乳杆菌grx16(CGMCC No:10921)能够增加调节胰岛素抵抗相关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脂联素水平,抑制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和减少胰腺分泌淀粉酶,同时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高碳水高脂饮食引起的血糖和胰岛素升高,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而缓解胰岛素抵抗。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1496871.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耐消化应激及高肠道黏附能力的植物乳杆菌grx401及其应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rx401已于2021年10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23544。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grx401可用于制备含有耐消化应激及高肠道黏附乳酸菌的发酵乳、发酵乳饮料及乳酸菌固体饮料。本发明菌株来源于广西巴马长寿人群肠道,探究了菌株的耐消化应激及黏附肠道黏蛋白和肠上皮Caco‑2细胞的能力,并研究了菌株的耐药性及其在唾液‑胃液‑肠液应激下黏附能力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491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4662.2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发酵乳杆菌grx08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木瓜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水解液中添加复合低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发酵乳杆菌grx08发酵剂发酵后,制备得到高活性发酵乳杆菌grx08发酵液。基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水解液与组分包括0.20%‑0.40%w/w低聚果糖、0.3%‑0.50%w/w低聚半乳糖、0.3%‑0.5%w/w菊粉、0.6%‑0.8%w/w水苏糖、0.02%‑0.05%w/w低聚木糖的复合低聚糖结合,加入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优良性能的发酵乳杆菌grx08制备发酵液。本发明可用于制备具有高活菌型合生元发酵乳、功能食品、药品等系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91809.3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氧化胁迫的短双歧杆菌grx201及其应用。短双歧杆菌grx201能够在常规有氧环境下生长,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929。本发明的短双歧杆菌grx201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活菌高于109CFU/mL,达到了厌氧培养条件下的9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大幅降低对生产设备、产品包装和消费过程的厌氧需求,在益生菌制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800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126808.8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L27/30 , A23L33/105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低能量复合甜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天然低能量复合甜味料,是用甜味植物浸提液与甜菊糖苷、甘草甜素、木糖醇、赤藓糖醇及脱盐乳清粉混合制备而成,其中甜味植物浸提液为甘草浸提液与罗汉果浸提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制成。本发明基于甜味植物的浸提液,经过科学复配,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中,部分或全部取代蔗糖,制成低糖或无糖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1035826.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果蔬专用乳酸菌组合及发酵剂制备,该乳酸菌组合为植物乳杆菌grx1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5);发酵乳杆菌grx07(Lactobacillus fermentum grx07)和grx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9)以1:1:1(v/v)的比例混合。本发明对筛选获得的益生菌进行混合发酵及高密度增殖研究,制备发酵剂,用于发酵果蔬。发现混合乳酸菌经过优化的培养基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活菌数,同时对其生长速率的促进也更加明显。另外,采用食品级材料制备的泡菜种子培养基,廉价易得、食用安全,对人体无害,将其应用于发酵果蔬,能确保纯种发酵产品的快速成熟、风味良好,易于消费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56053.0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225 , A23C9/1234 , A23C9/1238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瑞士乳杆菌grx09及其应用。所述的瑞士乳杆菌grx09(Lactobacillushelveticusgrx09),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4073。该菌可用于制备后酸化弱的发酵乳产品。瑞士乳杆菌grx09和嗜热链球菌grx02的以活菌数比为1:2混合作为发酵剂制备的发酵乳后酸化较弱。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发酵剂制备的发酵牛乳不仅质构状态较好,且后酸化较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