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充气气囊的变形三体船

    公开(公告)号:CN103482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6308.0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充气气囊的变形三体船。它包括主船体,主船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安置槽,每个安置槽内设置有一根铰接轴,每根铰接轴上铰接有一根能够绕着铰接轴的轴心转动的连接桥,每根连接桥上连接有一个气囊片体,气囊片体在压缩状态下能够缩进连接桥内而在充气状态下能够伸出连接桥外并伸入到水位以下;气囊片体通过充气管路与主船体上的气泵连接。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可以实现由单体船向三体船的变形,解决了常规单体船在航行过程稳性不高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原有固定片体三体船停靠码头不变以及片体结构制造工艺难度大的问题,其结构合理,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中小型的高速船舶,推广价值较高。

    一种救生装置的触发机构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7337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10525794.5

    申请日:2010-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救生装置的触发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及牵引绳,驱动组件包括推杆、回转杆、顶针、钩杆,回转杆与分别顶针及推杆呈Π形分布在壳体内;顶针一端顶在气瓶上,另一端与顶靠在回转杆的侧面上;推杆的一端设有主弹簧,推杆的一端顶压在主弹簧一端,另一端顶靠在回转杆的侧面上;钩杆设置在壳体内,钩杆的长边一端设有铰链,铰链的外侧设有助力弹簧,助力弹簧与所述铰链相平行;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在铰链的中间转轴处,充气时,回转杆以支撑轴为支点转动,顶压顶针,顶针在回转杆的作用下将气瓶戳穿,气体释放,完成对救生装置的充气,从而实现用较小的力启动较大的力。

    汽车追尾防撞预警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86945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5076.9

    申请日:2004-10-21

    Inventor: 臧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各类汽车追尾碰撞预防报警、智能控制领域,可实现现代公路交通领域里各类汽车预防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该系统采取检测、分析、处理、控制一体化的结构形式,其包括多谱勒雷达测距雷达和车速、制动传感器组成的信号采样部分、系统中央处理部分、显示报警部分和汽车发动机供油及制动系统控制装置组成的控制执行部分。中央处理单元集信号调理、输入缓冲、采样保持、数据采集、A/D转换、CPU处理、D/A转换、信号放大、显示报警电路和执行控制系统电路于一体,系统中央处理单元装置“超车模式”和“市区行驶模式”转换开关,由于采取了不破坏原车外型、不改动电气线路、只在原车基础上加装的原则,为各类汽车安装系统部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基于DEM数据叠加的航海雷达回波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95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134079.6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海雷达的回波模拟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DEM数据叠加的航海雷达回波模拟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A、读取目标区域的电子海图数据,将等高线存储为链表形式,将导控中心给出的位置信息存储到雷达模拟器,同时转存到GPU常量寄存器;将该区域DEM数据存储到GPU纹理缓冲器;B、调用微软开发库中的设置定时器函数;C、响应定时器消息;生成用户层数据,进行雷达标绘。本发明能够提高航海雷达模拟器处理速度、提高模拟雷达回波仿真精度。

    滑动式车辆移位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6472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51503.1

    申请日:2017-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式车辆移位装置。一种滑动式车辆移位装置,包括平台主体结构,还包括有行走系统,移位系统,顶升系统和控制系统,平台主体结构包括本体,本体为箱式整体结构,其内设有功能舱室;行走系统驱动本体的行走;移位系统、顶升系统、控制系统均设置于功能舱室内,移位系统可以横向移动;控制系统控制其他各系统的运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总体采用嵌入式技术的CAN总线技术控制,响应速度快,各系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采用握式操控杆和自身急停制动的双保险制动方式,遇突发情况可采取双制动措施,安全性得到良好保证。

    固定码头自适应登船舷梯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4360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10533962.2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码头自适应登船舷梯。一种固定码头自适应登船舷梯,包括与固定码头连接的阶梯状框架结构的梯架,每阶平台两侧边各设有导向管;升降平台为平面矩形框架结构,梯架可放置于升降平台的框架内,升降平台平行于梯架长度方向的两个长边上设有导向管;活动踏板两端各设有至少2个定位销,其中一个用于和梯架平台上的导向管配合,另一个用于和升降平台上的导向管配合,活动踏板和梯架或升降平台连接;舷梯升降装置用于控制升降平台的升降。本发明的登船舷梯的最低台阶平台与船舶甲板处于同一平面,并随潮差变化与船舶同步升降,达到确保人员上下码头安全、方便、快捷,减少了值班人员的工作量。

    气囊式抗沉防倾覆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101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68892.8

    申请日:2016-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43/14 B63B39/00 B63B204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应急抗沉防倾覆气囊,包括气囊模块和充气装置,气囊模块包括囊体,基座,外包衣和充气软管,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和管系,高压气瓶内充有高压氮气,管系包括高压氮气总管,减压阀,单向阀,电磁阀和充气软管接头,高压气瓶瓶头阀通过高压氮气总管连接减压阀、单向阀、电磁阀、充气软管接头和充气软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对船舶的加改装难度较小,工程实现的可行性较高;对船体的改动小,加改装后不会影响船舶正常航行,对船舶原有性能影响小;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不高,适宜推广。

    一种新型阅兵训练车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40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7873.4

    申请日:2017-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5/00 B61D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阅兵训练车,包括轨道和训练车主体,所述轨道铺设在训练场的一侧,所述训练车主体设置在轨道上,所述训练车主体包括底座、操作台、座椅、遮阳装置、探测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与轨道配合使用的滚轮,所述操作台、座椅和遮阳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且座椅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中间,所述操作台和遮阳装置设置在座椅的前后两侧,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杆、探测盘、摄像头和探测灯,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内。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轨道与训练车主体结合的移动方式,能够克服四轮训练车方向难控制,检测不精确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阅兵训练的效率和准确。

    一种超声波船舶防撞测距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59745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86707.4

    申请日:2016-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船舶防撞测距电路,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控制模块、LED现实的、数码管距离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距离信号并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接受的信号分别控制LED现实的、数码管距离显示模块和蜂鸣器的工作状态,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括超声波发射电路和超声波接收电路。本发明通过测距传感器测出船舶与障碍物的间隔距离,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测距传感器再通过一定时间间隔测出两次船舶与障碍物的间隔距离,从而计算出船舶与障碍物的靠近速度,利用靠近速度确定安全距离,当船舶与障碍物的间隔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提示船舶预警的蜂鸣器响,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船舶抗沉减摇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998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0497.8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9/00 B63B43/14 B63B2043/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生命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抗沉减摇装置。一种船舶抗沉减摇装置,包括充气装置、气囊和联接装置,充气装置连接气囊,气囊连接联接装置,充气装置包括高压空气瓶和空气管系,高压空气瓶通过充气管系连接气囊,气囊包括囊体和包裹囊体的气囊袋,囊体设有多个气室,多个气室均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联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联接盘、气囊支架、承载桩,所述联接盘连接气囊。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只需要在现有的船舶上加装承载桩,船舷加装四个承载桩,分别位于船艏、艉两侧;对船舶的加改装难度相对较小,工程实现的现实可行性较高;对船体的改动较小,对船舶现有性能影响较小;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