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抗沉防倾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14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55246.5

    申请日:2015-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囊式抗沉防倾覆装置,包括充气装置、气囊和收放装置,充气装置连接气囊,气囊连接收放装置,充气装置包括高压空气瓶和空气管系,高压空气瓶内充有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瓶设有瓶头阀,空气管系包括高压空气总管,减压阀,单向阀,电磁阀和充气栓,高压空气总管连接减压阀、单向阀、电磁阀和充气栓,气囊包括囊体和附件,收放装置包括缆桩,吊耳,锁扣和牵引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对船舶的加改装难度不大,工程实现的可行性较高;对船体的改动小,加改装后对船舶航行性能影响较小;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较低,工程难度不大,适宜推广。

    一种船舶定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1856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35926.2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提高船舶传统定位手段自动化程度的船舶快速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转台和在所述转台上转动的观测设备以及与所述观测设备通过信号线缆连接的计算机,所述观测设备包括数码摄像机、轴角编码器。本发明利用观测设备来快速完成对参照物方位、距离、夹角等要素的测量,并将所测得要素自动传送到计算机内,通过计算机来计算出本船当前的位置,从而提高传统定位手段的自动化程度和定位精度;本发明不利于无线电波,所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船舶抗沉减摇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998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0497.8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9/00 B63B43/14 B63B2043/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生命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抗沉减摇装置。一种船舶抗沉减摇装置,包括充气装置、气囊和联接装置,充气装置连接气囊,气囊连接联接装置,充气装置包括高压空气瓶和空气管系,高压空气瓶通过充气管系连接气囊,气囊包括囊体和包裹囊体的气囊袋,囊体设有多个气室,多个气室均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联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联接盘、气囊支架、承载桩,所述联接盘连接气囊。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只需要在现有的船舶上加装承载桩,船舷加装四个承载桩,分别位于船艏、艉两侧;对船舶的加改装难度相对较小,工程实现的现实可行性较高;对船体的改动较小,对船舶现有性能影响较小;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船用智能灯光通信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839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42125.8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通信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智能灯光通信系统。它包括有能够发出灯光通信信号的发射光源、能够接收灯光通信信号的高速摄像机及能够摄取通信对方图像的变焦摄像机,所述发射光源、高速摄像机及变焦摄像机均安装在一个电控调节座上,电控调节座由一个调节控制器控制其调节动作;所述发射光源由一个发射控制器控制其亮灭变化,发射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输入部分与一个计算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高速摄像机的输出部分通过一个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至计算机控制单元;所述变焦摄像机的拍摄图像信号输出部分连接至计算控制单元。本发明能够利用计算机对灯光信号进行能识别和发送、通信效率高、准确性好。

    舰船艉锚固定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56856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22341.X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舰船艉锚固定装置。它包括主锚链、连接在主锚链上的艉锚、能够对主锚链发出控制命令的锚机主令控制装置以及用于支撑主锚链的锚链轮,锚链轮和锚机主令控制装置之间具有安装在主锚链上的止链器,锚链轮安装在位于舰船艉部的左、右固定底座上,左、右固定底座上分别安装有左、右副锚链以及能够分别控制左、右副锚链的左、右直流电机,艉锚的锚杆上焊接两个圆环,左、右副锚链能够分别与两个圆环连接。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其结构设计巧妙,极大地减轻了锚链的受力,延长了锚链使用寿命,同时,在航行过程中无需靠岸状态下可以实现锚链的更换,节省航行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航行安全,增强了工作效益。

    一种船舶并靠跳板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07190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117748.X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并靠跳板,包括收缩面板、支柱、固定槽,收缩面板包括收缩外板、收缩内板,收缩外板为具有侧向开口的空腔,其空腔底部设置有滚轴,收缩内板一端设有突出的外沿,外沿插入收缩外板的空腔内,并在滚轴上来回滑动;收缩外板与收缩内板分别与一根支柱的端部连接,支柱的另一端与固定槽连接,固定槽固定于船体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相比较于传统的船用跳板,具有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安全适用的特点。在制作上,结构简单,无需加载机械动力装置,容易制造且便于推广应用;在使用上,能适应不同风浪条件,固定在船舷上,随风浪自主上下垂荡,左右拉伸,调节横向间距与垂直落差,使跳板保持平衡,保证船舶之间的通行安全。

    船用智能灯光通信系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19302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20691553.2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通信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智能灯光通信系统。它包括有能够发出灯光通信信号的发射光源、能够接收灯光通信信号的高速摄像机及能够摄取通信对方图像的变焦摄像机,所述发射光源、高速摄像机及变焦摄像机均安装在一个电控调节座上,电控调节座由一个调节控制器控制其调节动作;所述发射光源由一个发射控制器控制其亮灭变化,发射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输入部分与一个计算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高速摄像机的输出部分通过一个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至计算机控制单元;所述变焦摄像机的拍摄图像信号输出部分连接至计算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计算机对灯光信号进行能识别和发送、通信效率高、准确性好。

    一种半自动化六分仪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48024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198244.1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六分仪,包括摇柄、鼓轮等,还包括一套智能装置,所述智能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摇柄、所述鼓轮相连,输出端接有显示装置和通信接口,该六分仪能够在人工瞄测物标的同时,自动、实时地计算出当前所测物标的夹角,并通过电子显示屏直接显示测量结果,该结果还能通过通信接口传输到其他电子设备(如PC机),以供其他数据运算。

    转轴式智能系缆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4969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461454.9

    申请日:2015-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头上的用于固定船艇的转轴式智能系缆系统。包括安装在码头处的、能够转动的缆柱;由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装置驱动缆柱转动,进而收、放缆绳,并且所述缆柱能够通过卡锁固定;它还包括水位传感器、信息处理模块和控制器,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能够接收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息和缆柱转动的回馈信息,并且将处理的结果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动力装置动作,并且当缆柱转动到位时,控制器能够控制卡锁将缆柱固定。通过转轴式智能系缆系统,可以根据水位的情况自动完成收、放缆绳的工作,而且工作可靠,判断准确,减少了劳动强度,不需要人员值守。

    一种半自动码头系缆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85686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759669.4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码头系缆装置。它包括能够测量海水液面并产生水位高度信息的水位传感器,能够上下升降的缆柱以及能够进行信息处理产生控制信号并输出控制指令的控制系统,水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以及一个水位显示装置、启动装置连接,水位显示装置、启动装置也与控制系统连接,还包括一个带动缆柱上下移动的动力装置以及一个能够锁定缆柱的安全卡锁,控制系统与动力装置以及安全卡锁连接并能够控制动力装置以及安全卡锁动作。采用上述的结构后,能够实时根据潮汐水位变化自动调整缆柱高度,确保了缆柱始终保持与水面安全高度,从而维持船艇首次系缆状态,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船艇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