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援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913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892840.9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救援装置,属于救援工具技术领域,其包括气囊结构和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包括密封盖和主机;主机位于气囊结构内,其包括壳体、电池、充气泵以及控制板;壳体固定连接密封盖,并开设有电器腔和化学反应腔;电池、充气泵以及控制板均设置在电器腔内;化学反应腔与气囊结构的内腔相连通,并放置有叠氮化钠和触发装置;密封盖的外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设置有第一充气键、第二充气键、第三充气键、第四充气键以及停止键;第一充气键被触发时,充气泵对气囊结构充气,其他充气键被触发时,化学反应腔内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对气囊结构充气,但充气速度有所区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救援气囊存在充气速度慢的问题。

    一种具备战术马甲特性及防弹防护的智能救生衣

    公开(公告)号:CN1191603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6934.9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战术马甲特性及防弹防护的智能救生衣,包括防弹救生衣本体,所述防弹救生衣本体内填充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自动充气机构,自动充气机构包括在防弹救生衣本体中开设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顶壁设置有液袋。使用人员在水中中弹后,通过弹性气囊带动三棱刺块将液袋刺破使食用酸与小苏打接触,通过食用酸与小苏打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自动为第一气囊充气,使人员能够自动浮起,不需要依赖外部气源或人工操作,即使使用人员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手动拧下外螺纹筒并拉动密封塞,也可以使食用酸与小苏打接触,使二氧化碳充入第一气囊中以浮出水面。

    一种紧急生存用救生复合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998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64858.3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生存用救生复合带,包括第一气囊带,所述第一气囊带外侧对称安装有两组压缩空气罐,且第一气囊带两端接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系绳,还包括背负组件,所述背负组件包括颈部浮力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颈部浮力部件设置在第一气囊带顶端,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颈部浮力部件上;背部支撑组件;腿部浮力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一气囊带、压缩空气罐、背部支撑组件和腿部浮力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漂浮在水中的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快速且便捷的更换不同漂浮状态,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者的生存率,且两种漂浮模式之间互不影响,使得两种漂浮模式使用效果更佳,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者的生存率。

    一种可进行穿戴的水下自动求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192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682861.6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中求生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进行穿戴的水下自动求生装置,包括浮力组件,浮力组件底部转动配合有动力组件,浮力组件包括有求生件,若干往复滑动配合在求生件内部的充气件以及若干插接配合在求生件内部的密封件,该装置解决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不间断且有效对水下自动求生装置进行及时的气体补充,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水下自动求生装置发生泄气干瘪的现象,为救援人员增加了一定的救援时间,且整个安装和穿戴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多个密封结构代替了现有装置中进气管的密封结构,防止被救人员在对水下自动求生装置进行使用时,因使用幅度过大,其进气管中的气塞发生脱落的现象,避免对后期的救援过程造成影响。

    一种便携项链式救生圈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2453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1137345.3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李贵宝

    Inventor: 李贵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项链式救生圈,涉及救生圈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启动机构、充气机构与气瓶,所述主体包括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的一端连接有一号气囊,所述一号气囊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充气槽。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块,进行安装时,将安装块与气瓶转动连接,安装过程中,顶针戳破气瓶,气瓶中的气体漏出,通过连接管传输到储气槽内,当携带人员落水后,水进入触点开关内,同时作为导电介质连通触点开关内设置的触点,接通电源启动电机,电机运转带动丝杆进行旋转,丝杆旋转带动活塞进行位移,直至露出进气槽,气体进入进气槽,通过进气槽内的充气管传送至一号充气槽和二号充气槽给气囊进行充气,完成救生圈的充气。

    一种应急设备及应急疏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64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823703.X

    申请日:2023-12-28

    Inventor: 张民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设备,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多个收纳筒,每个所述收纳筒的中部贯穿插接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远离收纳筒的一端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所述收纳杆靠近收纳筒中空内腔的一端绑扎有救生圈,所述救生圈的充气嘴与位于所述收纳杆的中部充气道输出端的充气孔相安装;应急疏散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以及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与往复推动机构和充气组件电连接。本发明减少救生圈体积占用,避免了救生圈长时间在室外放置发生老化破损的情况,便于对救生圈进行投放使用,在内涝发生时,通过充气组件将高压气体通过充气道充入到救生圈中,方便人们进行使用,拿取使用十分便捷。

    防腐蚀抗撕裂救生衣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9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0659.1

    申请日:2024-05-28

    Inventor: 李九富 李杏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腐蚀抗撕裂救生衣,应用在救生衣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救生衣结构配合弹性环,在人员意外坠入水中后,水敏药片接触环境水,压缩气罐快速将二氧化碳气体冲入弹性环的气舱内,并且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并且围在人员腰部可以让人员有时间向救生衣结构的内部充气,在充气的时候气体通过内框的顶部抵压活动架,使其沿着镂空架垂直下落并且抵压弹簧,此时气体从固定架和活动架之间充入下一个分割层外部的救生衣结构中,在停止充气后弹簧回弹,带动固定架重新卡在内框的内部避免气体泄露,在局部因为磨损或是撕裂破损后可以降低气体流失量,控制浮力的减少程度,从而延长人员漂浮时间。

    一种汽车防淹气囊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8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240546.8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淹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包括若干双层气囊;所述双层气囊包括内层气囊骨架和套设于所述内层气囊骨架外的外囊袋;所述外囊袋内具有用于充水的空腔。水位上升到预设值时,该汽车防淹气囊装置启动,内层气囊骨架充气的同时,周围的雨水/洪水进入外囊袋进一步支撑,且确保稳定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防止水淹对汽车和乘客造成的损坏和危害。

    一种智能手环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675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352066.8

    申请日:2022-10-31

    Inventor: 宋常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该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本体,所述智能手环本体内部设有溺水光照机构和溺水救生机构,所述溺水光照机构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固定连接于智能手环本体后侧,所述连接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该智能手环,通过溺水光照机构和溺水救生机构相配合的设计,当手臂向下摆动时,阻力连接板也将会受到阻力带动活动连接板向上移动,然后磁性连接板会将磁性密封门弹开,伸缩气囊将会迅速向外部进行鼓起,所以会对溺水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托起,以便于周边的人员对其进行救援工作,防止由于溺水人员因不慎落水且不会游泳的状态下导致威胁到自身生命的情况出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