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915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56856.1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635 , G06F16/68 , G06V4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载音乐推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的人脸视频,得到人脸视频数据;对人脸视频数据进行人脸识别,以得到人脸视频数据中每帧人脸图像所对应的情绪标签;对当前预设时间段内的情绪标签进行分析,以得到用户当前整体情绪;根据用户当前整体情绪向用户推送音乐。本发明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载音乐推送方法及系统,对人脸视频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每帧人脸图像所对应的情绪标签,并对预设时间段内的情绪标签进行分析得到用户当前整体情绪,以根据用户当前整体情绪向用户推送音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当前驾驶员、乘客的情绪标签,结合音乐标签进行主动推送,为用户带来更加主动的服务和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3837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200711.5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碰撞拍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CAN信号,并根据CAN信号确定车辆的车辆状态;根据车辆状态确定目标行车记录仪灵敏度数据;根据目标行车记录仪灵敏度数据设置当前灵敏度,并基于当前灵敏度配置碰撞拍照模式;在碰撞拍照模式下检测到车身振动时,触发拍照动作,并根据拍照动作进行拍照,获得碰撞多媒体文件。在本发明中,根据车辆状态确定目标行车记录仪灵敏度数据以设置当前灵敏度,根据当前灵敏度配置碰撞拍照模式,并在检测到车身振动时进行拍照以获得碰撞多媒体文件,从而将行车记录仪的灵敏度与车辆的车辆状态关联,能够更加准确地触发碰撞拍照。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4948.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追尾预警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该方法在检测到存在后方车辆时,获取与后方车辆之间的间隔距离;判断间隔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在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则获取预设范围内的路况信息,根据路况信息生成驾驶引导信息;对驾驶引导信息进行展示,以使驾驶员根据所述驾驶引导信息进行驾驶。本发明通过在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驾驶引导信息,并对驾驶引导信息进行展示以使驾驶员根据所述驾驶引导信息进行驾驶,实现了在有碰撞风险的来车时控制车辆进行躲避。
-
公开(公告)号:CN1109581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10513.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讯接口电路及主机。本发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通讯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数据通讯电路,用于获取待输出的通讯数据,将所述通讯数据输出至所述调制解调电路,以使所述调制解调电路将所述通讯数据转换为预设信号,所述预设信号为在电源线上传输的信号;所述电源电路,用于输出电源信号给外部负载以及将所述预设信号通过电源线输出至所述外部负载;所述数据通讯电路,还用于接收所述外部负载基于所述预设信号的反馈信号,从而使所述通讯接口电路在提供电源信号的同时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实现电源信号复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04040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1276280.9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B4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灯光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外界的光照强度进行分析,首先判断当前是否为白天模式,如果不是,则是夜晚模式,会使车灯处于常开的状态,在外界的光照强度发生短暂或者小幅度波动时,车灯的状态不受影响,如果是白天模式,则判断车辆的外部光照强度是否发生减弱,在发生减弱时,对实时获取的光照强度进行判断,一旦光照强度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则将车灯打开,及时照亮驾驶员的视野中的空间,保证安全驾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汽车车灯灯光控制方法及装置,更为智能和方便,降低外界短暂的光照强度的波动对汽车车灯的影响,保证汽车照明的稳定性和汽车车灯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552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50666.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组合仪表里程可恢复的控制系统和方法,其包括:经CAN网络连接的组合仪表和车载TBOX,组合仪表以一定周期将仪表数据向CAN网络发送,车载TBOX获得仪表数据后将通过移动网络传输给车联网服务器TSP,车联网服务器TSP将对仪表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以判断组合仪表是否发生拆装调整并进而对发生拆装调整的新的组合仪表进行仪表数据的恢复,其通过外部的TSP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避免在车辆内部直接更换仪表时的差错,同时有利于检测是否发生拆装和是否进行数据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08834.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0L15/16 , B60R16/037 , G10L21/0208 , G10L21/0316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动态声音隔离方法、系统及车辆,属于车内声音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捕获车辆内部各处的声音信号;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捕获的声音信号进行分类,并根据声音信号的声音类型调节内置音响系统的输出;基于车辆内部各个声音控制区域的声音设置规则,调整各个声音控制区域的音量大小和隔音程度。本发明能够有效隔离外部噪音及车内非驾驶相关的声音干扰,通过隔离和控制声音的传播,保护乘客之间的对话隐私,能够自动适应各种驾驶环境和乘客需求的变化,提供优化的声音管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082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1757.0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会议视频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有车载视频会议进入时,根据当前车速确定可开启的车载视频会议模式,其中,所述车载视频会议模式包括通话模式和视频模式;若开启的车载视频会议模式为通话模式,则将语音输入的控制权和车内音效场的音效分配给主驾;若开启的车载视频会议模式为视频模式,则根据车内是否有其他乘客确定是否模糊车内背景。本发明的车载会议视频的控制方法,优化车载端视频会议体验,与车深度打通,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并保证行车安全;基于车载视频软件,增加场景化的设置,提升用户移动办公体验;提升用户移动办公体验,增加整车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55630.4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机主动交互预测机制构建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对用户惯常行为进行记录,并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车机的主动交互功能,基于不同维度的权重划分,使用户在一定时间内的相同时段下重复循环的某个行为,可由车机学习并掌握特征规律进而实现主动发起交互。具体的预测思路是通过建立事件维度和时间维度以及对应维度的权重,通过将维度以及权重进行组合判断对应时间段内是否达到执行阈值,从而决策是否主动执行动作,在自适应学习过程中,匹配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可靠迭代得到最优的权重和阈值。本发明可以使车机主动交互业务从千车一面向千车千面转化,最终实现个性化的车机主动交互业务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1293.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端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车端人脸识别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车载娱乐系统的人脸识别请求,对驾驶员的第一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若活体检测通过,则对驾驶员的第二人脸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人脸特征和第一身份值;将第一人脸特征与车辆的本地人脸特征库中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若第一人脸特征与本地人脸特征库中的第二人脸特征之间的相对值在阈值范围内,则将与第二人脸特征对应的第二身份值发送给车载娱乐系统。本申请中人脸识别不受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约束,用户使用同一个账户即可实现多个产品的人脸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