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混合驱动氨基一体化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757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4027.6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并联式混合驱动氨基一体化热泵机组,本发明提出了由氨燃料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双动力源的混合动力驱动的热泵机组。动力源部分采用并联式混合动力结构,发动机与电机与离合器相连,通过动力并联与电机电控联合驱动,实现了混合动力热泵的稳定高效运行;针对混合动力驱动的热泵机组,提出氨基一体化设计。依据所提出并联式混合动力构型的的动力源,结合热泵运行工质需求,发动机采用零碳氨燃料发动机,并以氨为工质进行热力循环,划分为热泵循环模块、零碳混合驱动模块、余热循环模块;针对热泵机组供热和供冷功能需求以及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了多模式、多场景、多源能量耦合管理策略,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装配可变开度环形出口预燃室的内燃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24050.5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可变开度环形出口预燃室的内燃机及其控制方法,内燃机包括主燃室和预燃室,主燃室内装配有主燃料喷射器,预燃室内装配有点燃燃料喷射器、火花塞、电磁阀控制器和柱塞。柱塞与预燃室下部分构成可变开度的环形出口,通过环形出口连通预燃室与主燃室。柱塞的运动通过电磁阀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通电,电磁力大于复位弹簧预紧力,柱塞下移,环形出口开度增加,通过电磁线圈电流控制柱塞运动升程。本发明分别提供了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的控制方法,实现预燃室内的稳定可控当量比、实现预燃室内高效充分换气过程、以及主燃室内最佳的射流引燃过程。

    一种带阻流器的动叶片顶端汽封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50554.X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阻流器的动叶片顶端汽封,包括本级隔板7、下级隔板、导叶6、动叶5、围带4,本级隔板7位于导叶6和动叶5的外部,动叶5的端部安装围带4,围带4的外部设置汽封体3,汽封体3内壁沿流向设置汽封齿2,围带4与汽封齿2之间存在供流体流动的径向间隙。本发明围带与隔板之间形成的进出口导流流道,缓解泄漏流流向突变程度,避免带来额外掺混损失;围带前端沿径向方向形成阶梯型台阶,后端形成起伏型凹凸结构,加强汽封流道内耗散作用,减少流体泄漏量。

    液态氨相变冷却式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74434.4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态氨相变冷却式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包括喷射器、液氨氢气供给系统、液氨共轨管、燃油共轨管、油箱,液氨氢气供给系统包括液氨储存箱、泵氨系统、分流系统、进出氨系统,燃油共轨管分别连接油箱和喷射器的单向进油口,液氨共轨管分别连接进出氨系统和喷射器的单向进氨口,进出氨系统里布置进氨管和回氨管,泵氨系统包括液氨储存分流器、低压泵、高压泵,分流系统包括储存罐、进氨控制阀、安全阀、出氨控制阀。本发明一是可有效解决寒冷条件下发动机冷启动问题,二是减小了压缩机的功耗,实现余热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氨燃料应用路径,实现一氨三用。

    双阀协同控制氨燃料喷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74415.1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阀协同控制氨燃料喷射器,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喷油器体上设置单向进氨口、进油管路,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位于喷油器体里,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位于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下方。本发明谐振块通过改变压力波波动的相位,调整波动频率,以及波峰、波谷的对应关系,实现压力波耦合过程的可控。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结构采用平衡阀控制方式,由于整体泡在高压燃油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减小了整体阀件的质量,即减小了电磁力需求,又增加了控制相应。

    基于零碳内燃机的分布式多源供能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78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13641.1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零碳内燃机的分布式多源供能集成系统,包括零碳燃料发动机(6)、热—电联供系统(7)、多源可逆型热管理系统(15),零碳燃料发动机(6)与热—电联供系统(7)通过排气管连接,零碳燃料发动机(6)通过输氢管连接燃料供给储存装置(1),多源可逆型热管理系统(15)通过供氨管路(16)连接燃料供给储存装置(1)。本发明实现了零碳发动机系统与热管理系统的高效耦合,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烟气以及废热能,通过耦合朗肯循环以及热管理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系统零碳燃料发动机以氨为主要燃料,并以含氨燃料作为工质进行能量管理的同时,以氨作为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实现系统终端集成并保证系统排放的无碳化。

    柴油增压-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389.2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增压‑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位于喷射器体里,液氨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增压模块、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柴油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副增压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针阀偏心自调节喷嘴。本发明喷射过程结合热管理设计,从压力和温度两方面调节,控制氨燃料的相变转换。将氨燃料高压液态喷入气缸中,实现充分燃烧。采用多阀协同控制的形式,实现液氨喷射过程循环可变,使喷射量、喷射定时更加精准、灵活。

    一种双轴三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3244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232866.0

    申请日:2020-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三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氨燃料发动机、可逆电机、柴发机组、蓄电池、电容、螺旋桨、液氨存储供给装置、变电装置、船舶电网、船舶负载及整船冷却系统。柴发机组与蓄电池、超级电容通过变电装置与船舶电网连接;船舶电网通过变电装置与船舶负载和各可逆电机连接;第一可逆电机通过皮带曲轴与两组氨燃料发动机连接;两组氨燃料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分别与第二和第三可逆电机连接并经过齿轮箱后驱动变桨距螺旋桨;第四和第五可逆电机直接驱动定桨距螺旋桨;整船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多级冷能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氨燃料发动机与电机的混合推进以及储能单元与发动机冷能的多级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