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3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23607.7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空间的技术。电动汽车具备:驱动装置,具备驱动用电机、传递所述驱动用电机的转矩的齿轮单元、以及控制所述驱动用电机的逆变器;以及驱动轴,将经由所述齿轮单元传递的所述驱动用电机的所述转矩传递至车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驱动装置的下表面从所述驱动轴朝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地向上方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6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80074201.0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5 , B60K1/00 , F16H2057/02043 , Y10T74/2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使盖的刚性比以往高,就能利用安装于该盖的支架装置较佳地支承变速驱动桥壳体的车辆用驱动装置。支架装置(22)具有固定设置于盖(18)的支承板构件(32a),利用3根第1螺栓(28)穿过盖(18)的外周缘部(18a)而使支承板构件(32a)与筒状壳体(16)的开口部(16a)紧固。因此,变速驱动桥壳体(12)的载荷经由3根第1螺栓(28)作用于比盖(18)的刚性高的筒状壳体(16)的开口部(16a),所以不使盖(18)的刚性比以往高,就能利用安装于该盖(18)的支架装置(22)较佳地支承变速驱动桥壳体(12)。
-
公开(公告)号:CN102235482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081920.7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3 , F16H57/0423 , F16H57/0457 , F16H57/0471
Abstract: 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其中,外壳(11)具有导引肋(31),该导引肋(31)相对于当齿圈(14)旋转时螺栓(21)的头部(21a)的旋转路径(R)在一定范围延伸,并从外壳(11)朝螺栓(21)的头部(21a)突出。同样,在中空支撑部(27)的上部中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7c),并且导引肋(31)具有朝贯通孔(27c)的上端开口(27d)弯曲的储油部(31a)。
-
公开(公告)号:CN102235482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081920.7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3 , F16H57/0423 , F16H57/0457 , F16H57/0471
Abstract: 一种差动齿轮单元的润滑结构,其中,外壳(11)具有导引肋(31),该导引肋(31)相对于当齿圈(14)旋转时螺栓(21)的头部(21a)的旋转路径(R)在一定范围延伸,并从外壳(11)朝螺栓(21)的头部(21a)突出。同样,在中空支撑部(27)的上部中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7c),并且导引肋(31)具有朝贯通孔(27c)的上端开口(27d)弯曲的储油部(31a)。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63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250476.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4C15/00 , F16H57/031 , B60K6/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来确保机油泵中的密封性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在机油泵(52)中,由于通过包括壁部(68)的壳体盖(58)和被配置在壁部(68)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内的泵盖(70),从而在壁部(68)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内形成有对泵齿轮(62)进行收纳的泵室(72),并且被形成在壳体盖(58)上的壁部(68)包含经由轴承(80)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来对第一旋转机(MG1)的转子轴(48)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即第三内周面(78),因此泵盖(70)不承受因支承第一旋转机(MG1)而产生的第一旋转机(MG1)的自重或者来自第一旋转机(MG1)的反作用力,此外,壳体盖(58)与泵盖(70)之间的接合面存在于由壳体盖(58)以及第二壳体(56)等而形成的壳体整体的内部。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确保机油泵(52)中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44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180072357.5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在由多个壳体构件构成的壳体内容纳电动机及斜齿轮部,其中,抑制由在斜齿轮部产生的啮合反作用力引起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位置的变动。由于副轴(36)的啮合反作用力被传递给第二壳体构件(30),所以,电动机(16)的定子(16s)固定的第一壳体构件(28)几乎不受该啮合反作用力的影响。从而,由于电动机(16)的定子(16s)的固定位置由于啮合反作用力引起的位移也被抑制,所以,可以抑制由于电动机(16)的气隙变动引起的电动机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11400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49530.2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B21/18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13/648 , F16D25/123
Abstract: 一种作为摩擦连接装置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弹性挡环(31)安装在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后面板(21)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后面板(21);所述第二端面(31b)面向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后面板(21)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端面(21b)。所述第一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12062.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汇流条单元,提供能够将汇流条的热向制冷剂高效地放出的技术。可以是,汇流条单元具备供电流流动的汇流条和覆盖所述汇流条的中间部分的罩,所述罩沿着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中间部分而具备供车辆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10316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1978.0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76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11/02 , B60Y2200/92 , B60Y2306/03 , B60Y2306/05 , B60Y2400/73 , F16H57/0409 , F16H57/0423 , F16H57/0457 , F16H57/0494 , Y10S903/902 , B60K11/00 , B60R17/00 , F16H57/0413 , F16H57/042
Abstract: 一种装置包括壳体(19)、电动机(MG1)、齿轮机构、润滑机构和冷却机构。电动机(MG1)和齿轮机构容置在壳体(19)中。齿轮机构包括指定齿轮(46)和第一齿轮(40)。第一齿轮(40)的竖直下部位于油的表面的上方。润滑机构通过由指定齿轮(46)上抛的油来润滑齿轮机构。冷却机构包括油泵(37)和管(58)。油泵和管(58)将壳体(19)中储存的油供应至电动机。管(58)定位于第一齿轮(40)的上方。管(58)具有孔(62),且油从孔(62)排出。孔(62)位于第一齿轮(40)的上方。孔(62)的法线方向不同于竖直向下的方向。第一齿轮(40)不与所述法线方向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6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080068117.3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2 , B60K6/38 , B60K6/40 , B60K6/445 , B60W10/08 , B60W30/1846 , B60W30/20 , B60W2030/206 , B60W2510/0241 , B60W2710/025 , B60W2710/081 , F02N11/04 , F16D43/215 , F16F15/1297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 Y10T477/23 , Y10T477/33
Abstract: 减小转矩限制装置的设计热容量。在由于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而在罩部件(50)与板部件(58)之间产生了旋转速度差(ΔN)时,使第1电动机(MG1)工作以抑制该旋转速度差(ΔN),因此能够使例如在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状态下的旋转速度差(ΔN)减少或缩短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时间,抑制在转矩限制装置(28)工作时发生的摩擦热的发生热量。因此,能够减小转矩限制装置(28)的设计热容量。结果,转矩限制装置(28)的摩擦件(60)的强度设计变得简便,能够降低转矩限制装置(28)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