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模块以及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1583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30450.8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发明在课题在于提供能不使壳体部件大型化地确保良好的冷却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在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模块中,框状壳体(240)具有前面(231)、背面(241)以及一对侧面(233、234)。在前面(231)和背面(232)的至少一方形成开口部(261),在框状壳体(240)的开口部(261)嵌入金属基体(210),具有对其周缘部和框状壳体(240)的开口部(261)的周缘部进行接合的接合部(FW)。分别在框状壳体(240)的一对侧面(233、234)上形成第一、第二凹部(251、252),其从侧面(233、234)向框状壳体(240)的内侧延伸,在侧面(233、234)的厚度的中间位置具有与接合部(FW)侧面对地形成的底面(11)。

    电力转换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6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6726.X

    申请日:2015-10-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在不使生产效率变低的情况下抑制冷却介质绕到非冷却部。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功率半导体组件、和形成有配置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的流路和与该流路相连的开口的流路形成体,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在一个面上形成第一散热片,在隔着上述半导体元件与上述一个面相对的另一个面上形成第二散热片,上述流路形成体具有以将上述第一散热片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冷却介质抑制部和第二冷却介质抑制部,上述第一冷却介质抑制部和上述第二冷却介质抑制部以与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的没有形成上述第一散热片的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设置有沿着上述第一冷却介质抑制部和上述第二冷却介质抑制部形成的第一流路。

    功率半导体模块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8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4201.3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接合至电性并联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接合线与引线框的接合强度。本发明中,第1接合线(324a)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到第1半导体元件(328)的控制电极(332)以及第1引线框部(326)或弯曲部(371),第2接合线(324b)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到第2半导体元件(329)的控制电极(333)以及第2引线框部(327)。第1引线框部(326)从弯曲部(371)朝与第1半导体元件(328)侧相反那一侧沿与第1半导体元件(328)重叠的方向延伸,第2引线框部(329)从弯曲部(371)朝第2半导体元件侧(329)沿与第2半导体元件(329)重叠的方向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