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姿态自适应功能的赛车空气动力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46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79185.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备姿态自适应功能的赛车空气动力学装置,包括单体壳,还包括:前翼调节装置,包括:前悬架运动结构,用于带动前翼传动装置运动;前翼传动装置,用于调节前翼襟翼的攻角;前翼,包括前翼襟翼;尾翼调节装置,包括:后悬架运动结构,用于带动尾翼传动装置运动;尾翼传动装置,用于调节尾翼襟翼的攻角;尾翼,包括尾翼襟翼、内隔板和尾翼端板,所述尾翼襟翼利用内隔板断开,所述尾翼襟翼与尾翼端板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在制动工况下抑制风压中心的偏移,在加速工况下减小加速状态下的气动阻力,在侧倾工况下提升赛车高速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降低了赛车气动力的姿态敏感度。

    一种具备墙边检测与转向功能的新型爬壁车

    公开(公告)号:CN111605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0612807.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墙边检测与转向功能的新型爬壁车,包括:车体,其包括筒体部和两个端盖,两个端盖与筒体部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其中,筒体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依次垂直相连,第四侧面连接在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之间;第一通道,其从第一侧面贯穿至第三侧面;第二通道,其从第二侧面贯穿至第四侧面;三组车轮,其分别安装在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上;其中,每组车轮包括多个车轮;车轮驱动机构,其驱动车轮转动;三个风扇;其中,两个风扇对称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并且分别靠近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设置;另一个风扇设置在第二通道内,并且靠近第四侧面设置。

    一种车辆电机温度估测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3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8820.4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梅磊 王达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电机温度估测方法。步骤一、步骤二、通过步骤一获取的参数估算出电机温升量ΔTmotor;步骤三、获得环境温度T;步骤四、将步骤二估算的电机温升量ΔTmotor和步骤三获得的环境温度T的加和作为当前电机温度的估计量。本发明具有免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机温度的功能,相较于多备用温度传感器装置,有能节省线束空间,工作稳定可靠,实现方法非常简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机温度会占用空间且容易失效的问题。

    一种用于方程式赛车的电控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10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142103.7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方程式赛车的电控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执行器、液压互联悬架机械装置和赛车悬架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与执行器连接;所述执行器与液压互联悬架机械装置连接;所述执行器中的液压管路与赛车悬架系统固定连接。本发明基于方程式赛车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设计引入电控抗俯仰液压互联悬架系统,针对方程式赛车悬架结构进行互联悬架系统布置和控制方法设计,从而改善赛车在紧急制动/加速工况下的车身俯仰姿态控制能力,降低对空气动力学装置实际性能的影响并提升赛车操纵稳定性。

    一种具备墙边检测与转向功能的新型爬壁车

    公开(公告)号:CN111605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612807.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墙边检测与转向功能的新型爬壁车,包括:车体,其包括筒体部和两个端盖,两个端盖与筒体部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其中,筒体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依次垂直相连,第四侧面连接在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之间;第一通道,其从第一侧面贯穿至第三侧面;第二通道,其从第二侧面贯穿至第四侧面;三组车轮,其分别安装在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上;其中,每组车轮包括多个车轮;车轮驱动机构,其驱动车轮转动;三个风扇;其中,两个风扇对称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并且分别靠近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设置;另一个风扇设置在第二通道内,并且靠近第四侧面设置。

    一种全浮式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引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5059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78214.0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是一种全浮式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引出装置。该装置包括皮带轮、止动环、轴和轴套;皮带轮的内花键与轴的外花键相配合;轴的外花键上的凹槽放置止动环;轴套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轴承以及轴3位置的台阶,外部设置有用于安放皮带轮的台阶;本专利将皮带轮因皮带涨紧后产生的弯矩作用在轴套上,使轴仅传递动力,不承受弯矩,有效实现平稳动力输出的目的同时,提升轴的使用寿命,使轴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轴套内同时使用深沟球轴承与无内圈滚针轴承,在深沟球轴承发生损坏的情况下,无内圈滚针轴承仍可为轴定心,继续传递动力,提高了轴系的可靠性;轴套与轴之间的油封保证了发动机曲轴箱的良好密封性。

    一种具备双向刚度的可调节式横向稳定杆

    公开(公告)号:CN1113010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34492.6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备双向刚度的可调节式横向稳定杆。该稳定杆包括T型杆、调整垫片、稳定杆固定支架、偏转支架、推/拉杆、弹簧、弹簧固定支架、三角臂、三角臂固定支架、悬架杆和虚拟轮胎;本发明在原有稳定杆只能提供抗侧倾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赛车在加减速过程中的俯仰刚度,并可以通过在矩形竖杆上增减垫片以及调整圆形横杆支架套筒伸缩实现对俯仰刚度及侧倾刚度的调整。该结构稳定杆在具有稳定杆特性的基础上,兼顾了第三弹簧的功能,部分简化了悬架结构,并保证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提供合适的侧倾俯仰特性,改善车轮附着条件,使赛车具有更好的转弯和加速性能,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动盘的双向浮动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01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234473.3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动盘的双向浮动固定结构。该结构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动盘、金属转接盘、金属防松螺母、金属垫片、波形垫片、金属衬套和铰制孔螺栓;所述复合材料制动盘通过金属转接盘与车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复合材料制动盘与金属转接盘通过铰制孔螺栓与金属防松螺母相连接;所述复合材料制动盘与金属转接盘之间、铰制孔螺栓上装配有金属衬套;所述金属转接盘与金属防松螺母沿轴线方向装配有波形垫片与所述金属垫片。该结构具有轴向与径向双向浮动效果,并且通过将制动力以摩擦力矩直接传递给轮辐,以减轻制动过程中轮毂的受力工况。

    一种联动双踏板制动总成及汽车联动双踏板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82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69661.8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联动双踏板制动总成及汽车联动双踏板制动系统,联动双踏板制动总成包括前轮制动踏板组件和后轮制动踏板组件,前轮制动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踏板固定耳、一端与第一踏板固定耳的第一铰接端铰接的前轮制动主缸、一端与第一踏板固定耳的第二铰接端铰接的前轮制动踏板,前轮制动主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前轮制动踏板的另一端铰接,后轮制动踏板组件包括第二踏板固定耳、一端与第二踏板固定耳的第一铰接端铰接的后轮制动主缸、一端与第二踏板固定耳的第二铰接端铰接的后轮制动踏板,后轮制动主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后轮制动踏板的另一端铰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制动踏板只能同时制动前后轮,不单独制动后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