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28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56035.8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复电压曲线绘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S1:对变压器进行测试,获取其对应的2N+1组回复电压特征数据;S2:根据获取的2N+1组回复电压特征数据,并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计算变压器的扩展德拜等效电路模型的模型参数;S3:根据模型参数计算转移函数的极点和零点;S4:根据转移函数的极点和零点计算各衰减系数;S5:计算充电时间下的回复电压曲线。本发明通过对油纸绝缘变压器等效电路的分析,能够准确描绘某个充电时间下对应的回复电压曲线,为分析各种状态下回复电压曲线的异同点奠定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8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55997.1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复电压极化谱绘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S1:对变压器进行测试,获取其对应的2N+1组回复电压特征数据;S2:根据获取的2N+1组回复电压特征数据,并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计算变压器的扩展德拜等效电路模型的模型参数;S3:根据模型参数计算转移函数的极点和零点;S4:根据转移函数的极点和零点计算各衰减系数;S5:计算充电时间下的回复电压曲线;S6:根据回复电压曲线绘制该变压器的回复电压极化谱。本发明能够准确绘制变压器的回复电压极化谱,增加了传统回复电压测试仪获取的回复电压极化谱数据点,解决了传统回复电压测试仪获取的回复电压极化谱部分缺失和回复电压主时间常数老化特征量不明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9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7846.9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nventor: 周燕茹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包括试验平台,所述试验平台的顶部从右到左依次固定安装有继电器和放电检测仪,放电检测仪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试验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层,所述试验平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装置,所述放电检测仪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该新型局部放电试验平台,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放电检测仪的温度,并将温度通过A/D转换器将信息进行转换,再传送到对比模块进行对比,可以实时掌握放电检测仪的温度,避免因放电试验出现错误导致放电检测仪温度升高,有利于保护放电检测仪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26690.5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变参数模型的倾转旋翼无人机被动容错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执行器故障模型;S2,构建倾转旋翼飞机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将所述倾转旋翼飞机的纵向动力学模型转化为倾转旋翼飞机的非线性变参数模型;S3,在所述非线性变参数模型中引入执行器故障模型,得到含有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变参数模型;S4,采用平方和凸规划方法,设计容错控制器;S5,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建立含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变参数系统模型的容错控制器可解性条件,使所述非线性变参数模型具有指数稳定性,求解所述可解性条件得到所述容错控制器;S6,将所述容错控制器应用于倾转旋翼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00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7190.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观测器的挠性卫星线性鲁棒#imgabs0#控制方法,包括:S1,构建存在部分状态不可测量、外部扰动和参数摄动的挠性卫星姿态系统,构建包含凸多面体不确定性以及输入受限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S2,设计线性降维动态观测器和线性状态反馈鲁棒#imgabs1#控制器,得到基于所述线性降维动态观测器和所述线性状态反馈鲁棒#imgabs2#控制器且存在部分状态不可测量、凸多面体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闭环系统;S3,推导所述闭环系统在输入受限的约束条件下基于所述线性降维动态观测器的线性鲁棒#imgabs3#控制问题的可解性条件;S4,对所述可解性条件进行求解,得到用于所述挠性卫星姿态系统的所述线性降维动态观测器和所述状态反馈鲁棒#imgabs4#控制器的解,通过解控制所述挠性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10325.4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F16L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其包括:固定框架组件,由多组载物支撑板组成,且所述多组载物支撑板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水密舱室组件,设置于多组载物支撑板之间,且与位于中部的载物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密舱室组件包括透明水密舱室和云台罩,所述云台罩可拆卸设置于透明水密舱室一端,且透明水密舱室另一端设有出线接口;感测设备组件,用于视觉数据采集;动力驱动安装组件,用于固定安装外界驱动器,所述动力驱动安装组件由多组驱动器固定环组成,所述驱动器固定环分别水平或垂直安装于固定框架组件上。本发明的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具有硬件结构对功能开发的限制小、拓展新功能简单、配重兼容性强和造价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450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530513.9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随动机械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随动机械臂系统包括机械臂、感知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随动系统、主控系统和供电系统,其控制方法包括S1:设置主动机械臂的运动姿态;S2:获取主动机械臂的运动姿态以及各电位器采集的数据以获得主动机械臂姿态信息;S3:根据主动机械臂的反馈量计算得到机械臂各关节的控制信号量;S4:对随动机械臂各关节的舵机发送控制命令,一个同步跟随控制周期结束,重复步骤S1‑S4,完成对主动机械臂的同步跟随控制。随动机械臂模仿跟随主动机械臂的动作,使机械臂脱离了传统的操作平台,让操作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机械臂以完成一些需要精细控制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93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107846.9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nventor: 周燕茹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包括试验平台,所述试验平台的顶部从右到左依次固定安装有继电器和放电检测仪,放电检测仪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试验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层,所述试验平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装置,所述放电检测仪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该新型局部放电试验平台,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放电检测仪的温度,并将温度通过A/D转换器将信息进行转换,再传送到对比模块进行对比,可以实时掌握放电检测仪的温度,避免因放电试验出现错误导致放电检测仪温度升高,有利于保护放电检测仪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0998670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513172.3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篮机器人,包括:仿生机械臂、车体、旋转云台、控制台、机械手掌、第一舵机、第一测距模块及无线模块;控制台固定在车体的一端,旋转云台固定在车体的另一端,第一舵机固定在旋转云台上,第一舵机的输出轴与仿生机械臂连接,机械手掌固定于仿生机械臂上;其中,第一舵机与控制台电气连接,仿生机械臂与控制台电气连接,机械手掌与控制台电气连接,无线模块与控制台电气连接,旋转云台与控制台电气连接,第一测距模块与控制台的输入端电气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仿生机械臂及旋转云台的设置可以抓取处在不同方位的篮球,使得整个投篮系统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220140220U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22908263.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摘机器人,包括底座、红外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寻迹,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测距,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底座进行移动的行走机构,还包括用于采摘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机械爪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械臂、红外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行走机构、摄像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实现采摘机器人的自动寻路和自动采摘,降低了人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