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2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56458.3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电机、车辆。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具有多个磁极,各磁极沿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各磁极内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磁钢槽,各组磁钢槽至少包括两个磁钢槽单元,各磁钢槽单元的第一端朝向转子铁芯的几何中心一侧延伸设置,各磁钢槽单元的第二端朝向转子铁芯的外边缘一侧延伸设置,且转子铁芯的外边缘开设有与各磁钢槽单元的第二端连通的空气槽,且各组磁钢槽的磁钢槽单元位于对应磁极的q轴两侧,各磁钢槽单元内设置有多个磁钢,位于q轴两侧的多个磁钢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能够降低磁场谐波、提高电机性能、降低噪音,提高磁钢抗退磁性能,空气槽有利于提高磁通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电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7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2371.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组件以及电路板。定子铁芯的内周面上设有定子槽,定子槽内插设有插针绕组。电路板位于壳体内,电路板与定子铁芯的一端相对设置,且电路板的远离定子铁芯一侧的表面设有接线电路区域,接线电路区域与组成插针绕组的各线圈相对设置,各线圈的插接导体均与接线电路区域的电路电连接,接线电路区域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接线电路区域的电路电连接。插接导体与接线电路区域的电路直接连接即可,无需更改插针绕组线圈的扭转、焊接等复杂制造工序,仅仅通过变换接线电路区域的电路连接结构,可实现不同的串联匝数,满足不同的电机输出外特性,提升了车辆驱动电机的制造通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76613.8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定子槽;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具有分设于定子槽内的三相绕组,每相绕组中的支路绕组是由多个绕组线圈串联而成,其中,每个绕组线圈具有两个插针导体和一个连接导体,两个插针导体间隔地设置,插针导体用于插入定子槽内,连接导体由多股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连接导体焊接在两个插针导体之间,两个插针导体以及连接导体共同形成一个U型结构。上述结构,能够减小绕组端部尺寸,连接导体具有一定的柔性,增加定子端部绕组的柔性,能够降低电机的整体高度。多股相互绝缘的导线能够削弱集肤效应,降低电机的附加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7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11381.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逆变器系统中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参数和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饱和导通压降;根据所述损耗参数、所述饱和导通压降和所述功率开关器件的数量,计算逆变器系统的系统损耗;根据所述逆变器系统中负载电机的三相电感等效模型、三相互感等效模型和三相电阻等效模型,构建所述负载电机的负载等效模型;基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所述损耗参数、所述开关损耗和所述负载等效模型,构建所述逆变器系统的系统仿真模型;基于固定调制波频率,运行所述系统仿真模型,确定逆变器效率。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提高逆变器输出效率的计算速度,降低计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76632.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退磁的磁钢结构及电机,该抗退磁的磁钢结构包括磁钢本体,磁钢本体具有多个晶界渗透区,晶界渗透区渗透有重稀土元素,多个晶界渗透区沿磁钢本体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磁钢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抗退磁的磁钢结构采用整体成型方式,无需采用粘接连接方式,可避免因粘接工艺对磁钢磁性能的影响。而且,磁钢本体设置多个渗透有重稀土元素的晶界渗透区,根据电机磁场分布情况,在磁钢本体的不同位置设置重稀土元素渗透量不同的晶界渗透区,保证强退磁区域磁钢矫顽力高,弱退磁区域磁钢矫顽力低,降低重稀土元素用量及电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93590.8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磁钢结构及永磁同步电机,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拼接磁钢结构设置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上,包括:第一磁钢,其为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力矩的输出源;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磁钢,且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两个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槽,另一个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和所述卡槽均沿所述第一磁钢或所述第二磁钢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凸块能够无间隙地卡接至所述卡槽内。有益效果:能够保证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且成本较低以及工序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11077.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及电机,该插针绕组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定子、插针绕组和封装体,电机壳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定子固定设置于电机壳,定子与电机壳之间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冷却液进口连通,插针绕组固定设置于定子,插针绕组具有沿定子的轴向凸出定子的绕组端部,封装体固定连接于定子和电机壳,封装体与定子之间形成容纳腔,绕组端部位于容纳腔,绕组端部的外表面与容纳腔的内壁接触,容纳腔与冷却通道连通,容纳腔与冷却液出口连通。该插针绕组式电机的冷却结构能对绕组端部均匀散热,能提高冷却液与绕组端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液的利用率,提高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099164.4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插针绕组式定子及电机。其中插针绕组式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包括定子槽和定子齿,每个定子槽均包括2m层连接槽,m为大于4或者等于4的正整数;三个插针相绕组,每个插针相绕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绕组支路,每个绕组支路均包括多个以波绕方式串联并贯穿2m层定子槽的线圈;每个绕组支路均包括一个第一绕组模块、两个第二绕组模块及一个第三绕组模块,第一绕组模块、一个第二绕组模块、第三绕组模块及另一个第二绕组模块依次首尾相连。本发明公开的插针绕组式定子的线圈能够消除相位差,在消除环流现象和不额外消耗能量的前提下还能够增加绕组支路的数量,使得电机的匝数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9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358704.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定子及电机。插针绕组式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多层定子槽和定子轭部;插针绕组缠绕于定子槽内,插针绕组设有三相,每相插针绕组包括两个并联的绕组单元,且每个绕组单元均以正向和反向波绕方式串联组成,每个绕组单元贯穿多层定子槽。本发明提供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定子的插针绕组采用正向和反向的波绕方式,使定子槽内导体电流分布形成一定的相位差,有效抑制电机在高速运行时的集肤效应,同时优化绕组连接布置使绕组内所有线圈的半匝长缩短和汇流排截面积增加,明显降低了绕组交流电阻及损耗,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采用有相位差的绕组方案比无相位差的交流损耗降低了30W。
-
公开(公告)号:CN10680898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23308.9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辆用双电机驱动装置,通过集成化设计将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集成为一体,共用壳体,并且电机轴既作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又作为减速器的输入轴,有效地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总成重量。该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产生的动力通过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直接输入给减速器,减少了动力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该驱动装置包含两个驱动电机,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性的进行双电机共同驱动或一个电机单独驱动,同时兼顾纯电动汽车的起步加速性能和高速性能,并保证驱动电机处于较高的工况负荷率,提高驱动装置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