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24841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503934.0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底局部短纵桁节点,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船舶无法满足恶劣工况的结构强度的问题,其包括槽型横舱壁底凳、过渡部、双层底局部短纵桁、次承载部;双层底局部短纵桁和过渡部均有两个,双层底局部短纵桁位于次承载部的两侧,过渡部则分别位于双层底局部短纵桁在槽型横舱壁底凳处向前和向后各延伸一档强框架的间距处;过渡部包括内底纵骨、外底纵骨、第二肋板扶强材以及肋板;所述外底纵骨包括趾端,所述趾端上翘至所述肋板上并与所述肋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底纵骨的趾端上翘至肋板上,使得过渡部实现缓慢过渡,利于应力释放,提高了过渡区域的强度,满足了恶劣工况下对结构强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2452486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1043995.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绑扎功能的挡浪板结构,包括挡浪板和绑扎桥;所述挡浪板包括立板以及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立板近首楼甲板一侧表面的若干加强板;所述绑扎桥设置在所述挡浪板的后方,包括沿竖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绑扎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绑扎平台后端的沿横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绑扎立柱,所述绑扎平台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立板远离首楼甲板的一侧表面。本实用新型将挡浪板和绑扎桥集为一体,有效节省甲板空间,减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且结构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7994722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2575579.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B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船舶永久检验通道开孔结构,其包括横向强框和外板纵骨,外板纵骨为T型材,横向强框上设有检验通道开孔,检验通道开孔的孔壁固接有圈筋;横向强框在检验通道开孔和船体外板之间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外板纵骨的腹板穿设于第一贯穿孔;外板纵骨的面板固接于圈筋;船体外板上固接有通道平台板,横向强框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通道平台板穿设于第二贯穿孔。本实用新型在于施工上可以采用传统自动化装配生产建造,不会对现有生产方式过多改变,不需要现场工人花过多的人力和工时去施工,实现工人建造时省时省力,用船人员用船时更为安全、更为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213620138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770698.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型主机顶撑加强结构,其包括设于机舱下平台的下方的加强纵隔板、加强横隔板和加强底板;加强纵隔板和加强横隔板均垂直固设于机舱下平台的底部;加强横隔板垂直于加强纵隔板;加强底板同时固设于加强纵隔板的底部和加强横隔板的底部;加强纵隔板和加强横隔板均为多个;加强纵隔板之间相互平行;加强横隔板之间相互平行;机舱下平台、加强纵隔板、加强横隔板和加强底板围成多个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主机顶撑垂直设于最外侧的加强纵隔板上,主机顶撑的中轴线与一个加强横隔板重合。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主机顶撑附近结构的刚度,明显降低由于主机振动引起的船舶振动响应水平,从而提高了船舶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906444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341077.4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的尾气脱硫系统及集装箱船,属于集装箱船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船的尾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排烟管、围壁,通过将脱硫塔设置于上层建筑与集装箱船的舷侧之间能够实现脱硫塔的合理布置,从而提升集装箱船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集装箱的存放空间,此外,通过设置围壁与上层建筑的外侧壁组成保护室,能够实现对脱硫塔的保护,避免装箱过程中集装箱与脱硫塔的碰撞,从而降低脱硫塔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20899974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269707.X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碳捕捉设备布置结构,其包括设于船舶上的碳捕捉设备,碳捕捉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洗涤降温装置、二氧化碳吸收塔、分离塔、二氧化碳储存舱;分离塔和二氧化碳储存舱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压缩单元和液化单元;分离塔、二氧化碳吸收塔、烟气洗涤降温装置和锅炉设于机舱棚内;机舱棚侧面设有压缩液化单元间,压缩单元和液化单元设于压缩液化单元间内;二氧化碳储存舱设于居住区和居住区往前的第一个货舱盖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碳捕捉设备在船舶上的优化布置,能很好地应用于散货船等船型上。
-
公开(公告)号:CN208102253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508671.2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纵骨贯穿孔,其包括孔状本体,所述孔状本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近似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第二近似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还与所述第一近似圆弧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近似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一近似圆弧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近似圆弧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近似圆弧段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孔状本体的构造线型简单,采用了圆弧和直线相互交替连接的形式,避免使用椭圆这种参数多,复杂的形状,方便了数控编程的切割,降低了加工工艺难度;而且其实现了上窄下宽的非对称线型设计,保障了孔状本体的疲劳强度要求;同时,取消了端部趾端,避免了被纵骨磕碰而变形损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