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1070.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向拉伸极限应变的多工序成形判定方法,以材料成形时经历的变形机理为基础,将双向拉伸试验的复杂加载特性与零件的复杂变形过程相关联,利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板料的加载历史,巧妙的获取了材料在不同阶段下不同变形方向的极限应变,以准确判定材料的成形结果;本发明能够确保板料的极限应变不会受到弯曲应力及摩擦力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无法满足零件多工序成形判定的技术难题,大幅提升成形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尤其适用于金属薄板材料多工序成形分析的场合,广泛满足了工程实际及科研工作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9119.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材弯管可制造性的判定方法。以材料弯曲变形机理为基础,将材料的弯曲变形特性与零件的弯曲变形特征参数相关联,利用弯曲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制准确预测零件的折弯特性。本发明能够科学精准的预测金属板材管类零件的折弯裂纹,克服了传统经验法无法判定高强度材料的技术难题,大幅提升零部件的弯折变形预测精度,非常适用于判定具有多个不同弯管特征零件的场合,广泛满足了工程实际及科研工作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0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62796.1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更换成形试验模具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装置、上模具夹持装置和下模具夹持装置;连接装置用于将上模具夹持装置与液压机上端平台连接,上模具夹持装置上部夹持现有凹模,下端夹持待用凹模;下模具夹持装置下端夹持现有压边圈,上端夹持待用压边圈。本发明可以应用在现有的试验模具上,不拆卸现有模具,仅安装压边圈和凹模部分即可快速的开始新的试验,试验结束后还可以快速的拆卸该装置,不影响原有的试验,可以有效的减少更换模具的时间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7598.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33/04 , C21C5/52 , C21D8/02 , C23C2/06 , C23C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0GPa级抗氢脆型冷轧CH钢及其制备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0%~0.20%,Mn:1.0%~2.0%,Si:0.1%~1.0%,Al:0.6%~6.0%,Cr:0.02~0.80%,Mo:0.02~0.80%,Ni:0.05~0.80%,P≤0.01%,S≤0.01%,N≤0.005%,Mg:0.005%~0.50%,Nb:0.01%~0.50%,V:0.01%~0.50%,且5≤Al/Si≤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电炉冶炼、中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或连续热镀工艺或合金化热镀锌,以短流程低成本工艺路径和极致降本的合金设计实现汽车高强钢低碳、绿色、轻量化设计开发,同时兼顾超高强钢抗氢脆、高塑性和高成形性个性化需求,生产的钢板屈服强度≥780MPa,抗拉强度980~1100MPa,A80断后伸长率≥15.0%,扩孔率≥60%。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9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55723.7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1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曲线的评价方法,包括:提供待测试件和第一试样,待测试件和试样的材料相同;对待测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得到待测试件的单向屈服应变能和单向颈缩应变能;对第一试样进行双向拉伸试验得到第一双向拉伸曲线,根据第一双向拉伸曲线得到第一试样的第一方向屈服应变能、第一方向颈缩应变能、第二方向屈服应变能和第二方向颈缩应变能;根据单向屈服应变能、单向颈缩应变能、第一方向屈服应变能、第一方向颈缩应变能、第二方向屈服应变能和第二方向颈缩应变能进行运算比较,将双向拉伸曲线的力学特性与材料在单向拉伸发生屈服及颈缩时的应变能相关联,从而实现对双向拉伸曲线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8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6661.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锌钢板电阻点焊裂纹敏感性的综合评定方法,涉及钢板焊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镀锌钢试样进行不同工艺下的电阻点焊试验;S2、去除焊点表面锌层的覆盖,裸露焊点表面微裂纹;S3、对S2中所有处理后的焊点做着色渗透探伤处理,根据焊点显像后颜色变化,明确焊点表面是否存在微裂纹;S4、线切割S3中存在裂纹的焊点试样,沿最大裂纹的垂直方向切取,切取多个焊点截面,制备金相试样并抛光处理;S5、记录焊点不同区域的裂纹特征参数;S6、总结焊点裂纹特征,完成镀锌钢点焊裂纹敏感性评价。本发明根据镀锌钢电阻点焊裂纹特性,准确评估不同点焊工艺下的开裂情况,形成镀锌钢电阻点焊裂纹敏感性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748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12471.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211 , B23K26/70 , B23K35/30 , B23K26/12 , B23K2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镀层热成形钢抗氢致开裂激光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待焊接试板的焊接边对接并用卡具固定,进行激光焊接,同时向焊接熔池中添加焊丝,焊接熔池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在焊接熔池的前后分别设有加热模块,焊接熔池前端的加热模块为预热模块,焊接熔池后端的加热模块为缓冷模块,激光焊接完成后形成焊缝;焊丝,其成份包括C、Si、Mn、Cr、Mo、Ni、P、S、稀土镧。本发明焊接方法能够实现1500MPa无镀层热成形钢激光焊接,焊缝强度不低于1500MPa,且提高了焊缝的耐延迟开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1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12450.8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211 , B23K26/70 , B23K35/30 , B23K26/12 , B23K2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500MPa铝硅热成形钢激光拼焊方法,包括将两块热成形钢板去除表面污物放入拼焊卡具中并固定钢板,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钢板的激光拼焊,焊接过程中向焊缝添加焊丝,获得激光拼焊板;激光拼焊过程中所用焊丝的化学成份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04~0.15;Si:0.20~0.50;Mn:1.00~1.60;Cr:0.20~0.50;Mo:0.40~0.80;Ni:0.30~5.0;W:0.02~2.0;Cu:0.1~0.40;P:≤0.020;S:≤0.015。本发明焊丝和激光拼焊工艺配合,焊缝金属组织为马氏体,经过热成形模具淬火后焊缝抗拉强度≧15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14759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241414.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碰撞性能优化的汽车白车身轻量化方法,充分结合材料、结构、工艺制定轻量化方法,对汽车白车身进行轻量化设计,利用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建立整车CAE仿真模型,进行碰撞性能计算并灵敏度分析,进而获得可行的轻量化技术方案,达到车身轻量化目标。本发明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研究各钣金件对碰撞加速度值和位移侵入量的贡献量,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进行更为合理的车身材料厚度分布,从而在满足车身碰撞性能的基础上实现轻量化,在车身开发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该方法可推广应用至新车型设计中,实用性强,实用性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