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05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80065656.2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特性的良好的半导体装置。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本发明是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金属氧化物层以及导电层,其中第一绝缘层、金属氧化物层及导电层依次层叠在半导体层上,第一绝缘层的端部位于半导体层的端部的内侧,金属氧化物层的端部位于第一绝缘层的端部的内侧,导电层的端部位于金属氧化物层的端部的内侧。第二绝缘层优选以覆盖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金属氧化物层及导电层的方式设置。半导体层优选具有第一区域、一对第二区域以及一对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优选与第一绝缘层及金属氧化物层重叠,第二区域优选夹持第一区域与第一绝缘层重叠且不与金属氧化物层重叠,第三区域优选夹持第一区域及一对第二区域且不与第一绝缘层重叠,第三区域优选与第二绝缘层接触。

    薄膜集成电路及制造该薄膜集成电路、CPU、存储器、电子卡和电子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22448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510076233.0

    申请日:2005-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59 H01L27/1214

    Abstract: 薄膜集成电路及制造该薄膜集成电路、CPU、存储器、电子卡和电子设备的方法对薄膜集成电路施以硅化物自对准工艺,而不必担心对玻璃基底的损害,因此能够实现电路的高速运行。在玻璃基底上形成金属基膜、氧化物和绝缘基膜。在绝缘基膜上形成具有侧壁的TFT,形成覆盖TFT的金属膜。通过RTA等,在不引起基底收缩的温度进行退火,在源和漏区中形成高电阻金属硅化物层。去除未反应的金属膜之后,进行第二次退火的激光照射,因此发生硅化物反应,高电阻金属硅化物层变成低电阻金属硅化物层。在第二次退火中,金属基膜吸收并且积累激光照射的热量,除了激光照射的热量之外,还向半导体层提供金属基膜的热量,从而提高源和漏区中的硅化物反应的效率。

    半导体装置
    4.
    发明公开
    半导体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32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53599.5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包括氧化物半导体层、第一至第三导电层及第一至第三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具有第一凹部,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绝缘层及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具有与第一凹部重叠的第一开口部,氧化物半导体层与第二导电层的顶面、第一凹部的底面及侧面、第二导电层的侧面及第一绝缘层的侧面接触,第二绝缘层在第一开口部内位于氧化物半导体层的内侧,并且第三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顶面及侧面并具有与第一开口部重叠的第二开口部。

    半导体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05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5656.2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特性的良好的半导体装置。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本发明是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金属氧化物层以及导电层,其中第一绝缘层、金属氧化物层及导电层依次层叠在半导体层上,第一绝缘层的端部位于半导体层的端部的内侧,金属氧化物层的端部位于第一绝缘层的端部的内侧,导电层的端部位于金属氧化物层的端部的内侧。第二绝缘层优选以覆盖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金属氧化物层及导电层的方式设置。半导体层优选具有第一区域、一对第二区域以及一对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优选与第一绝缘层及金属氧化物层重叠,第二区域优选夹持第一区域与第一绝缘层重叠且不与金属氧化物层重叠,第三区域优选夹持第一区域及一对第二区域且不与第一绝缘层重叠,第三区域优选与第二绝缘层接触。

    半导体元件以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1885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60578.9

    申请日:2006-11-23

    Inventor: 斋藤晓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抑制漏电流的产生且在可使用玻璃衬底的温度下执行元件隔离来制造细小元件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在玻璃衬底上形成基底膜;第二步骤,在基底膜上形成半导体膜;第三步骤,在半导体膜上按预定的图案形成防止该半导体膜的氧化或氮化的膜;第四步骤,在玻璃衬底处于比该玻璃衬底的应变点低100℃以上的温度下,对半导体膜的不被预定的图案所覆盖的区域执行自由基氧化或自由基氮化而进行元件隔离,其中,自由基氧化或自由基氮化在如下条件的等离子体处理室内被执行:在和等离子体产生区域离开而配置的半导体膜上,电子温度为0.5eV至1.5eV,优选为1.0eV或更低,电子密度为1×1011cm-3至1×1013cm-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