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8675.2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装配辅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托盘总成包括通过快换机构连接的的框架和托盘。公头组件中锥套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压杆滑动插设于第一通孔内,压杆的轴向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置槽,锁止件包括保持架和滚珠,保持架与锥套相对固定,滚珠能够相对保持架沿第一通孔的径向移动;母头组件开设有第二容置槽,公头组件能够插设于母头组件内;处于锁定状态时,滚珠部分卡接于第二容置槽内;处于解锁状态时,滚珠自第二容置槽退入第一容置槽内;于第一通孔的径向,第一容置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容置槽的深度。如此,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托盘布局,减少托盘空间且能够快速拆卸托盘。

    装配平台
    2.
    发明公开
    装配平台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78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171.0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平台。分装台包括基板,基板开设有多个安装工位,多个安装工位布设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支撑组件安装于基板,用于固定工件,使得工件的连接位与安装工位于第一方向对齐;第一拧紧组件包括第一转接杆和第一拧紧机,第一转接杆能够转动插设于任一安装工位,转动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拧紧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接杆的一端可拆连接,且能够通过第一转接杆为工件旋拧螺纹紧固件;第一调节架位于基板背对支撑组件的一侧,第一拧紧机通过第一调节架与分装台连接,第一拧紧机能够相对基板平移,与任一第一转接杆连接,能够提高装配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一种新型整车粘接用双马来酰亚胺底涂剂的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6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7844.9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整车粘接用双马来酰亚胺底涂剂的改良方法,包括在装有温度计的实验设备中,按质量比依次加入双马来酰亚胺和F‑46酚醛型环氧树脂溶解剂,并滴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丁基锡,在105℃温度下反应70分钟,得到改良后的双马来酰亚胺;改良的双马来酰亚胺浇注到模具里面,采用阶梯升温固化;固化脱模后展相关的实验验证。本发明底涂剂,在解决汽车粘接质量不良的难题的同时提升了汽车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故障售后索赔;本发明采用改良双马来酰亚胺的光谱分析研究,热失重(TGA)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界面粘接性能研究,最终通过实验验证确定改良后的双马来酰亚胺底涂材料温度、粘接压力、溶解性达成极佳的使用需求。

    智能紧固件拧紧工具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48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7337.4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紧固件拧紧工具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在智能紧固件拧紧工具运行时,向弹针发送第一电信号,并实时接收套筒传输的第二电信号;第一电信号使超声波传感器产生第一超声波信号,第一超声波信号沿紧固件本体纵向传播并被紧固件本体的第二端部的相反面反射,生成第二超声波信号,第二超声波信号被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并生成第二电信号;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确定智能紧固件的轴力;根据智能紧固件的轴力,实时调整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紧固件拧紧工具能够准确将紧固件安装到位,防止紧固件安装过位,有利于提高紧固件拧紧工具的精度和紧固件的可靠性。

    一种紧固件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5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17033.1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固件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紧固件的测量方法,包括:对于不同类型的紧固件,标定紧固件的长度变化值与超声波声时差的第一函数关系,其中,超声波时差为超声检测设备检测紧固件受载荷前后对应的超声波传输的时间差值;确定待测紧固件的类型,并获取待测紧固件受载荷前后的第一声时差;根据第一声时差和第一函数关系确定待测紧固件受载荷前后的长度变化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快速、精准地对紧固件的长度变化进行检测,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冷却液加注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308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275344.8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加注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当接收到冷却液加注请求时,获取所述冷却液加注请求中的车辆HCU零件号;通过所述车辆HCU零件号确定相应通讯参数、指令及流程表,通过所述通讯参数、指令及流程表向防冻液加注机设备发送开阀指令;获取开关阀阀门开度数值、冷却液当前累计加注数据和膨胀水箱中冷却液当前液位数据并判断是否向防冻液加注机设备发送关阀指令。本发明打破了原厂商设置的技术壁垒,大幅度降低了升级通信控制系统对技术人员编程能力的要求,帮助技术人员掌握液体加注工艺通信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实现永久降本,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对使用的环境没有太多的限制,通用性强。

    一种发动机舱管线干涉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9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52611.4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管线干涉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检测机构包括线体、速度随行机构、检测机器人三部分;所述线体用于输送汽车车身,车身前盖下的线束即为待检测的线束;所述速度随行机构位于线体旁边,主要由摩擦轮、支撑座、导向块、随行底座以及地脚构成,用以检测线体速度,指导检测机器人的随行视觉检测;所述检测机器人的末端装有视觉检测装置,检测机器人根据速度随行机构读取的线体速度及车身触发信号,启动随行,保证检测机器人与车身的车身前盖部位保持随性状态。本发明发动机舱管线干涉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汽车发动机舱管线装配过程中线束检测装配的问题,单班节省操作人员2名,节省人员成本60万/年。

    一种汽车总装整车错装、漏装检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64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35917.0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总装整车错装、漏装检查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固定测头、控制模块、测速模块、地面输送链、协作机器人和测量模块,固定测头用于测量车身姿态得到车身坐标;测速模块用于监控输送链的平均速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身坐标构建车身位置姿态虚拟坐标系,判断其与预设正确姿势是否保持一致,若是则将虚拟坐标发送给协作机器人,反之则报警并停止生产线;协作机器人用于接收虚拟坐标,再带动测量模块对待测车辆的内部零件进行拍照,通过样件自学习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对比,确定错装和/或漏装问题。该系统避免了整车上装配的外观零件发生错装、漏装问题流出的发生,且可实时现场反馈,并提醒现场人员进行更换或补装。

    一种螺旋弹簧压装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9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92211.4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弹簧压装装置。该螺旋弹簧压装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导轨、第一夹具、第二夹具、驱动件和调节件,第一导轨设置于支架,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的两端,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沿第一导轨相互靠近或远离,调节件用于当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压缩弹簧时调节弹簧的位置。通过调节件完成对弹簧安装位置的调整,使弹簧能够准确安装,防止车身被顶起,提高合装质量,提高组装效率。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装配工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620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47487.6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装配工具,属于后视镜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夹头总成和手柄,夹头总成包括夹爪、限位块和固定块,夹爪呈凹字形,夹爪两端设有限位块,夹爪底部设有固定块,夹爪与手柄能够拆卸连接,手柄端部设有弹性凸台,夹爪上设有凹槽,凸台与凹槽能够配合锁止,夹爪为金属材料,限位块和固定块为弹性材料,限位块与固定块接触或不接触,两个限位块平行,限位块与固定块垂直,手柄为限力式手柄,限力式手柄最大扭矩为10Nm,本发明解决了内后视镜座卡接无手部操作空间,无法徒手施加10Nm力矩拧紧内后视镜的问题,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快速、方便、保证质量的完成汽车内后视镜装配,便于操作者把持内后视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