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13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1055390.8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福瑞树
IPC: B60K17/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28 , B60K17/02 , B60K17/34 , B60K17/344 , B60K17/351 , B60K2023/0816 , B60K2023/0858 , F16D13/52 , F16D23/00 , F16D28/00 , F16D2023/123 , F16H3/54 , F16H25/2204 , F16H37/065 , F16H63/18 , F16H63/30 , F16H63/34 , F16H2025/2062 , F16H2063/3063 , F16H2063/3066 , F16H2063/3079 , F16H2200/0017 , F16H2200/0034 , F16H2200/2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缩短输出轴与叉轴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分动器小型化的分动器。由于为了实施高低速切换机构(48)的切换工作而将鼓形凸轮(100)设置在被设置于后轮侧输出轴(44)的螺纹机构(86)中的内螺纹部件(92)上,因此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将鼓形凸轮设置在叉轴上,从而能够适当地缩短后轮侧输出轴(44)与叉轴(10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分动器(22)小型化。并且,由于被设置在后轮侧输出轴(44)上的螺纹机构(86)的内螺纹部件(92)的直线运动经由第一传递机构(88a)而被传递到前轮驱动用离合器(50),因此,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用于离合器的传递转矩的调节的滚珠凸轮和杠杆,从而能够适当地缩短后轮侧输出轴(44)与叉轴(102)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8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80075777.9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福瑞树
IPC: B60K2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 , B60K17/346 , B60K17/3467 , B60K17/35 , B60K23/0808 , B60K2023/0816 , B60K2023/0841 , B60K2023/0858 , B60K2023/0866 , Y10T477/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顺利地切换两轮驱动状态和四轮驱动状态的分动装置。能够切换两轮驱动模式或者备用四轮驱动模式、和全时四轮驱动模式的分动装置(4)具备:中央差速器(42),其具有差速机构(50)和与发动机(2)连接的差速器壳(51),差速机构(50)包含与后轮(7L、7R)连接的一方的半轴齿轮(53)、和另一方的半轴齿轮(54),在另一方的半轴齿轮(54)和与前轮(11L、11R)连接的花键件(61)之间能够传递动力;切换套筒(44),其能够在差速器壳(51)与衬套(56)接合的第1位置、和衬套(56)与花键件(61)接合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控制离合器(45),其使与一方的半轴齿轮(53)连接的后轮用输出轴(55)与花键件(61)接合或者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691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410715852.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斯巴鲁
Inventor: 鲹本惠介
IPC: B60K17/348 , F16H6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3/30 , B60K23/0808 , B60K2023/0816 , B60K2023/085 , B60W10/02 , B60W10/10 , B60W30/00 , F16D48/06 , F16D2500/10481 , F16D2500/1085 , F16D2500/31 , F16D2500/70404 , F16D2500/70406 , Y10T477/635 , Y10T477/6352 , Y10T477/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兼时式AWD车中能够抑制从自动跳空档控制复原时的位移的动力传动系的控制装置。动力传动系的控制装置(1)具备:输入离合器(31),其调节由发动机(20)向构成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机构(33)传递的驱动力;分动离合器(41),其调节从变速机构(33)向后轮(10RL、10RR)侧的驱动系传递的驱动力;输入离合器控制部(71),其在规定的自动跳空档控制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释放输入离合器(31);分动离合器控制部(72),其基于AWD车(4)的运转状态控制分动离合器(41)的联接力。分动离合器控制部(72)在从自动跳空档控制复原时,在输入离合器(31)的联接开始后到联接结束的期间,将分动离合器(41)暂时释放后,再联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419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880132350.6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村孝广
IPC: B60K6/5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17/346 , B60K17/348 , B60L11/14 , B60W10/08 ,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30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2 , B60K6/547 , B60K17/3462 , B60K2023/0816 , B60L1/02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3 , B60L2240/445 , B60L2240/485 , B60L2250/16 , B60L2260/28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5 , B60W10/14 , B60W20/00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 F16H2037/0873 , F16H2037/101 , F16H2200/0017 , F16H2200/004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265 , Y02T10/6286 , Y02T10/642 , Y02T10/7077 , Y10T74/19005
Abstract: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具有能电控制转矩的旋转设备的动力发生装置;动力分配装置,其包括:输入旋转元件,工作连接于第1车轮的第1输出旋转元件及工作连接于第2车轮的第2输出旋转元件这三个元件,将从动力发生装置输入输入旋转元件的动力分配到第1和第2输出旋转元件,特征在于,动力分配装置在能在直线表示三元件转速的共线图上,从一端朝另一端顺序为输入旋转元件、第1和第2输出旋转元件,控制旋转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第1和第2输出旋转元件为预定差动状态,动力发生装置具有:电差动部,其使旋转设备能传动连接于差动机构,通过控制旋转设备运行状态控制差动输入、输出部件转速间的差动状态;和能传动连接于差动输入部件的动力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64882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180022025.6
申请日:2011-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村孝广
IPC: B60K17/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 , B60K17/348 , B60K23/0808 , B60K2023/0816
Abstract: 在将被输入到输入轴(11)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后轮输出轴(12)和前轮输出轴(13)的4轮驱动车用的分动器(3)中,谋求用于实现变速功能和中央差动功能的动力传递单元的结构简化。所述动力传递单元包括1组行星齿轮机构(20),该行星齿轮机构(20)在轴向上具有1列的齿轮组(21~23),并且各齿轮(21~23)不能沿轴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9049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94687.9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7/346 , B60K17/356 , B60W30/182 , B60W5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08 , B60K23/08 , B60K35/00 , B60K37/06 , B60K2023/0816 , B60K2023/0841 , B60K2023/0883 , B60K2023/0891 , B60K2350/352 , B60W50/082 , B60K17/3462 , B60K17/356 , B60W30/182 , B60W50/14 , B60W2050/146
Abstract: 一种用于四轮驱动车的控制器,包括多信息显示器(40)、用于驱动模式的切换的第一操作部分(5)、用于越野行进模式的切换的第二操作部分(6)、基于驱动模式控制传送装置(13)的布置的传送控制器(1)、检测传送装置(13)的布置的检测器(8)、基于检测到的布置和给第一和第二操作部分(5,6)的输入操作设置行进模式的设置器(2b)、以及指示多信息显示器(40)基于给第一操作部分(5)的输入操作和检测到的布置显示驱动模式,并且显示通过设置器(2b)设置的行进模式的多信息显示器(40)。显示器控制器(3)当切换的驱动模式是锁定驱动模式时在窗口(41)上显示驱动模式和行进模式,并且在预定的时间之后同时关闭这些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28269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180062499.3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1 , B60K23/08 , B60K2023/0816 , B60W10/06 , F16H13/14
Abstract: 曲轴以恒定速度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在此期间,响应于曲轴的驱动扭矩变化的曲轴驱动电机电流(i)的奇异点((a)、(b)、(c)、(d))被检测。曲轴转角参考点基于曲轴转动位置之间的中间点而设定,所述曲轴转动位置是在这些奇异点((a)、(b)、(c)、(d))中当在分别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奇异点具有相同类型(相同符号)出现的时候而获得的。因此,曲轴转角参考点可以可靠地设定,而不管变化及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95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21079.7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Inventor: 托马斯·罗泽迈尔
IPC: F16H48/10 , B60K17/34 , B60K17/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36 , B60K17/165 , B60K17/3462 , B60K2023/043 , B60K2023/0816 , B60Y2400/804 , F16H2048/368 , F16H2200/2094
Abstract: 传动系用于在两个从动轴间分配驱动力矩的变速器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齿轮组各自第一元件与驱动轴连接,两从动轴分别与齿轮组第二元件连接,第一齿轮组第三元件一面能与第三齿轮组第一元件联接另一面能经第一制动器联至变速器装置壳体,第二齿轮组第三元件一面能经第二制动器联至壳体另一面能经牙嵌换档元件与第三齿轮组第二元件连接,第三齿轮组第三元件经轴联至壳体,各一个在制动器打开时同样打开的牙嵌换档元件接在片式制动器的内摩擦片支架前,在操作制动器时,首先相应的内摩擦片支架借助操作接在其前的牙嵌换档元件与相应的与第一齿轮组第三元件或第二齿轮组第三元件传递力矩的轴可松开地连接,随后闭合相应的制动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419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80132350.6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村孝广
IPC: B60K6/5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17/346 , B60K17/348 , B60L11/14 , B60W10/08 ,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30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2 , B60K6/547 , B60K17/3462 , B60K2023/0816 , B60L1/02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3 , B60L2240/445 , B60L2240/485 , B60L2250/16 , B60L2260/28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5 , B60W10/14 , B60W20/00 , B60W2710/0666 , B60W2710/083 , F16H2037/0873 , F16H2037/101 , F16H2200/0017 , F16H2200/004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265 , Y02T10/6286 , Y02T10/642 , Y02T10/7077 , Y10T74/19005
Abstract: 构成前后轮动力分配装置(14)的分配用行星齿轮装置(24)的齿圈(CR)作为输入旋转元件连接于差动输出部件(22),行星齿轮架(CCA)作为第1为输出旋转元件连接于后轮(34)侧,太阳轮(CS)作为第2输出旋转元件连接于前轮(44)侧,所以,通过控制动力发生装置(11)的第1电动发电机(MG1)的运行状态即控制转速和转矩,以控制作为输入旋转元件的齿圈(CR)的转速及其转速的变化容易程度,从而可以限制或容许第1为输出旋转元件(行星齿轮架CCA)和第2输出旋转元件(太阳轮CS)的差动旋转。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离合器、蝶簧等机械式差动控制单元,使得装置简单且廉价地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3275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52810.X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23/08 , B60K17/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 , B60K17/02 , B60K17/16 , B60K17/3505 , B60K23/0808 , B60K2023/0858 , F16D11/14 , F16H48/08 , F16H48/40 , F16H57/021 , F16H57/022 , F16H57/037 , F16H57/12 , F16H2048/405 , F16H2057/0221 , F16H2057/0227 , F16H2057/127 , B60K17/3462 , B60K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驱动力分配装置。由于在第二离合器的圆筒形构件和差速器壳之间形成有间隙使得差速器壳能够相对于圆筒形构件沿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即使通过位置调整垫片使第二离合器相对于差速器支架移动,由于所述间隙,差速器壳也不随着第二离合器的位置的移动而沿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即,不随着圆筒形构件的位置的移动而沿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幅度减少为了消除例如差速器壳等旋转构件的游隙而准备的管理部件的数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