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09456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610155843.4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22 , B21B37/74 , B21B37/56 , B21B37/58 , B21B37/00 , B21B37/16 , B21B15/00 , B21D1/00 , C21D9/7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中厚钢板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加热-除鳞-轧制-矫直-控冷,具体工艺如下:加热温度1150~1200℃;粗轧温度区间1000~1100℃;粗轧阶段≥3道次,首次压下率≥10%;精轧阶段采用大压下量轧制精轧累计变形量≥60%,精轧840~930℃,精轧终轧温度800~880℃;钢板出精轧机直接进入矫直机,矫直温度800~880℃然后控冷,冷却速度为6~15℃/s,终冷温度400~500℃。由于对加热和轧制及矫直和冷却等工艺的调整,可保证中厚钢板平直度达到10IU以下的占95%,解决了高强度厚钢板平直度超标的问题,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缓解了低温轧制过程中给生产设备带来的伤害,同时解决了钢板控冷前无预矫直机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456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843.4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22 , B21B37/74 , B21B37/56 , B21B37/58 , B21B37/00 , B21B37/16 , B21B15/00 , B21D1/00 , C21D9/7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中厚钢板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加热-除鳞-轧制-矫直-控冷,具体工艺如下:加热温度1150~1200℃;粗轧温度区间1000~1100℃;粗轧阶段≥3道次,首次压下率≥10%;精轧阶段采用大压下量轧制精轧累计变形量≥60%,精轧840~930℃,精轧终轧温度800~880℃;钢板出精轧机直接进入矫直机,矫直温度800~880℃然后控冷,冷却速度为6~15℃/s,终冷温度400~500℃。由于对加热和轧制及矫直和冷却等工艺的调整,可保证中厚钢板平直度达到10IU以下的占95%,解决了高强度厚钢板平直度超标的问题,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缓解了低温轧制过程中给生产设备带来的伤害,同时解决了钢板控冷前无预矫直机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99460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35138.8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管线钢热轧平板板形的方法,通过轧辊凸度匹配、压下制度选择、冷却工艺控制及矫直参数确定等工艺措施,使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的辊形均为正弦曲线,并根据轧制量和板宽确定磨辊周期及凸度范围;采用重型液压正弯辊;精轧过程合理分配各道次压下率;调整冷却后风吹扫角度及风管排布方式;增设控冷遮蔽;控制钢板上下冷却水比例;降低导入、导出辊位置,采取正弯矫直工艺。从而有效减少钢板瓢曲变形和翘头、翘尾现象,使管线钢热轧平板不平度在15IU以下的占95.6%。同时减少设备损害,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适合于生产X70以上级管线钢热轧平板时控制板形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978082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047880.9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管线钢热轧平板屈强比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生产,其特点是板坯加热温度为1150~1200℃,粗轧温度区间为1000~ 1150℃,精轧温度区间为830~950℃,终冷温度区间为490~550℃,控制冷却速度为6.5~14.7℃/S。该方法在粗轧阶段至少三个道次的压下≥15%,精轧阶段的累积变形量≥6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冷却速度定在较低的6.5~ 14.7℃/S,不需要对现有的控冷设备进行改造,解放了控冷能力;将精轧温度区间拓宽到120℃(830~950℃),为单张轧制的管线钢热轧平板完成精轧区间的位错积累和晶粒细化任务创造了条件,符合管线钢热轧平板精轧期间温降大的特点。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管线钢热轧平板不仅具有适宜的强度,还具有极高的韧性(CVN-20℃≥300J)和较低的屈强比(Y/R≤0.87)。
-
公开(公告)号:CN100503062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135138.8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管线钢热轧平板板形的方法,通过轧辊凸度匹配、压下制度选择、冷却工艺控制及矫直参数确定等工艺措施,使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的辊形均为正弦曲线,并根据轧制量和板宽确定磨辊周期及凸度范围;采用重型液压正弯辊;精轧过程合理分配各道次压下率;调整冷却后风吹扫角度及风管排布方式;增设控冷遮蔽;控制钢板上下冷却水比例;降低导入、导出辊位置,采取正弯矫直工艺。从而有效减少钢板瓢曲变形和翘头、翘尾现象,使管线钢热轧平板不平度在15IU以下的占95.6%。同时减少设备损害,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适合于生产X70以上级管线钢热轧平板时控制板形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932063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10047196.0
申请日:2005-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厚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如下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C:0.06%~0.09%、Si:0.15%~0.55%、Mn:1.00%~1.60%、P:≤0.015%、S:≤0.006%、Ni:0.15~0.40%、Cr:≤0.30%、Mo:≤0.30%、Cu:≤0.30%、V:0.02~0.06%、Nb:0.005%~0.05%、Als:0.010%~0.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钢的化学成分还必须满足:Pcm≤0.20%;Ceq≤0.42%,采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个阶段控制轧制、在线层流冷却及离线回火等工艺,生产出的钢板最厚度可达到75mm,钢板抗拉强度≥610MPa,本发明化学成分设计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减小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具备低焊接裂纹敏感性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270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047196.0
申请日:2005-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厚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如下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C:0.06%~0.09%、Si:0.15%~0.55%、Mn:1.00%~1.60%、P:≤0.015%、S:≤0.006%、Ni:0.15~0.40%、Cr:0%~0.06%、Mo:≤0.30%、Cu:≤0.30%、V:0.02~0.06%、Nb:0.005%~0.05%、Als:0.010%~0.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钢的化学成分还必须满足:Pcm≤0.20%;Ceq≤0.42%,采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个阶段控制轧制、在线层流冷却及离线回火等工艺,生产出的钢板最厚度可达到75mm,钢板抗拉强度≥610MPa,本发明化学成分设计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减小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具备低焊接裂纹敏感性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63736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510047880.9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管线钢热轧平板屈强比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生产,其特点是板坯加热温度为1150~1200℃,粗轧温度区间为1000~1150℃,精轧温度区间为830~950℃,终冷温度区间为490~550℃,控制冷却速度为6.5~14.7℃/S。该方法在粗轧阶段至少三个道次的压下≥15%,精轧阶段的累积变形量≥6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冷却速度定在较低的6.5~14.7℃/S,不需要对现有的控冷设备进行改造,解放了控冷能力;将精轧温度区间拓宽到120℃(830~950℃),为单张轧制的管线钢热轧平板完成精轧区间的位错积累和晶粒细化任务创造了条件,符合管线钢热轧平板精轧期间温降大的特点。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管线钢热轧平板不仅具有适宜的强度,还具有极高的韧性(CVN-20℃≥300J)和较低的屈强比(Y/R≤0.8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