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65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593383.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被配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于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界定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包罩空间内构造有预设的进气区和排气区,进气区和排气区具有共面设置的对称面;于气缸盖内形成有进气道,进气道具有与进气区连通的若干进气口,各进气口覆盖总区域的中心偏置于对称面一侧。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可在气缸内滚流的基础上增加涡流运动,防止内燃机在点火时刻火花塞周围混合气过浓,进而防止出现燃烧不完全、颗粒物排放超标等问题。

    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65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593383.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被配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于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界定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包罩空间内构造有预设的进气区和排气区,进气区和排气区具有共面设置的对称面;于气缸盖内形成有进气道,进气道具有与进气区连通的若干进气口,各进气口覆盖总区域的中心偏置于对称面一侧。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可在气缸内滚流的基础上增加涡流运动,防止内燃机在点火时刻火花塞周围混合气过浓,进而防止出现燃烧不完全、颗粒物排放超标等问题。

    集成式供热构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096990.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供热构件,其固设于发动机气缸盖上,且在该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以对发动机气缸盖冷却的本体水套,该集成式供热构件包括本体,并在该本体上构造有与本体水套的最高点相连通的腔体,此外,该集成式供热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热交换装置的供热部,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以向外排出气体的导气装置的排气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供热构件通过将与车辆空调的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的接口以及与导气装置相连接的接口均集成在该集成式供热构件上,可以简化发动机气缸盖上管路的布置,并可提高管路连接的可靠性,还有利于发动机的美观。

    集成式供热构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96990.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供热构件,其固设于发动机气缸盖上,且在该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以对发动机气缸盖冷却的本体水套,该集成式供热构件包括本体,并在该本体上构造有与本体水套的最高点相连通的腔体,此外,该集成式供热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热交换装置的供热部,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以向外排出气体的导气装置的排气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供热构件通过将与车辆空调的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的接口以及与导气装置相连接的接口均集成在该集成式供热构件上,可以简化发动机气缸盖上管路的布置,并可提高管路连接的可靠性,还有利于发动机的美观。

    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溢气结构和发动机气缸盖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9557090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172253.5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溢气结构和发动机气缸盖以及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溢气结构布置于承装该发动机的车辆上,且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集成有排气歧管,并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以对发动机气缸盖冷却的本体水套,以及对排气歧管冷却的歧管水套,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溢气结构包括以分别使本体水套内气体排出的第一排气通路以及使歧管水套内的气体排出的第二排气通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溢气结构,可较好的将本体水套和歧管水套内的气体排出,避免因气体于水套内堆积而造成发动机气缸盖气蚀或出现裂纹,使得发动机气缸盖具有较为可靠的性能。

    具有排气门导管的气缸盖及发动机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2615060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0508774.6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气门导管的气缸盖及发动机和车辆,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排气门导管的气缸盖包括构造有排气道的缸盖本体,且所述缸盖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气道连通的排气门安装孔,并于所述排气门安装孔内设有以承装排气门的排气门导管,且所述排气门导管的长度大于42mm,所述排气门导管的长度与所述排气门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不小于0.4,并相邻于所述排气门导管,于所述排气门导管至少一侧的所述缸盖本体内部设有缸盖冷却水套。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结构可减小排气门导管受到的因排气门倾角所产生的侧向力,并能够更好地将排气门传递给排气门导管的热量散发出去,而可降低排气门导管的表面温度,以提升排气门导管的耐磨性。

    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210289946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864630.1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气缸盖,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构造于发动机气缸盖上,且于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喉口部,该喉口部与发动机进气道靠近气缸盖燃烧室的一端串接设置,并在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进气门,发动机进气道长度方向各最低点间的连线具有与喉口部相接的末段线,且该末段线被配置为向发动机进气道轴线一侧弯曲;且末段线和喉口部的交点与进气门轴线之间的距离,和进气门的门盘部底端直径的比值在0.2~0.4之间,且末段线和喉口部的交点与喉口部底面之间的距离在1.5~5mm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道可使发动机燃烧室内具有较高的滚流强度,而可使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一种柴油机进气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050941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578549.3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进气结构,属于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缸盖、螺旋进气道和切向进气道。缸盖设有第一气门座圈和第二气门座圈,第一气门座圈上部连接有第一气门导管,第二气门座圈上部连接有第二气门导管;螺旋进气道通过第一气门座圈连通缸盖;切向进气道通过第二气门座圈连通缸盖,切向进气道自远离第二气门座圈向靠近第二气门座圈的方向,内轮廓的横截面逐渐递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使用上述一种柴油机进气结构的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柴油机进气结构,在不采用两级增压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的要求,无需增加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满足了车辆轻量化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