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冷凝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80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826421.X

    申请日:2014-12-26

    Inventor: 陈立 姚军平 宋帅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扁管、气液分离器、控制箱和驱动装置。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具有多个第一腔室,第二集流管的内腔具有多个第二腔室;气液分离器的内腔分别与多个第二腔室连通;控制箱内具有控制腔,控制腔内设有将控制腔分隔成第一控制子腔和第二控制子腔的调节件,调节件可移动地设在控制腔内以调节与第一控制子腔连通的第一腔室的数量;驱动装置与调节件相连以驱动调节件移动。应用该冷凝器可以使得制冷剂的过冷度可调。

    车辆及其冷凝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8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26421.X

    申请日:2014-12-26

    Inventor: 陈立 姚军平 宋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233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扁管、气液分离器、控制箱和驱动装置。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具有多个第一腔室,第二集流管的内腔具有多个第二腔室;气液分离器的内腔分别与多个第二腔室连通;控制箱内具有控制腔,控制腔内设有将控制腔分隔成第一控制子腔和第二控制子腔的调节件,调节件可移动地设在控制腔内以调节与第一控制子腔连通的第一腔室的数量;驱动装置与调节件相连以驱动调节件移动。应用该冷凝器可以使得制冷剂的过冷度可调。

    蒸发器和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8727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44399.8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蒸发器和车辆,所述蒸发器包括上液室,所述上液室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入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出口;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包括层叠布置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下液室,所述下液室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端的连通腔室;所述第一换热部包括第一低温区和第一高温区,所述第二换热部包括第二低温区和第二高温区,所述第一低温区与所述第二高温区对准,所述第一高温区与所述第二低温区对准。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的热交换部的表面温度趋于平均、稳定,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蒸发器和车辆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8727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11044399.8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蒸发器和车辆,所述蒸发器包括上液室,所述上液室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入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出口;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包括层叠布置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下液室,所述下液室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端的连通腔室;所述第一换热部包括第一低温区和第一高温区,所述第二换热部包括第二低温区和第二高温区,所述第一低温区与所述第二高温区对准,所述第一高温区与所述第二低温区对准。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的热交换部的表面温度趋于平均、稳定,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18106.5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可以包括:散热器与换热器组成的采暖水回路;压缩机、水冷冷凝器以及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相连形成的制冷剂回路;暖风模块与所述水冷冷凝器形成的供暖水回路;当给所述车辆供暖时,所述压缩机用于使所述制冷剂管路中的制冷剂在所述水冷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循环,所述制冷剂在所述水冷冷凝器放出热量,并在所述换热器吸收热量;所述制冷剂在所述水冷冷凝器放出的热量通过水传递至所述暖风模块,并通过所述暖风模块提供给所述车辆供暖。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空调系统,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室外换热器表面容易结霜的问题,还可以更大的利用环境热量,更加节能环保。

    一种空调自清洗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08428929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1125081.8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自清洗系统及车辆,所述空调自清洗系统具体包括:控制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洗涤装置和抑菌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相对,用于对流经所述蒸发器后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得到空气质量结果;所述洗涤装置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侧相对,用于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洗涤处理;所述抑菌装置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侧相对,用于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抑菌处理;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洗涤装置、所述抑菌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自清洗系统可以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得到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分别控制所述洗涤装置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洗涤处理,控制所述抑菌装置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抑菌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蓄冷盒及蒸发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25909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473494.9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冷盒及蒸发器,本实用新型的蓄冷盒包括扁平状的盒体,于盒体上构造有可由密封堵头封堵的蓄冷剂加注口;沿盒体的厚度方向,于盒体的两相对侧端面上成型有凹入部,该凹入部具体包括沿盒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呈“八”字形的内凹筋。本蓄冷盒通过设置内凹筋,可增加蓄冷盒的容积及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而将内凹筋构造为“八”字形,可便于蓄冷盒表面上的冷凝水排出,由此可避免冷凝水无法排出而在蓄冷盒表面结霜,而影响蓄冷效果;此外,本蓄冷盒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内翅,从而使得本蓄冷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5130862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68915.1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以提高对发动机进行散热时的效率。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具有主风道的风道壳体,沿空气在主风道内的流动方向,主风道的上游依次设置有鼓风机和蒸发器,主风道的中游包括冷风道和暖风道,冷风道和暖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调温门,暖风道内设有暖风芯体,暖风芯体的进液口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出液口与发动机的冷却液进口连通,暖风道的出口设置有第二调温门,风道壳体上与暖风道对应的区域开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位于暖风芯体与所述第二调温门之间,排风口设置有可封盖排风口的排气风门。空气流经暖风芯体后由排风口排出,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液,提高对发动机进行散热时的效率。

    一种手动控制器旋钮防错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2735889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310310.X

    申请日:2012-06-29

    Inventor: 宋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控制器旋钮防错机构,包括控制器本体、齿轮一和齿轮二,控制器本体卡接齿轮一和齿轮二,齿轮一与齿轮二内啮合配合,齿轮一正面设有凸起,齿轮二的齿牙上设有与上述凸起配合的缺口,齿轮一和齿轮二中间设有压块,压块正面左侧设有通孔,右侧设有卡槽,压块上表面设有圆弧面一,压块下表面设有圆弧面二,压块背面中间设有U型槽,控制器本体上表面左侧设有螺钉孔,右侧设有卡勾,压块通过螺钉连接及卡合固定于控制器本体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增加了控制器齿轮的定位,保证齿轮装配唯一性和有效性;有效控制结构配合的间隙,大大降低控制器齿轮受力发生偏移错位风险,提升产品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