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0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6387.9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完全热机耦合的制动界面磨损和疲劳裂纹预测方法,包括:S1、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总分析时间离散成多个时间段;S2、启动有限元分析,计算界面节点接触压力以及节点的滑移率;S3、进行瞬态热机耦合分析;S4、计算节点磨损深度和磨损方向,利用ALE技术更新网格信息;S5、判断界面接触状态是否稳定收敛;S6、结束分析,卸载制动载荷,获取制动盘残余应力;S7、在残余应力最大处预置裂纹,对裂纹的扩展行为进行模拟,计算应力强度因子以及制动盘疲劳寿命。本发明可以模拟接触应力、温度以及磨损等摩擦学行为,并以热机耦合过程之后的残余应力为载荷输入实现制动盘疲劳寿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20043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6375.8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02 , G01N3/32 , G01N3/06 , G01N3/56 , G01N3/00 , G01D21/02 , B32B9/04 , B32B15/02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高温运动机构的往复式超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台,包括试验台基座、支撑单元、往复运动单元、高温腔体单元、加载单元和高温箱移动单元。其中,支撑单元和往复运动单元固定安装在试验台基座上,高温腔体单元则通过支撑单元设置于往复运动单元上;加载单元通过支撑单元设置在高温腔体单元的正上方;高温箱移动单元一端固定在试验台基座上,另一端与高温腔体单元顶部连接。本发明通过莫来石纤维、含锆纤维和硅酸铝纤维组成的高温腔体单元设计,满足≥1000℃超高温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需求,从而实现高温运动机构摩擦学性能分析与评估,为适应超高温条件的机构摩擦副材料设计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20043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5330.9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尺寸列车坡道制动模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T型槽板台、从动轮齿轮座、蜗轮蜗杆调控装置、从动轮、踏面制动加载装置、车轮、加载轴承支架和驱动控制柜。T型槽板台上设置有多个T型槽,两个从动轮齿轮座、两个踏面制动加载装置以及两个加载轴承支架固定在T型槽中。从动轮齿轮座上设置有弧形啮合齿,两个从动轮通过从动轮轴连接,从动轮轴两端与弧形啮合齿相互啮合。蜗轮蜗杆调控装置设置在从动轮轴上;两个加载轴承支架之间设置有车轴,车轴两端设置有车轮,车轮下侧与从动轮上侧接触,驱动控制柜与车轴连接。本发明能精准模拟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类坡度坡道制动场景,所获实验数据更贴合实际运营,为制动系统准确评估与深度优化筑牢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9602.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排放颗粒收集与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摩擦制动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试验台基座、制动模拟系统、氛围腔体、排放回路、颗粒过滤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试验台基座上设置有制动模拟系统和氛围腔体,氛围腔体与颗粒过滤系统通过排放回路相连;制动模拟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摩擦制动模块,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装置和摩擦制动模块相连,摩擦制动模块为盘式或踏面制动模块,传动装置和摩擦制动模块设置在氛围腔体内。本发明旨在为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环境友好型摩擦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通过高效、实时地收集和检测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颗粒,从而深入研究摩擦副的磨损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92608.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轮轨蠕滑作用的列车盘型制动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试验台基座、固定门架、轨道模拟系统、轴重系统、盘形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固定门架固定设置在试验台基座上,轴重系统通过固定门架固定设置在试验台基座上方,盘形制动系统固定设置在轴重系统上,轨道模拟系统安装在试验台基座上,并与轴重系统滚动接触。本发明能够实现轮轨蠕滑下盘型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分析,以及对多个制动盘同时制动时的动态响应。从而深入探讨盘型制动系统在轮轨蠕滑条件下的制动特性,以及制动系统与轮轨之间的复杂耦合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9930.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D55/226 , F16D65/092 , F16D6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高效急停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结构、夹钳结构和闸片结构;制动盘结构包括沉头台和相对设置在所述沉头台上的上盘体、下盘体,上盘体、下盘体之间设有散热筋,外盘面上开设有气流槽,内盘面上开设有环形气流槽和弧形气流槽、连通槽,上盘体的外壁上设有气流口;闸片结构包括环形闸片受力板、固定螺栓和环形闸片装夹板,环形闸片装夹板上设有闸片,环形闸片受力板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固定在所述环形闸片装夹板的外侧面上。本发明从制动盘体结构、闸片结构、夹钳结构等三个方面对制动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本发明旨在解决在突发情况下,需要在最短距离或时间内实现刹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79446.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D65/12 , F16D65/847 , F16D65/02 , F16D65/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气流引导结构的高效散热列车制动盘,包括法兰以及套设在所述法兰上的上制动盘体和下制动盘体,所述上制动盘体与所述下制动盘体之间设有散热筋;所述上制动盘体与所述下制动盘体的外表面相同,且所述上制动盘体与所述下制动盘体的外表面的截面为非矩形的气流引导结构一。本发明能够引导气体在制动盘表面的流向,加速制动盘表面摩擦热的耗散,减缓制动盘热应力的累积,降低裂纹萌生和扩展的速率;为列车制动盘散热结构设计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21467.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D65/02 , F16D65/092 , F16D69/04 , F16D6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列车制动闸片摩擦块织构结构、加工方法及测试装置,属于闸片摩擦块技术领域,以解决高速列车制动出现的粘滑振动现象时,现有技术通过整体改变摩擦块形状、材料、安装方向或是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等方式抑制粘滑振动往往需要大量试验和调试以及难以广泛推广的问题;其中,所述的闸片摩擦块表面设计有不同织构纹理;本发明所采用的基于摩擦块表面织构设计以抑制列车制动系统粘滑振动现象,是一种从源头上主动抑制粘滑振动的方法,无需对制动系统的结构进行改造或增减,因此不增加列车的运维成本且更容易实现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60885.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制动粘滑试验模拟装置,属于摩擦制动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模拟装置没有隔振措施,无法准确采集摩擦界面的振动、噪声信号,无法模拟列车制动过程中发生的粘滑振动现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制动粘滑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包括试验台基座,试验台基座上设置有制动盘和制动卡钳装置,制动盘连接有用于驱动制动盘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柜,制动卡钳装置用于安装试验样品,并驱动试验样品与制动盘接触或断开,制动卡钳装置沿制动盘径向安装。本发明装置能够更加准确地采集到摩擦界面的粘滑振动噪声信号,从而能够精准揭示界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因素,使得试验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和具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0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92311.4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多模式联动制动系统及其制动优化方法,属于摩擦制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多模式联动制动系统及其制动优化方法,包括设置在列车轮对两侧的踏面制动单元和轮盘制动单元以及车轴中心对称位置安装的两个轴盘制动单元。采用了一轴对称双盘的形式对轴盘制动单元进行布置。同时将踏面制动单元设置在轴盘制动缸一侧,将轮盘制动单元设置在踏面制动单元的对侧,并且将轮轨增摩机构融入踏面制动机构,使得空间互补,最大化的利用空间。本发明通过结合踏面制动、轮盘制动和轴盘制动等多种技术,并辅以智能控制单元,使得制动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自适应调整制动力,实现高速列车在复杂和紧急条件下的高效制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