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8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1019.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侯少林 , 于腾 , 杨玉军 , 韩斌 , 马鹏宇 , 杨亮 , 丑英玉 , 齐超 , 王骁楠 , 姚腾儒 , 朱洪涛 , 张连嵩 , 侯志文 , 谷强 , 刘宁 , 徐连营 , 孟天宇 , 李硕 , 刘春宇 , 彭金阳 , 徐晓慧 , 周祁 , 王宇 , 刘宇
IPC: B21C37/04 , B21C1/00 , B21B1/02 , B21J5/00 , B21B45/00 , B21B45/02 , C22F1/10 , C22C1/02 , C22C1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GH4169合金冷拔材生产效率的制造方法,通过优化热轧开坯过程的工艺,以取消冷拔坯料固溶环节的瓶颈工序。具体热轧开坯工艺:Φ120mm中间坯料加热到1100℃保温2h~3h后,采用500型号可逆式轧机分4火次轧制成30mm~50mm方钢坯,每火次回炉再烧温度1100℃,再烧保温时间1h~2h;方钢坯加热到1150℃保温0.5h~1h;采用200型号轧机一火次轧制成Φ10mm~Φ30mm圆钢坯料,轧后棒料表面温度在980℃~1050℃区间,轧后风机强制风冷。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①热轧开坯后的钢坯心部到边缘的晶粒细小均匀;②轧后快速风冷降低钢坯硬度;③,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00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27942.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侯志文 , 于腾 , 杨玉军 , 杨亮 , 丑英玉 , 齐超 , 侯少林 , 马鹏宇 , 陆彪 , 卜河 , 王骁楠 , 李连鹏 , 徐连营 , 毕煜 , 刘宁 , 孟天宇 , 张洋洋 , 王梓扬 , 王宇 , 庞东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H738合金棒材大变形量半连续高效轧制装置及工艺,通过优化半连续轧制过程加热和变形工艺来同时满足晶粒度和持久性能要求。采用大变形量半连续高效轧制装置,及相应工艺:大变形量轧制50%~80%;轧制过程中途补充热量,提高坯料温度;提高终轧温度;轧后的坯料用感应线圈加热快速升温,进行热矫直。本发明的有益处:⑴采用大变形量+中途用加热炉进行补热的方式,满足标准对晶粒度要求3级~6级;⑵轧后的坯料用感应线圈加热快速升温,进行热矫直,提高棒料的圆度和尺寸;进行标准热处理后不会因矫直产生表面应力层而产生粗晶环。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7952.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0 , C21D1/32 , C21D6/00 , C21D8/00 , C23C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锌系表面磷化用于铁路轴承滚动体用GCr15冷拔材新工艺,解决传统锰系磷化液成本高;磷化反应温度高、生产难度较大等问题。本锌系表面磷化技术方案:表面磷化处理前,对成品钢材进行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不大于2.0um;采用锌系磷化工艺,锌系磷化液并配合加入硝酸盐类促进剂;锌系磷化剂:8%~10%、水:90%~92%。磷化槽内总酸度为20pt~40pt,游离酸度2pt~5pt,促进剂2pt~5pt;反应过程温度控制在60℃~70℃;磷化时,多次反复上下移动整捆钢材,静止时,触底散开;磷化后,浸入热水、迅速风干。本发明的优点:显著降低磷化过程温度,降低生产难度、降低能源消耗与成本、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7191661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3103236.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桂江 , 孙大利 , 李涛 , 刘振天 , 韩斌 , 王哲 , 谷强 , 王建辉 , 牛伟 , 韩凤军 , 杨勇峰 , 安杰 , 马鹏宇 , 魏仁杰 , 冯长伟 , 张勇 , 贺立波 , 包文全 , 康湉 , 王学惠
IPC: B21B3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宽度功能出口导向槽,目的是解决有效导出棒材。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导向槽的两块带喇叭口侧立导板⑴对称侧立,通过四个高强度螺栓⑶、四支弹簧⑵与两块固定立板⑷相连,固定立板及底座⑷焊接在两块辊道盖板⑺上,两辊道盖板⑺中两组辊道电机⑸安装变速电驱两个辊道辊子⑹;高强度螺栓⑶预调整两块侧立导板⑴间距至比棒材直径大5mm,两块侧立导板⑴间距可以达到Φ70mm~Φ25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维修;能够自动适应棒材出口尺寸,便于操作,节省更换时间;能够减少棒材表面划伤缺陷,提高棒材平直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