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合电推进发动机的flade叶轮盘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15506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290272.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合电推进发动机的flade叶轮盘构型,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flade叶轮盘,结构包括:从内环到外环的内叶轮、双侧轮毂发电机、双侧转差式电磁离合器、无线电能传输激励器和flade风扇,所述内叶轮和flade风扇靠双侧转差式电磁离合器和无轮毂双自由度传动装置连接,实现传动比的无级调节,所述轮毂发电机和转差式电磁离合器共用一块两磁极垂直的永磁铁,所述转差式电磁离合器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激励器供电。本发明创造了一种无轮毂双自由度的内外环传动装置,并通过调节无线传输电能,可实现外涵风扇转速的无级控制,并利用内叶轮带转发电机作为电功率输出,实现了发动机在叶轮风扇和叶轮发电模式下的稳定工作和连续平稳过渡。

    一种基于轴孔进气的行星齿轮减速传动轴扇发动机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168570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96848.9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轴孔进气的行星齿轮减速传动轴扇发动机构型,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发动机构型包括:分流进气道(4)、功率输出轴(3)、内涵增压叶轮盘(5)、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模式转换机构、动力涡轮、风扇(1)、核心机和可调面积尾喷管,所述功率输出轴(3)包含轴通孔锥齿输出轴(31),通过轴通孔锥齿输出轴(31)的轴孔进气持续维持涡轴和涡扇两模式的内涵增压能力,动力涡轮驱动的内涵增压叶轮盘(5)带转太阳轮(21)旋转,分别高效减速驱动与外齿圈(23)固连的风扇,以及与行星架(24)固连的轴通孔锥齿输出轴,并进行主动模式转换。本发明基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模式转换机构和轴孔进气,实现了单模式最大能力的高效减速传动,以及两模式的连续平稳转换。

    一种面向轴扇动力的倾转-折叠-变距自锁旋翼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8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97162.1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轴扇动力的倾转‑折叠‑变距自锁旋翼及方法,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旋翼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轴(31)、倾转机构(5)、倾转驱动马达(4)、旋翼折叠电磁开关(6)、液压变距系统(7)、蜗轮蜗杆自锁机构(8)、旋翼(9),所述第一驱动轴(31)通过锥齿轮带转旋翼(9),所述倾转驱动马达(4)控制旋翼倾转,所述旋翼折叠电磁开关(6)利用导电铜芯(63)输电,所述蜗轮蜗杆自锁机构(8)由导线(81)输电到折叠电机(82),驱动蜗杆(83)带动蜗轮(84)旋转,进而折叠和蜗轮(84)固连的旋翼折叠部(92),所述蜗杆(83)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本发明利用电磁开关进行旋翼的折叠安全位置的低速锁定和蜗轮蜗杆自锁机构(8)的输电,并利用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能力锁定旋翼位置。

    一种行星齿轮式动力组件的滑油润滑冷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1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73890.4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式动力组件的滑油润滑冷却装置及方法,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包括:滑油润滑箱(6)、第一封严篦齿(91)、第二封严篦齿(92)、第三封严篦齿(93)、进油管、出油管、行星传动机构和辅助电机,所述滑油润滑箱(6)利用多个封严篦齿形成轴承‑齿轮‑辅助电机共腔结构,润滑油进入进油管后分三路通过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分别润滑冷却轴承、辅助电机和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所述滑油润滑箱(6)前端的腔壁和进口气流进行对流换热。本发明采用轴承‑齿轮‑辅助电机共腔结构,以及构造多路的滑油润滑油的润滑和冷却路径,利用篦齿密封双旋转件的环腔,解决了传动过程中的滑油润滑冷却问题,提高了传动机构的效率及耐久性。

    基于音轮的涡桨发动机桨距-相角-转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542906.8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音轮的涡桨发动机桨距‑相角‑转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航空涡桨发动机控制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测量装置包括:音轮(6)、磁感探头(7)和信号处理模块(9),所述音轮(6)耦接到螺旋桨上,所述磁感探头(7)能响应所述音轮(6)上的多个常规齿(1)、第一标记齿(2)和第二标记齿(3)的通过而产生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9)能基于信号脉冲的特定延迟、特定时间和预期延迟,来分别确定螺旋桨的桨距、相角和转速。通过采用质量和常规齿(1)相等的人字形标记齿,即可以测量桨距,又可以作为相角的参考位置,而且两个对称齿具有磁电探测信号互补修正和减少不平衡度的作用,克服了随机的相角参考位置和振动噪声对测量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灵敏度和工作稳定性。

    一种基于泰勒展开的多维插值及其维间点取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9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426534.5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泰勒展开的多维插值及其维间点取值方法,属于离散数学应用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插值方法,插值表存储法和插值表维间取值方法,所述的插值方法以多元泰勒展开为载体,所述的插值表存储法是指通过一个二维区间数组和一维值域数组进行数据存储,所述的二维区间数组只存储各维间的独立的维间点值,所述的插值表维间取值方法采用的是通过对目标函数的量纲分析来求解各维自变量的阶次,依据阶次选择最少的维间点的个数。本发明基于一阶多元泰勒展开降低了计算量,并通过二维区间数组降低了数据存储空间和数据调用算法的复杂性,还利用量纲分析出各维变量的阶次,以便在不破坏变化规律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维间点个数。

    一种基于双杆钝角球关节和导杆的涵道调节机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3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65759.4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杆钝角球关节和导杆的涵道调节机构及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后涵道引射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涵道调节机构,包括:涡轮内机匣(1)、中介机匣(2)、从动密封片(3)、主动片(4)、滑块(5)、双杆钝角球关节(6)、液压连杆(7)、作动环(8)、液压作动筒(9)、冲压流道外机匣(10),所述双杆钝角球关节(6)密封安装在冲压流道外机匣(10)的斜面上,所述双杆钝角球关节(6)一端铰接滑块(5)并安装在主动片(4)的滑轨上,另一端通过液压连杆(7)和作动环(8)由液压作动筒(9)驱动。本发明利用双杆钝角球关节的球面实现密封,借助冲压圆弧面的斜面充分利用双杆钝角球关节的大摆动角,实现引射器从全开到关闭的无级调节,利用连杆拉力抵消部分或全部气动力,力效较大。

    螺旋桨桨距-相角-转速测控试验台及其音轮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1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554510.3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桨桨距‑相角‑转速测控试验台及其音轮设计方法,属于航空涡桨发动机控制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测控试验台包括:音轮、磁感探头、旋转变距机构、信号调理模块、下位机、上位机、驱动器和电源。所述音轮耦接到旋转变距机构上,并构造用于实现音轮的旋转和轴向变距。磁感探头能响应所述音轮的通过而产生特定的信号。所述下位机能分析信号调理模块调理后的方波边沿和上位机指令,从而实现桨距‑相角‑转速的测量和音轮控制。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及旋转变距机构实现了桨距‑相角‑转速传感器的信号测量和音轮‑螺旋桨的旋转变桨距控制,对真实复杂的涡桨发动机的螺旋桨三参数一体化测量传感器的安装及测量精度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Flade风扇的行星齿轮式减速传动轴扇发动机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16816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6983.3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lade风扇的行星齿轮式减速传动轴扇发动机构型,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发动机构型包括:涡轴叶轮(5)、内涵导叶(6)、Flade风扇(7)、功率输出轴(1)、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模式转换机构、动力涡轮、核心机,所述Flade风扇包括涡扇叶轮和涡扇叶轮上的风扇,通过内涵导叶与涡轴/涡扇叶轮的巧妙配合持续维持涡轴和涡扇两模式的内涵流道的增压能力,动力涡轮驱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上的太阳轮(25),分别减速驱动与外齿圈(22)固连的Flade风扇,和与行星架(26)固连的功率输出轴,所述模式转换机构包括辅助电机(4)和电磁离合器(3)。本发明基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模式转换机构和内涵流道,实现了单模式最大能力的减速高效传动,以及两模式的连续平稳转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