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4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73789.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8/2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轴扇变循环发动机的部件级建模与部件特性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具有双牛顿‑拉弗森求解器的轴扇变循环发动机部件级模型程序框架,可分别求解涡扇模式和涡轴模式的模型,其中外涵风扇以轴功率负载的形式从低压轴提取功率;2)涡扇模式部件特性匹配:将各叶轮机械部件特性数据导入模型程序框架,基于所需的涡扇模式各部件设计点特性参数,完成涡扇模式部件特性匹配;3)涡轴模式部件特性匹配:借助完成涡扇模式部件特性匹配的模型,计算出涡扇模式地面最大工况点,基于该点完成涡轴模式部件特性匹配;本发明解决了部件特性难以在双模式下同时匹配的问题,实现了轴扇变循环发动机双模式一体化建模,并为开展轴扇变循环发动机总体设计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11751.9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压叶轮盘驱动的行星齿轮式动力组件及方法,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组件包括:动力涡轮驱动轴、内涵增压叶轮盘(4)、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风扇(1)、功率输出轴(3)、模式转换机构,所述模式转换机构包括辅助电机(5)和电磁离合器(8),风扇(1)与行星架固连(24),功率输出轴(3)由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圈(23)驱动,控制方法兼顾了涡轴恒速调总距和涡扇变转速的控制特点。本发明基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和模式转换机构,实现了风扇推进或轴功率输出的单模式最大能力驱动,和主动控制下的模式间的连续平稳转换,解决了负载突变问题,以及具有模式转换机构断电的经济巡航优势,并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解决了涡轴和涡扇模式之间的控制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511505.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锁钢球弹簧扣的多档位电磁离合器及方法,属于电磁离合器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运动件(1)、铁芯(2)、线圈(3)、弹簧(4)、导杆(5)、自锁弹簧(6)、自锁钢球(7)、第二运动件(8),所述导杆(5)上设有多个槽位和衔铁凸环(54)并套在铁芯(2)内,衔铁凸环(54)和铁芯(2)的端部连接有多个弹簧(4),所述铁芯(2)内设有弹簧槽(21),用于放置自锁弹簧(6)和自锁钢球(7),基于挡位电流大小的确定方法、最大离槽突变摩擦力的标定方法和控制方法,设计性能优越且满足要求的多档位电磁离合器。本发明利用自锁钢球在跨越导杆(5)上多个槽位时的离槽突变摩擦力,实现不同控制电流下电磁离合器多档位的快速稳定换档,以及强颠簸环境下的单挡位的稳定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511601.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混合电推进的斜齿气动传动装置及方法,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传动装置,包括:从内环到外环的内叶轮(2)、双侧轮毂盘式发电机、气路阻断作动筒(7)、阻流环板(8)、内轮斜齿(9)、外轮齿(10)和外涵风扇(12),所述内轮斜齿(9)套在内叶轮(2)叶冠上,所述外轮齿(10)和内轮斜齿(9)存在径向间隙,所述径向间隙允许气路阻断作动筒(7)上的环形薄圆环(7‑2)可轴向移动,以连续控制从内轮斜齿(9)到外轮齿(10)的气流通断,所述外涵风扇(12)安装在外轮齿(10)上,实现风扇推进功能。本发明创造一种斜齿气动传动装置,通过控制环形薄圆环(7‑2)的位移,实现外涵风扇的无级传动,并利用内轮斜齿(9)的斜面产生轴向气源,冷却发电机,以及提供气动传动的稳定压力和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401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573599.7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P5/74 , H02P27/08 , H02P29/024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轴扇发动机模式转换的环形分布式辅助电机组并网驱动/制动装置及方法,属于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包括:沿环形分布的多个辅助电机、与辅助电机数量匹配的一体化调压整流逆变器、直流母线,所述一体化调压整流逆变器由上位机的指令信号控制,发出驱动电流,从而使所述辅助电机以一定的力矩、转速运动,所述沿环形分布的多个辅助电机,各自产生的三相交流电分别连接到所述一体化调压整流逆变器,形成稳定具有一定电压的直流电,接入直流母线。本发明实现了环形分布的多台辅助电机并网驱动/制动,解决了多台辅助电机并网工作时的电能抵消问题,以最大能力实现了多台辅助电机的并网驱动/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73890.4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式动力组件的滑油润滑冷却装置及方法,属于飞行器动力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包括:滑油润滑箱(6)、第一封严篦齿(91)、第二封严篦齿(92)、第三封严篦齿(93)、进油管、出油管、行星传动机构和辅助电机,所述滑油润滑箱(6)利用多个封严篦齿形成轴承‑齿轮‑辅助电机共腔结构,润滑油进入进油管后分三路通过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分别润滑冷却轴承、辅助电机和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所述滑油润滑箱(6)前端的腔壁和进口气流进行对流换热。本发明采用轴承‑齿轮‑辅助电机共腔结构,以及构造多路的滑油润滑油的润滑和冷却路径,利用篦齿密封双旋转件的环腔,解决了传动过程中的滑油润滑冷却问题,提高了传动机构的效率及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511658.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02K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轴扇发动机的二元收敛型联动尾喷管及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喷管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尾喷管包括:圆转方段(1)、上挡板(2)、上摆杆(3)、上连杆(4)、收敛段(5)、驱动马达(6)、角度传感器(7)、驱动盘(8)、下摆杆(10)、下连杆(9)和下挡板(11),所述圆转方段(1)后接收敛段(2),所述驱动盘(8)上设有曲柄(81),所述曲柄(81)设有共线铰点,两铰点分别通过上连杆(4)和下连杆(9)与上摆杆(3)和下摆杆(10)连接,构成单驱动的联动双曲柄双摆杆机构,基于摆杆的解析解进行喷口面积的闭环控制,基于力学分析选取马达功率。本发明利用双曲柄双摆杆机构,实现了单驱动力的尾喷管面积连续控制,基于喷口面积控制方法和驱动马达(6)功率选取方法,设计性能优越且满足要求的尾喷管。
-
公开(公告)号:CN116015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52934.9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K16/04 , H02K21/24 , H02K1/2796 , H02K1/16 , F02C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轮盘驱动的双侧轮缘盘式发电机,属于发电机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盘式发电机,结构包括:第一侧硅钢片铁芯(1),第一侧线圈(2)、永磁铁(3)、第二侧线圈(4)、第二侧硅钢片铁芯(5)、叶轮盘(6),所述第一和第二侧硅钢片铁芯由多圈环状硅钢片径向叠压形成,所述硅钢片铁芯上生长成多个轴向柱状铁芯(12)用于绕制第一和第二侧线圈,构成双侧定子,所述叶轮盘(6)轮缘处安装有多个永磁铁,构成中间转子,每两个相邻永磁铁及其相邻的四个轴向圆柱以及两侧硅钢片铁芯端环都能构成封闭的磁路。本发明适用于内流道叶轮盘驱动双侧轮缘盘式发电机,利用环状硅钢片消除电涡流损耗,新构型实现了磁感线的封闭回路,从而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和功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