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定子无槽铁心轴向磁场永磁电机与飞轮一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019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1228822.X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无槽铁心轴向磁场永磁电机与飞轮一体化装置,采用中间转子两边定子结构,中间转子内侧为电机转子部分,由具有双边聚磁能力的永磁体阵列构成;中间转子外侧为飞轮部分,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质量和惯性大,外缘采用碳纤维材料加固。定子部分去除了传统齿槽铁心,仅留下具有导磁能力的背轭部分,定子绕组采用高性能灌封胶进行填充,与背轭紧紧粘接为一体。电机立式安装,上下采用两个锥面被动磁轴承,可实现无接触悬浮转子,实现真空运行。本发明具有重量轻、铁心损耗低、无齿槽转矩、电感小、动态性能好、效率高、自耗散率低、过载能力强和自调节悬浮气隙等优点。

    一种绕组组合式交直流起动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88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620726.4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绕组组合式交直流起动发电系统,涉及交直流混合供电领域,该绕组组合式交直流起动发电系统中的双绕组感应电机包括两套定子绕组,直流绕组为开绕组形式,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发电驱动单元以连接直流端口,交流绕组通过断路器连接三相交流端口。该系统实现了交直流集成多电气端口起动发电的功能,改善了微电网及多电飞机中供电形式单一、供电系统复杂的缺点,能够同时满足起动发电一体化和交直流混合并网,且直流端口和交流端口都可以带负载或并入电网,满足飞机及微电网中交直流混合供电以及负载多样化的需求。

    一种绕组组合式交直流起动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88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20726.4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绕组组合式交直流起动发电系统,涉及交直流混合供电领域,该绕组组合式交直流起动发电系统中的双绕组感应电机包括两套定子绕组,直流绕组为开绕组形式,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发电驱动单元以连接直流端口,交流绕组通过断路器连接三相交流端口。该系统实现了交直流集成多电气端口起动发电的功能,改善了微电网及多电飞机中供电形式单一、供电系统复杂的缺点,能够同时满足起动发电一体化和交直流混合并网,且直流端口和交流端口都可以带负载或并入电网,满足飞机及微电网中交直流混合供电以及负载多样化的需求。

    一种航空用的轮缘驱动式涵道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787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409166.9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用的轮缘驱动式涵道推进器,涉及航空电推进、轮缘电机和磁悬浮无轴承的技术领域,适用于电推进飞机及垂直起降飞行器。轮缘电机的结构包括:环状锥形定子磁芯,环状锥形转子磁芯,永磁体或者鼠笼导条(和电机类型相关),定子绕组,转子护套。本发明的涵道推进器结构设计采用了电机轮缘直驱的方案,改善了传统涵道结构中大功率电机因为体积大难以安装和影响涵道气动性能的问题,利用环状的锥形定转子结构,有效的解决了轮缘电机转子的支撑困难的问题,减少了转子结构和支撑结构的强度要求,也令空气轴承具有可实施性,大大减少了高速旋转时传统轴承产生的摩擦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880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271642.5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涉及感应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以五相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为对象,利用PI调节器控制其控制绕组侧与功率绕组侧母线电压,利用电压模型转子磁链计算得到转子磁链幅值与定向角,建立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电流预测模型,通过控制绕组电流与转子磁链幅值在电流预测模型中计算得到下一个控制周期控制绕组电流的预测值,以控制绕组电流的预测值跟上给定值为目标,计算得到所需的控制绕组电压,送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输出开关信号。该电流预测控制方法实现简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同时拥有较好的电流控制性能,使整个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提升。

    一种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8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71642.5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涉及感应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以五相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为对象,利用PI调节器控制其控制绕组侧与功率绕组侧母线电压,利用电压模型转子磁链计算得到转子磁链幅值与定向角,建立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电流预测模型,通过控制绕组电流与转子磁链幅值在电流预测模型中计算得到下一个控制周期控制绕组电流的预测值,以控制绕组电流的预测值跟上给定值为目标,计算得到所需的控制绕组电压,送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输出开关信号。该电流预测控制方法实现简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同时拥有较好的电流控制性能,使整个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提升。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环延时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258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344238.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环延时补偿方法,基于电机模型预测下一周期d‑q轴定子电流,将其作为PI调节器反馈值计算得到定子电压参考值。针对电机参数变化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本发明对上述预测模型做了进一步修正,当实际参数与电机参数标称值不一致时,模型中的误差电压项将起到修正电流预测值的效果。本发明无需改变硬件配置或增加额外逻辑器件,成本低、实现简单且易于拓展,削弱了数字延时对电流环调节速度的限制,加快了电流跟踪特性,即使在电机参数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较高的控制精度,适合于对动态跟踪要求以及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场合。

    一种用于三相异步电机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465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573135.X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相异步电机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电机数学模型预测电机状态,从而弥补数字控制器所产生的一拍滞后问题;然后将给定转矩与电机实际转矩之差经PI调节器输出定子磁链矢量在一个控制周期中的旋转角度,并结合给定定子磁链幅值生成参考定子磁链矢量,利用电机定子电压方程求解参考电压矢量;最后根据参考电压矢量相位角确定候选电压矢量,并计算其最优占空比,从而确定施加在电机绕组两端的等效电压矢量。本发明控制方法操作简单,计算量小,开关频率低,鲁棒性较好,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电机转矩脉动。

    电磁感应式供电的音圈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963908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581935.8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式供电的音圈电机,包括运动线圈、低频磁路组件以及高频感应供电组件;所述高频感应供电组件包括高频磁芯和高频供电线圈,运动线圈与高频供电线圈通过高频磁芯耦合,用于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所述低频磁路组件用于提供低频磁场,包括永磁体和带有凹槽的导磁体,永磁体贴于凹槽内壁一侧,与内壁另一侧之间构成气隙,运动线圈在气隙中运动。本发明去掉了音圈电机动子线圈的飞线,解决了传统动圈的飞线结构容易断路的问题,提高了音圈电机的可靠性,使音圈电机在频繁往复运动使用场合下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同时本发明也提高了毫米级别以上行程的音圈电机的往复频率。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环延时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2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44238.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电流环延时补偿方法,基于电机模型预测下一周期d-q轴定子电流,将其作为PI调节器反馈值计算得到定子电压参考值。针对电机参数变化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本发明对上述预测模型做了进一步修正,当实际参数与电机参数标称值不一致时,模型中的误差电压项将起到修正电流预测值的效果。本发明无需改变硬件配置或增加额外逻辑器件,成本低、实现简单且易于拓展,削弱了数字延时对电流环调节速度的限制,加快了电流跟踪特性,即使在电机参数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较高的控制精度,适合于对动态跟踪要求以及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