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42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32546.7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雪飞 , 赵勤坤 , 王怀东 , 翟国锐 , 陈富 , 王超 , 董楠 , 李晓明 , 关超 , 王宇超 , 陈旭坤 , 刘鑫博 , 王奔 , 王晶 , 何国娟 , 张海龙 , 熊鹰 , 娄方舒 , 崔宪伟 , 谢佳佳 , 范洪伟 , 陶然 , 赵洪涛 , 赵越 , 柴华 , 任天琦 , 王爽 , 袁德强 , 王野 , 高德健 , 张文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检测领域及地铁运营车车载式轨道检测系统,本检测系统不仅能够检测轨道几何参数,还能对列车运行状态和轮轨力相关参数进行测量。本系统包含两大部分:远端地面分析终端和车载轨检设备,车载轨检设备通过车载网络LTE与远端报表分析计算机建立网络连接,车载轨检设备生成的报表数据上传至远端报表分析计算机,远端报表分析计算机通过报表软件即可远程在线监测轨检数据。车载轨检设备根据检测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三个子系统: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加速度测量系统和轮轨力测量系统。本发明是一种运营车车载式的检测设备,无需跟车作业,在远端即可实现检测数据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处理,同时本检测系统检测参数更加全面、检测速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58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77686.8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非轮轨接触自导向列车用受充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面充电桩和车辆受电装置,所述的地面充电桩包括极性切换互锁模块、负载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电压检测模块、保护模块、控制模块、接触轨模块,所述的车辆受电装置包括受电弓模块、电池管理模块;本发明通过一台受电弓解决了直流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且可以不受车辆运行方向的限制,直流的正负极进行安全检测,自动进行匹配,同时,车辆储能装置与充电装置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充电桩可根据车载储能装置的电压、电流情况进行快速充电,满足车辆在终点站短时停留的充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78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33825.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隔离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的方法,当车辆发生紧急制动不可用或制动不缓解或紧急制动异常施加时,制动系统输出硬线制动故障信号给TCMS,TCMS反馈单车制动故障信号和故障数量给信号系统;当信号系统采集到硬线制动故障信号有效,信号系统施加紧急制动;如果故障数量为1,停车后信号系统转发OCC远程隔离指令,直接驱动BCU内部的远程隔离阀,隔离发生制动故障车辆的空气制动;如果故障数量大于等于2时,信号系统判定为制动重故障,信号系统施加紧急制动,向控制中心申请进入蠕动模式或者救援。本发明可以实现远程隔离空气制动,快速解决车辆不缓解故障,提高车辆的可用性,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1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32600.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雪飞 , 赵勤坤 , 王怀东 , 翟国锐 , 陈富 , 王超 , 董楠 , 李晓明 , 关超 , 王宇超 , 陈旭坤 , 刘鑫博 , 王奔 , 王晶 , 何国娟 , 张海龙 , 熊鹰 , 娄方舒 , 崔宪伟 , 谢佳佳 , 范洪伟 , 陶然 , 赵洪涛 , 赵越 , 柴华 , 任天琦 , 王爽 , 袁德强 , 王野 , 高德健 , 张文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光的轨道轮廓测量装置。该装置基于结构光的检测技术,辅助激光光源,通过4组结构光传感器对铁路轨道的表面轮廓进行照射及数据采集与实时处理。该装置依据三角测量法的工作原理,使用的是改进型的海森矩阵结构光中心像素坐标提取算法。结构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中的激光光源射出的线光源照射在轨道表面,然后反馈到传感器中的高速相机中,与此同时传感器进行实时计算可以精确测量出轨道表面轮廓几何形态。本发明测量装置使用方便,测量误差小,能够实时精准地测量轨道表面轮廓几何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06795.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极性受流受电弓,包括底座、摆臂,其特征在于:摆臂上设置两条独立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保护层的导线与接触轨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本发明受电弓设置两条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的导线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通过一台受电弓进行直流电源正负极的连接,解决了以往一台受电弓无法提供双极性同时供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04559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20206839.6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佳佳
IPC: H03K19/173 , B61C1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司机控制器惰行指令安全输出逻辑电路,司机室控制器内牵引指令采用常开触点输出,高电平有效,制动指令采用第一常闭触点输出,低电平有效,牵引指令输出的常开触点配置一对同步的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串联,利用牵引指令和制动指令的反逻辑输出可以保证司控器输出的惰行指令准确有效,提升ATO牵引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44712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892442.9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极性受流受电弓,包括底座、摆臂,其特征在于:摆臂上设置两条独立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保护层的导线与接触轨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本实用新型受电弓设置两条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的导线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通过一台受电弓进行直流电源正负极的连接,解决了以往一台受电弓无法提供双极性同时供电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