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量化高地板轻轨不锈钢车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928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5994.2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一种新型轻量化高地板轻轨不锈钢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主体材料采用轻型不锈钢钢板,与车钩、防爬器、转向架、铰接接口处采用高强度碳钢,端墙、侧墙、底架、车顶均采用梁柱结构,端墙、侧墙处蒙皮为不锈钢板,底架处蒙皮采用不锈钢波纹板与不锈钢板结合的结构,车顶处蒙皮采用不锈钢波纹板,端墙、侧墙、底架以及车顶的梁柱与本身所处位置的蒙皮通过点焊连接。本发明车体结构的枕梁与回转轴承连接,增大了车体与转向架相对转角,车辆通过小曲线能力变强,可满足25m小曲线通过要求,解决了以往车体结构与带回转轴承转向架装配复杂的问题,填补了轨道交通行业内的空白。

    一种虚拟轨道列车车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14114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978362.3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轨道列车车体结构,包括底架、侧墙、端墙、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轮区拱梁,所述轮区拱梁设置在低地板区骨架与一位端底架、二位端底架之间,形状是与车轮外轮廓匹配的拱形,所述侧墙钢骨架结构在车轮位置上侧设置轮区斜撑,所述每个车轮上侧的轮区斜撑之间设置横梁,所述侧墙钢骨架外侧固定外饰板,所述侧墙外饰板的车轮位置设有拱形开口,所述端墙包括左、右挡板、上侧横梁和墙板,所述上侧横梁两侧与侧墙固定连接,上侧与车顶铝型材固定连接,左、右挡板固定连接两侧侧墙,所述墙板固定连接在左、右挡板、上侧横梁外侧。悬架与车体间通过底架上的拱梁、过渡梁,将力连续传递至车体主结构,改善了力传导路径。

    一种新型铝型材无外漏明钉的窗帘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237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836531.X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一种新型铝型材无外漏明钉的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侧墙固定连接的滑道型材和与滑道型材连接的外部装饰型材,外部装饰型材罩在滑道型材外与滑道型材在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明钉无外漏,而且坚固可靠,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国内现有铁路客车木梁上部直接安装角型装饰罩的结构,开发了一种新型铝型材无外漏明钉的窗帘盒结构,通过外部装饰型材罩在滑道型材外与滑道型材在内部通过螺栓连接,以及外部装饰型材内设有加强腔结构,构思巧妙,实现明钉无外漏,而且结构坚固可靠,安装简单,并满足了泰国铁路客车美观和无木结构的要求。

    一种轨道车辆头车底架一体化结构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808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96615.4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00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头车底架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司机室底架与客室底架两部分,所述的司机室底架、客室底架均由内外蒙皮中间填充芯材的三明治结构构成;所述的底架内外蒙皮结构采用碳纤维预浸料连续铺层而成。所述的司机室底架、客室底架的内蒙皮除了作为底架一体化结构的一部分,还集成了传统金属车体中地板部件的功能要求,所述的司机室底架、客室底架的泡沫芯材除了作为底架一体化结构的一部分,还集成了传统金属车体中隔音材、防寒材部件的功能要求。本发明将司机室底架与客室底架集成为一体,并采用高温加压固化成型工艺,成型过程中结构变形量小,提高了车体底架结构的强度、刚度力学性能以及整体的加工精度。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结构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9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96406.X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8 B61D17/12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集侧墙与车顶两大部件为一体,车体采用内外碳纤维蒙皮中间填充纸蜂窝芯材的三明治结构形式;车体的内、外蒙皮包括车体侧墙与车顶的相交区域均为碳纤维预浸料连续铺层成型结构,并在碳纤维预浸料各铺层边缘处有搭接区域。本发明将车体结构中的侧墙、车顶两大部件集成在一起,提高了车体结构的整体尺寸精度、简化了车体结构装配工艺流程;有效地避免了传统金属车体中侧墙与车顶部件间的连接焊缝,消除了焊接热影响区及残余应力的影响,提高了车体结构的整体强度、刚度;能够有效的降低车体重量,较之传统的金属车体结构的减重效果明显,契合目前轨道车辆车体结构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一种双层复合材料通风格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1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91247.0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复合材料通风格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层复合材料整体格栅结构和外层复合材料整体格栅结构,内层复合材料整体格栅结构包括内层边框和多个内层单V型条,外层复合材料整体格栅结构包括外层边框和多个外层单V型条;所述内层边框和外层边框为大小相同的方形框;每个内层单V型条两端分别与内层边框连接为一体,连接位置为V型封口面;每个外层单V型条两端分别与外层边框连接为一体,连接位置为V型封口面,两外侧V型条的外侧与外层边框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边框和外层边框固定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通风格栅的表面质量和制造精度。

    一种新型轻量化高地板轻轨不锈钢车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92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0985994.2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一种新型轻量化高地板轻轨不锈钢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主体材料采用轻型不锈钢钢板,与车钩、防爬器、转向架、铰接接口处采用高强度碳钢,端墙、侧墙、底架、车顶均采用梁柱结构,端墙、侧墙处蒙皮为不锈钢板,底架处蒙皮采用不锈钢波纹板与不锈钢板结合的结构,车顶处蒙皮采用不锈钢波纹板,端墙、侧墙、底架以及车顶的梁柱与本身所处位置的蒙皮通过点焊连接。本发明车体结构的枕梁与回转轴承连接,增大了车体与转向架相对转角,车辆通过小曲线能力变强,可满足25m小曲线通过要求,解决了以往车体结构与带回转轴承转向架装配复杂的问题,填补了轨道交通行业内的空白。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起吊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05397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1482777.0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起吊组件,其中,起吊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安装螺栓;固定座的上表面与车体相适配并与车体的底架边梁焊接固定;固定座包括设有第一插孔和与第一插孔连通的起吊孔,第一插孔的轴线和起吊孔的轴线不共线,第一固定柱位于第一插孔内并设有与第一安装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第一安装螺栓能够穿过起吊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并将吊具与固定座固定。该起吊组件可在实现能够简单、快速的整体起吊轨道车辆且不影响车体整体性及强度。

    轨道车辆侧墙一体化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4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77634.4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轨道车辆侧墙一体化成型方法涉及轨道车辆侧墙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由外蒙皮、内蒙皮、中间填充泡沫芯材构成的三明治结构经过高温固化后得到一体化结构侧墙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制造的一体化结构侧墙在满足车体侧墙结构强度、刚度等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侧墙结构的模块化、整体化程度,改善了工艺流程,降低了侧墙结构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该方法采用高温固化成型工艺,成型过程中结构变形量小,提高了车体侧墙结构整体的尺寸精度与外观的整洁度;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车体侧墙结构重量,较之传统的金属车体侧墙结构的减重效果明显,契合目前轨道车辆关于车体结构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一种新型车体门框一体化结构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80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95872.6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9/02 B61D17/00

    Abstract: 一种新型车体门框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门框区域,车体的内、外蒙皮包裹着门框,形成车体门框一体化结构,车体除包裹着门框区域之外的断面为内、外蒙皮中间填充蜂窝芯材的三明治结构,车体内、外蒙皮采用碳纤维预浸料材料连续铺层而成,内、外蒙皮的接触区域采用连续的碳纤维预浸料铺层过渡或者碳纤维预浸料铺层搭接,本发明门框结构与车体结构完全融于一体,保证了车体结构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刚度。采用高温加压固化成型工艺,成型过程中结构变形量小,提高了门框结构的安装使用精度,提高了车门结构的安全运行品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泡沫、蜂窝芯材加工制作而成,有效得降低了车体结构重量,实现了车体结构轻量化的设计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