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供电管理系统、方法和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6596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56483.5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辅助供电管理系统、方法和轨道车辆。辅助供电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多个供电管理模块和多个第一开关;多个供电管理模块依次设置在供电母线上,相邻两个供电管理模块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控制模块在检测到辅助供电管理系统符合预设启动条件时,控制第一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并按照轮询顺序依次向供电管理单元发送并网指令,若接收到目标供电管理单元反馈的并网成功信号,则停止向待接收供电管理单元发送并网指令;待接收供电管理单元在检测到供电母线上有电时,控制对应的第二开关处于闭合状态。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辅助供电管理系统缩短了供电管理模块分时启动并网时间,提高了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列车动态测试方法和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31478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55751.X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列车动态测试方法和列车,所述方法包括:VOBC接收列车唤醒指令,对列车上电并启动列车的车载子系统;在静态测试成功后,VOBC判断列车是否满足动态测试条件;若满足动态测试条件,VOBC申请列车的动态测试授权;在获得授权后,VOBC发起动态测试指令;TCMS通过动态测试指令对列车进行动态测试,其中,动态测试包括跳跃测试。通过车辆及车辆控制管理系统及车载控制器对列车进行自动唤醒的动态测试,实现了无人驾驶列车发车前的远程自动动态测试检查,提高了列车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了列车的运营及维护成本,同时为列车发车及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电源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65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10050.7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电源装置包括箱体、至少一个箱门和至少一个防脱结构,箱体内设有多个电气元件,箱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箱门用于遮挡开口,箱门上设有至少一个锁体,锁体内设有锁舌,锁舌可相对于锁体移动以伸入或脱离凹槽;防脱结构包括公扣、母扣和止挡件,公扣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母扣固定设置在箱门上,公扣与母扣能够相互配合固定,以防止箱门脱离箱体,止挡件用于阻挡公扣与母扣的分离。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电源装置上增设防脱结构,从而提高箱门的抗振动和抗冲击性能,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降低了箱门从箱体上脱落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一种轨道辅助供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146826.9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辅助供电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电机、蓄电池、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不间断供电电路和供电选择电路,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均连接充电机,并通过供电选择开关切换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对负载进行供电;所述不间断供电电路连接蓄电池并在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均发生故障时持续向负载进行供电。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将直流母线BN1和BN2合并为一条直流母线并保留BD母线。将合并后的直流母线分为两个供电电路,贯穿全列车,每个单车上设置供电选择开关,当有一路供电电路发生故障时,可将本车负载切换到另一路供电电路,使负载能够正常工作。

    轨道车辆上指示灯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014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1519932.1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上指示灯控制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器和指示灯。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输入端检测到轨道车辆的指示信号;根据所述指示信号,通过所述输出端向所述指示灯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指示灯指示所述轨道车辆左转或者开左门或者右转或者开油门或者驻车或者制动或者双闪或者所述轨道车辆发生故障。本发明实现了通过一个控制器控制轨道车辆上的左转或者开左门或者右转或者开右门或者驻车或者制动或者双闪,或者轨道车辆发生故障指示灯的打开或关闭的功能。

    一种风挡玻璃电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22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16990.4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一种风挡玻璃电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吸合、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开关接通时所述风挡玻璃加热接触器吸合,所述风挡玻璃开始加热;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不吸合、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且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开关接通时所述风挡玻璃加热接触器不吸合,所述风挡玻璃不加热。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可以根据轨道车辆运行所在地的气候、季节,调整风挡玻璃电加热的温度阈值,不需要更换风挡玻璃或风挡玻璃的过热保护装置。

    线缆分线箱及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467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311177.8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分线箱及车辆,属于线缆防护技术领域,其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箱体、箱盖及扎线杆;所述箱体设置有多个供线缆进入或者穿出所述箱体的线缆通孔,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多个用于固定线缆的扎线杆;箱体的开口边缘内侧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环绕所述箱体设置,沿所述安装部的周向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箱盖为一水平板,沿所述水平板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压条,所述箱盖罩设在所述箱体的开口上,且所述环形压条插入所述凹槽内并压在所述密封条上。本发明提供的线缆分线箱及车辆,能够有效防止密封条出现松动,提高线缆分线箱的密封性。

    高压箱、高压系统及电力动车组

    公开(公告)号:CN10865695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766965.X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箱、高压系统及电力动车组,所述高压箱包括箱体和电路;箱体用于安装在列车的第一车厢的车顶,箱体与所述车顶形成封闭空间;电路设置于箱体内部;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车厢的受电弓连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列车的直流牵引系统连接,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列车的交流牵引系统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高压箱可支持交流和直流双制式供电方式,满足了列车对不同电网制式的线路运营需求。并且,高压箱内的各高压设备不会被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能够避免环境因素给高压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高压系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高压箱、高压系统及电力动车组

    公开(公告)号:CN10865695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66965.X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箱、高压系统及电力动车组,所述高压箱包括箱体和电路;箱体用于安装在列车的第一车厢的车顶,箱体与所述车顶形成封闭空间;电路设置于箱体内部;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车厢的受电弓连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列车的直流牵引系统连接,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列车的交流牵引系统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高压箱可支持交流和直流双制式供电方式,满足了列车对不同电网制式的线路运营需求。并且,高压箱内的各高压设备不会被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能够避免环境因素给高压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高压系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一种风挡玻璃电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22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116990.4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一种风挡玻璃电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吸合、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开关接通时所述风挡玻璃加热接触器吸合,所述风挡玻璃开始加热;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不吸合、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命令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且所述风挡玻璃加热开关接通时所述风挡玻璃加热接触器不吸合,所述风挡玻璃不加热。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可以根据轨道车辆运行所在地的气候、季节,调整风挡玻璃电加热的温度阈值,不需要更换风挡玻璃或风挡玻璃的过热保护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