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84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41515.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B11/00 , G06K9/00288 , G06K9/0097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移动AR设备发送的由所述移动AR设备采集的第二人脸图像和所述移动AR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在存储的票务信息库中查找与所述设备信息相对应的检票计划;在存储的乘客信息库中找到与所述检票计划和第二人脸图像相对应的乘客信息,其中所述乘客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检票计划相对应的车票信息和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若找到需要的乘客信息,则向所述移动AR设备发送检票成功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人脸识别的云平台和移动AR设备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了实名制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高峰客流时产生拥堵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88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561385.2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G06Q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83 , G06Q10/083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行李托运系统及方法。包括:服务器、寄件单元、分拣单元、装卸单元和取件单元;服务器与寄件单元、分拣单元、装卸单元和取件单元通信相连;寄件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面板、称重模块、缴费模块、寄存箱和凭条输出模块;分拣单元包括分拣装置、转运箱和寄存柜;装卸单元包括升降机、站台轨道车和传送带;取件单元包括第二操作面板和寄存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行李托运系统及方法,通过读取用户的车次信息,对存放行李的寄存箱进行分拣及自动装卸,并利用寄存凭条作为用户取件凭证,实现了铁路系统多出发站和多目的站的行李自助托运,降低了人力劳动的强度,缩短了乘客上下车时间,提高了客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9044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1340105.1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nventor: 史天运 , 廉文彬 , 蔡云 , 姜利 , 沈海燕 , 吕晓军 , 张亚伟 , 刘玉强 , 王龙 , 叶鑫 , 方凯 , 冯云梅 , 徐春婕 , 张春家 , 昝蕊 , 王小书 , 吴兴华 , 陈瑞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铁路客运的身份验证系统,系统包括:车站级管理系统、路局级管理系统和铁总级管理系统;车站级管理系统,建立人脸图库和人脸特征数据库,并将人脸图库中的重点人员的人脸图像上传至路局级管理系统;路局级管理系统,接收并存储多个车站级管理系统上传的重点人员的人脸图像;铁总级管理系统,接收并存储多个路局级管理系统上传的重点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向多个路局级管理系统下发重点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信息,以使得多个路局级管理系统将重点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信息下发至每一个车站级管理系统的人脸特征数据库中。本系统通过采用三级架构,可支持相关服务在云端的部署,可满足乘客身份验证、黑名单比对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090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40105.1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nventor: 史天运 , 廉文彬 , 蔡云 , 姜利 , 沈海燕 , 吕晓军 , 张亚伟 , 刘玉强 , 王龙 , 叶鑫 , 方凯 , 冯云梅 , 徐春婕 , 张春家 , 昝蕊 , 王小书 , 吴兴华 , 陈瑞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铁路客运的身份验证系统,系统包括:车站级管理系统、路局级管理系统和铁总级管理系统;车站级管理系统,建立人脸图库和人脸特征数据库,并将人脸图库中的重点人员的人脸图像上传至路局级管理系统;路局级管理系统,接收并存储多个车站级管理系统上传的重点人员的人脸图像;铁总级管理系统,接收并存储多个路局级管理系统上传的重点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向多个路局级管理系统下发重点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信息,以使得多个路局级管理系统将重点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信息下发至每一个车站级管理系统的人脸特征数据库中。本系统通过采用三级架构,可支持相关服务在云端的部署,可满足乘客身份验证、黑名单比对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562167.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李托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服务器、寄件单元、装卸单元和取件单元;服务器与寄件单元、装卸单元和取件单元通信相连;寄件单元位于出发站,包括第一操作面板、称重模块、缴费模块、寄存柜和凭条输出模块;装卸单元包括升降机、站台轨道车和传送带;取件单元位于目的站,包括第二操作面板和寄存柜。通过读取用户的车次信息,根据车次信息对寄存柜进行指定,直接在用户寄件时实现对寄存柜的分拣,并利用寄存凭条作为用户取件凭证,实现了铁路系统多出发站和多目的站的行李自助托运,实现了适用于铁路交通的行李托运,降低了分拣难度和人力劳动的强度,缩短了乘客上下车时间,提高了客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812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7270.4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IPC: G08B2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机车司机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包括车载子系统和设置在铁路局机务段且与所述车载子系统无线通信的地面监控中心子系统,车载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信息分析装置和预警装置,信息采集装置与信息分析装置连接,用于采集疲劳信息并发送给信息分析装置,疲劳信息包括司机面部信息、司机姿势信息和司机生理信息;信息分析装置与预警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疲劳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疲劳指数,并根据疲劳指数向预警装置发送对应的预警指令并执行预警操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机车司机疲劳驾驶预警系统,通过采集多种疲劳信息并进行多信息融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实现多层级预警操作,具有疲劳检测准确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61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2649.0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史天运 , 朱建生 , 康增建 , 姜利 , 沈海燕 , 方凯 , 吕晓军 , 李明 , 王忠英 , 刘玉强 , 昝蕊 , 王小书 , 张亚伟 , 徐春婕 , 叶鑫 , 王龙 , 陈咏梅 , 端嘉盈 , 陈瑞凤 , 周栋 , 白伟 , 李建玉 , 韩宗源 , 李健 , 杨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023 , G01J5/00 , G01J2005/0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高速列车运行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监测高速列车沿线运行环境,且成本较低。所述系统包括:车载监测系统、地面监测系统、车地通信系统及远程控制中心;车载监测系统包括车载监测终端和车载红外成像雷达,车载监测终端获取车载红外成像雷达采集的铁路沿线限界内带状区域的前方预设距离的实时图像,并通过车地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地面监测系统包括地面监测节点和红外摄像机,地面监测节点获取红外摄像机采集的车载红外成像雷达的视觉盲区内的实时图像,并通过车地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用于对车载监测终端和地面监测节点传输的图像进行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31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4678.0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Inventor: 史天运 , 史宏 , 康增建 , 沈海燕 , 王冰 , 吕晓军 , 姜利 , 朱宁 , 冯文学 , 吴兴华 , 杨帆 , 张翔 , 昝蕊 , 冯云梅 , 王珂 , 徐春婕 , 刘硕妍 , 方凯 , 胡东杰 , 李君 , 王静 , 卢彬 , 石淼 , 朱宏武 , 傅迪 , 詹璇 , 周小意 , 李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旅客服务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铁路局级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和车站级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两者之间通过铁路数据专用通讯网互连,所述铁路局级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用于对所辖车站客运生产进行管控,完成音视频数据的制作、发布、转发及信息共享,所述车站级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用于进行到发管理,完成客运生产的日常管理、综合指挥、智能监控和集中管控。本发明从以人为本的设计与服务理念出发,结合既有线铁路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高效安全、适合现代铁路生产管理体系的铁路客运智能旅客服务集成管理系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使旅客得到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311248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14896.4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Inventor: 史天运 , 史宏 , 康增建 , 沈海燕 , 王冰 , 吕晓军 , 姜利 , 朱宁 , 冯文学 , 吴兴华 , 杨帆 , 张翔 , 昝蕊 , 冯云梅 , 王珂 , 徐春婕 , 刘硕妍 , 方凯 , 胡东杰 , 李君 , 王静 , 卢彬 , 石淼 , 朱宏武 , 傅迪 , 詹璇 , 周小意 , 李靖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中的调度数据优化方法,具体包括:从调度指挥系统获取静态调度数据,所述静态调度数据包括列车运行基本图和日班计划;从调度指挥系统获取实时调度数据,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对所述实时调度数据进行优化,所述实时调度数据包括列车运行阶段计划和列车到发信息;将所述静态调度数据和优化后的实时调度数据结合后发送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本发明基于现有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架构,融合视频分析技术实现了列车调度数据的优化,使得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能够获取更准确、更实时的调度数据,从而更好地适应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度、高密度、大客流的特点,为旅客提供便捷、高效、舒适的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95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7863.2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Abstract: 路局与管控车站内的远程对讲系统及方法,路局与管控车站内的远程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局操作平台和管控车站平台,其中,路局操作平台中包括语音录入装置和客户端,管控车站平台包括服务端、对讲系统,语音录入装置,用于接收路局处工作人员的声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客户端,用于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录制存储并转换为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服务端的地址进行数字信号网络传输;服务端,用于接收到所述数字信号后转换为声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对讲系统;对讲系统,用于播放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路局与管控车站内的即时语音通信,同时通过远程对讲实现的语音通信节省了大量的电话通信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