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4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0733.1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模态贡献量结果匹配吸振器的消除制动尖叫方法,涉及制动系统的制动尖叫噪声优化领域,依靠正向研究的方式解决制动尖叫,直接面向问题,选定吸振器安装方案,通过计算机识别筛选吸振器的布点位置,吸振器安装于制动系统轮边部分零部件外表面,通过安装吸振器的方式解决制动尖叫问题,吸振器耐久性好,适用于各种工况,吸振器优先安装于制动钳、制动钳支架、转向节或悬架中的某个零部件上,修改方案时对制动性能影响小,且验证难度小,成本低,生效的成功率高、匹配速度快,作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55187.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汽车制动消音片阻尼特性测试方法,涉及材料阻尼特性测量领域,将消音片与钢板组成测试样件,将消音片置于环境仓内进行低温冷冻,并于环境仓内进行悬挂测试,使其满足自由悬挂法阻尼测试要求,采用力锤激励,传声器采集声信号,能够高效的完成低温环境消音片阻尼特性参数测试,有助于更加准确的评估低温状态下制动消音片的阻尼水平,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进而可以准确的测出消音片的阻尼特性,基于半功率带宽法得出对应钢板弯曲与扭转模态下的消音片阻尼损耗因子及阻尼比,填补了现有技术缺少低温环境汽车制动消音片阻尼特性测试方法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88638.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N19/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摩擦片阻尼系数测量方法,属于摩擦片测试技术领域,能够准确获取制动摩擦片阻尼系数,增加对零部件的了解;有助于完善零部件开发要求,在时间维度上前移对制动NVH问题的掌控;提高制动系统NVH问题分析的准确性,有限元计算中输入测试得到的准确的阻尼系数可以提高仿真精度;有助于积累摩擦片阻尼系数数据库,为后续开发过程中摩擦片材料选型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消音片匹配提供数据支持。依靠本专利可以实现准确的测量不同温度下制动摩擦片的阻尼系数,为制动摩擦片、制动系统的阻尼分析及测试提供方法支撑,为仿真分析的参数准确化提供助力,为汽车制动系统NVH开发控制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13927.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噪声的测试与数据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被测车辆驾驶员内外耳处布置传声器,同时读取发动机转速,测量之后典型工况下车内噪声水平和对应发动机转速;S2、被测车辆热机;S3、测量怠速工况典型噪声;S4、测量行驶工况典型噪声;S5、依据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噪声问题。本发明针对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在整车状态下可能存在的典型NVH问题的测试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阐述,提出一种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噪声的测试与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商用车精品化开发在该领域内的试验方法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8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24503.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用蠕动噪声分析方法、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车辆制动系统用蠕动噪声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安装在车辆上的待测试制动系统在各个制动器状态下的蠕动噪声测试数据,所述制动器状态包括常温制动器状态、洒水制动器状态以及洒水隔夜制动器状态;获取各个制动器状态的权重系数;根据各个制动器状态下的蠕动噪声测试数据以及权重系数,获取待测试制动系统的蠕动噪声水平。本申请的车辆制动系统用蠕动噪声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制动工况、环境湿度、制动系统摩擦副状态对制动蠕动噪声的影响,从而综合分析制动系统的整体蠕动噪声水平,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测试更为全面,且分析制动系统的整体蠕动噪声水平更为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60428.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隔振隔声性能分析方法,包括:建立汽车前后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几何模型;建立汽车前后悬架系统的设定结构件、转向系统的设定结构件及制动系统的设定结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对设定结构件进行模态分析;建立汽车底盘的子系统结构件动态特性计算所需连接点模型;模拟计算分析汽车底盘的子系统结构件的传函特性;对汽车前后悬架系统及转向系统的连接衬套进行动刚度特性测试;建立多个设定结构件的弹性连接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身和车轮的动态传递特性模型;建立整车传递特性模拟分析模型;计算得到所述汽车前后悬架系统的高频动态传递特性。本发明能够准确得到汽车悬架系统的隔振隔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9774.7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制动控制总成的振动噪声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测试方法包括集成式制动控制总成固定安装在测试台架上,并设置噪声测点和振动加速度测点;设置集成式制动控制总成电机转速的目标转速以及制动主缸压力的目标压力,电机转速加速至目标转速后,保持目标转速直至制动主缸压力达到目标压力;获取电机转速达到目标转速后至制动主缸压力达到目标压力过程中噪声测点和振动加速度测点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计算噪声测点的时域总声压级曲线,以及振动加速度测点三个方向的时域振动加速度曲线;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评估集成式制动控制总成的NVH水平,可以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通过台架的方法对集成式制动控制总成的NVH性能设计提供参考,为制动系统性能开发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74559.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N2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环境汽车制动消音片阻尼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制作钢板;剪裁汽车制动消音片;制作测试样件;将测试样件置于高温环境仓内保持1小时以上;将测试样件从环境仓取出吊在室温内;对样件进行温度测试;将传声器沿Z向垂直布置在距离测量点10mm位置,使用力锤沿Z向敲击激励点,采用传声器采集测量点声信号;对样件温度进行复测;对传声器采集的所有声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再对于已处理的传声器声信号数据使用半功率带宽法获取对应钢板弯曲与扭转模态下消音片的阻尼损耗因子及阻尼比。本方法可准确的测出消音片的阻尼特性;可高效的完成高温环境消音片阻尼特性参数测试;准确的获取高温状态下汽车制动消音片的阻尼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58743.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制动系统不稳定模态计算精度摩擦片建模和调试方法,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提出了制动摩擦片的建模方法和材料参数的调试方法,对制动摩擦片的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与其材料参数的调试方法进行了创新,通过制动摩擦片的建模方法进行创新来提升计算的精度,大幅度提升了制动摩擦片的建模精度,以及制动系统不稳定模态计算准确度,提升制动系统不稳定模态计算精度,在产品开发的方案设计阶段更准确的判断方案的可行性,为制动系统性能开发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06002.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频金属吸振器及其调试方法;吸振器主体为一根变直径的圆柱形金属杆和一块挡块,变直径的圆柱形金属杆中间细、两端粗,两端的粗杆上设有螺纹,其中一端粗杆的临界处装有挡块;当待优化的振动主体存在待优化的水平方向的振动时,在振动主体上开启一与粗杆螺纹匹配的螺栓孔,将吸振器主体旋入螺栓孔中,拧开夹紧螺栓,在吸振器主体上安装n个圆柱形配重块,使得m1+n*m的配重质量M满足吸振器质量设计需求;当振动主体的振动方向不为水平方向时,修改吸振器主体的形状,使吸振器主体成为弯曲的杆;本发明设计尺寸灵活,作用频率范围广泛,能应对1500Hz以上的超高频振动;吸振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