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07759.0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柳州欧维姆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AST索驱动滑车高空检查维护用吊笼索横向移动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缆索吊车沿圈梁环向运行至当前需要维护的钢丝绳对应位置处,将索道下锚固端通过双肢压制索具的弓形卸扣A和弓形卸扣B固定至对应的第一升降滑轮平台,此时索道下锚固端为单平台双点连接;控制索道吊篮沿索道移动至需要维护的滑车附近,完成当前钢丝绳上滑车的维护作业;S2.完成当前钢丝绳上的滑车检查修护作业后,将索道单平台双点连接转换为双平台单点连接;将索道下锚固端的双肢压制索具的弓形卸扣B移动至第二升降滑轮平台;S3.将索道双平台单点连接转换为单平台单点连接;S4.转移至钢丝绳位置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0418761.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故障分析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自适应连接机构的布局及工作原理、反射面单元及自适应连接机构力学建模、自适应连接机构故障及原因分析、自适应连接机构故障判断方法、自适应连接机构设计改进。本发明建立的力学模型可以帮助望远镜反射面维护人员分析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故障的主要原因,预测故障发生模式和可能发生故障的危险单元分布位置,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改进。本发明可以帮助望远镜反射面维护人员在日常的巡检中主要利用目测手段及时发现反射面单元的异常现象,并进行防护预处理,防止故障继续恶化,有利于后续正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5061.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FAST新型馈源舱机构运动学正解求解及控制方法,属天文设备控制领域。求解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局部坐标系描述下平台位姿;步骤S2,确定并联柔索机构几何参数和结构参数;步骤S3,定义绳长约束方程;步骤S4,建立基于增量式的并联柔索机构运动学模型;步骤S5,设置运动学正解优化目标函数并求解。控制方法包括:用离线规划模块基于运动学正解求解方程和动力学模型通过下平台期望位姿计算期望索力和期望绳长;分别控制6套上拉索机构的绳长和3套下拉索机构的索力。本发明能够实现FAST馈源舱机构最大50°天顶角下的控制,满足下平台位姿控制精度,有效调节并联柔索机构内力,改善索力性能,提升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2871.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九索驱动并联机构的FAST新型馈源舱,其包括:星形框架、若干套上拉索机构、若干套下拉索机构、馈源平台机构以及若干个馈源接收机;上拉索机构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星形框架的内圈上部,上拉索机构的活动端与馈源平台机构中的馈源平台连接;下拉索机构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星形框架的内圈下部,下拉索机构的活动端与馈源平台机构中的上连接板连接;通过上、下拉索机构中钢丝绳的收放实现对馈源平台俯仰角度的调节。本发明采用多套拉索机构,实现对馈源平台的并联驱动,以解决现有二次精调机构存在的姿态角调整范围小和馈源舱有效载荷小等技术问题,可以将二次精调机构总重量从10.5吨降低到6吨。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0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18760.X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及布局方法。本发明新型0#连接机构保留原1#连接机构的节点轴,节点轴上端增加轴套实现对1个平动自由度约束,关节轴承采用新产品,其球面副增加聚四氟乙烯衬垫。本发明新型1#连接机构采用新产品,其关节轴承的球面副和滑动副均增加聚四氟乙烯衬垫。本发明2#连接机构不变,仍保留原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6394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09164.5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E04H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馈源舱建造、停靠和维护装置,包括基础,设置在基础上的舱支撑装置,设置在基础上的滑轮支撑装置,以及设置在舱支撑装置环梁平台上的动态监测单元。所述舱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立柱、升降立柱、环梁平台等;所述滑轮支撑装置有三套,每套包括2套大滑轮、1套地滑轮、1套升降平台、2套固定支撑部、四套插销机构和辅助设施等;所述动态监测单元有3套,每套包括1台激光测距仪、1块反射板、一套视频等。本发明能够满足馈源舱建造、调试、入港停靠、离港、维护和钢丝绳与馈源舱连接的功能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34623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465580.3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AST馈源舱定位机构,包括星形框架、若干套柔索双驱动机构和馈源平台等,所述馈源平台包括下平台和下平台转接环,多波束馈源接收机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所述下平台通过螺栓副固连在下平台转接环上;所述星形框架的内侧面上部设置有沿圆周设置的若干套柔索双驱动机构,所述柔索双驱动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星形框架内侧的伺服滑台、卷扬机构、钢丝绳、开式索节机构及下平台转接环上设置的回转支撑轴承和滑轮,柔索双驱动机构的钢丝绳穿过所述滑轮,将馈源平台悬挂在星形框架上。本发明用多套柔索双驱动机构,实现对下平台的并联驱动,代替现有馈源舱的AB转环机构和刚性并联机构,以解决现有馈源舱存在的控制角度小、馈源舱重量大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4116.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基于格里高利馈源系统(Gregorian Feed System)和索牵引并联机构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包括:①球面面形的固定式巨型主反射面;②包含9塔和9索在内的超大跨度柔索牵引并联机构(索驱动系统)牵引焦舱实现大范围运动跟踪和对副镜位姿的初调;③基于格里高利馈源系统聚焦原理的小型、轻型和光机电一体化的焦舱。焦舱内部包含两块副反射面(副镜),馈源接收机固连于副镜A的顶端孔的外侧,同时也是格里高利馈源系统的焦点。在舱主体结构和副镜A之间设置8索牵引并联机构,实现对副镜A位姿的精调补偿。副镜B通过多根预张紧的拉绳固定于副镜A,二者之间的相对位姿精度满足格里高利馈源系统聚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9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628829.4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局部装/卸的FAST反射面中心孔刚性梁面板封堵结构,该结构安装、拆卸完全采用人工操作,可满足FAST观测工况、维护工况的需求。该结构包括:5块刚性梁反射面板单元以及一套中心支撑用促动器组件;该封堵结构不仅能满足对地面热噪声的封堵,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面形精度,能参与电磁波信号的反射聚焦。馈源舱入港时,只需拆卸中心处的部分面板单元即可,中心处以外的刚性梁及面板结构保留,大大降低封堵结构拆除工作量,减少了拆除、安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98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874730.7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巨型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巨型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检查维护方法。该方法包括:搭建微重力蜘蛛人进入至反射面的索道,微重力蜘蛛人进入待检查的测量基墩后分别与操作者、三向定位的牵引索进行连接,之后操作者下降至反射面进行检查维护。该方法能够满足巨型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检查维护时具有较高的效率、重量轻不会损伤反射面单元面板、作业人员可亲自从反射面上表面近距离检查反射面单元面板、索网节点盘、节点盘上所安装的反射面单元连接机构、测量靶标等零部件以及其它需要检查的部位,并携带必要的工具对这些零部件及部位进行必要的人工维护,从而实现对巨型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比较可靠的检查和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