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03520.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3B3/04 , E03B7/07 , E03B7/02 , E03B7/09 , E03B1/02 , E02D15/08 , E02D27/46 , E02D29/00 , E02D15/06 , E02D31/06 , E02D31/12 , E04G21/14 , E04G21/18 , B66C1/12 , B66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管道取水头、取水头安装方法,其中大型管道取水头包括上部取水头,所述上部取水头设置若干筛网;所述上部取水头的底部与立管连通,所述立管的底部设置底座,所述立管与取水管道连通;所述立管包括上部立管和下部立管,所述上部立管的顶部与所述上部取水头固定连接,所述下部立管的下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部立管和所述下部立管榫卯连接。该大型管道取水头通过将立管分为上部立管和下部立管,克服了传统的一体式结构取水头体积大、重量重、在海上难以吊装的问题;上部立管和下部立管之间设计榫卯连接,不仅连接牢固还便于对位,提高了对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03518.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3B5/00 , E02D31/12 , E02D27/44 , E03B3/04 , E02B3/02 , E02B7/20 , E02B8/06 , E02B8/02 , E02B5/08 , E02B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泵站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闸门区、沉淀池、过滤站、过渡区以及泵站流道区,从大型泵站系统的墙体边缘向外延伸出抗浮底板,闸门区设置至少两个主闸门和至少一个副闸门;沉淀池内布置若干第一消能墩;过滤站内相邻过滤站导流墙之间、过滤站导流墙与过滤站的外墙之间均设置粗筛网和细筛网;沿来水方向过渡区呈喇叭口设置,过渡区内布置若干第二消能墩;泵站流道区内相邻分水墙、分水墙与泵站流道区的外墙之间均设置取水泵的吸水头。该大型泵站系统通过抗浮底板提高了抗浮稳定性,通过分区设计逐步降低水流能量,有效解决了大量海水涌入泵站容易导致泵站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19620.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模板的施工方法及墙体浇筑方法,首先,将钢模板与具有一定宽度和刚度的桁架单元焊接形成可区块安装的单侧模板组件,然后,吊装状态下,将单侧模板组件移至待浇筑墙体侧部,利用底部已浇筑的墙体作为支撑点,竖向安装第一支撑机构和斜向安装第二支撑机构进行钢模板垂直度的调整。本申请的施工方法,调整垂直度的支撑机构无需插入待浇筑墙体的钢筋笼内,也无需大量的支撑机构,仅在模板组件的底部和外侧通过竖向和斜向协同控制长度可调的支撑机构即可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墙体施工时高精准度和高效率的钢模板垂直度的控制,操作简单,无需大量的人力,后期无需进行大量的墙体孔眼封堵施工,施工成本和复杂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349123.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特别是一种用于钢壳混凝土沉管浇筑的施工方法及设计方法,其中施工方法包含:S1:将顶板(4)划分2N+1个顶板浇筑区域;S2:浇筑第2个、第N+2个和第2N个顶板浇筑区域;S3:浇筑第3个、第N+1个和第2N‑1个顶板浇筑区域;S4:之后沿浇筑规律浇筑除第1个和第N+1个顶板浇筑区域以外其余顶板浇筑区域;S5:浇筑第1个和第N+1个顶板浇筑区域;S6:重复步骤S2‑S5,浇筑完成所有顶板浇筑区域。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混凝土沉管浇筑的施工方法,不仅达到最后浇筑管节的端部,利于端钢壳最终精度的控制的目的,而且有效地减少浇注机洗机开机次数,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695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0024615.0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IPC: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伸缩混凝土泵管集成,其包括:原管、伸缩管、缸筒及供压设备,伸缩管可以相对原管轴向滑动,伸缩管的其中一段套接于缸筒,缸筒内壁与伸缩管外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环形腔室的两端分别由缸筒前端盖和缸筒后端盖所封闭,环形腔室被环状活塞分隔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缸筒侧壁在靠近缸筒前端盖和缸筒后端盖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注入口和第二注入口,流体供应设备向第一注入口或第二注入口其中之一注入压力流体时,活塞带动伸缩管朝第一注入口或第二注入口另外之一所在的一端移动,伸缩管相对原管回缩或外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进行伸缩控制的管道,管道可根据需求方便地升降,保证泵管管口与混凝土液面的高度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1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12384.X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3/00 , E02D29/045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管节中廊道浇筑方法,通过两台浇筑机,沿中廊道纵向两端朝中间进行跳仓浇筑,并包括如下步骤:S1、每浇筑完成两个仓格,分离浇筑机与泵管之间的连接部位;S2、将浇筑机移动至下一浇筑工位;S3、在浇筑机与泵管之间增加泵管节段;S4、两台浇筑机相遇并完成中廊道纵向中部仓格浇筑后,清洗泵管再分离浇筑机与泵管之间的连接部位,两台浇筑机分别退至相应出口位置;S5、拆解泵管形成若干泵管节段;S6、两台浇筑机再次跳仓浇筑,循环S1‑S5,完成中廊道底板所有仓格浇筑并回收所有泵管节段。形成接管移机的浇筑方式,可减少移机产生的混凝土浪费以及清洗泵管的次数,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252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87920.8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浮力沉管及其预制方法,沉管包含本体,所述本体的设计干舷值小于0。无需将管节设计为对应水域中能够自浮,因此,无需为保证浮运时最小干舷值而增加沉管的截面高度,避免了设计环节中考虑干舷值与运营期抗浮的设计矛盾,无需设置干坞检测干舷值,特别适用于场地受限的工程项目。本申请打破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自浮沉管的设计理念,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高度,节省主体结构、基槽回填等工程量,无需设置干舷调整层,有效节省预制成本及施工成本,有利于降低设计难度及预制难度,避免了浮运环节在水中调节干舷值的繁琐操作,有利于缩短运输时间,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860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63043.5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水下混凝土浇筑钢套箱,包括底模和沿其周缘连接的侧模,底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码头高桩桩顶段穿过对应的通孔,桩顶段上设有主梁,主梁上设有吊运部件,底模的底部设有吊梁,吊运部件穿过底模连接吊梁,通孔和桩顶段之间、吊运部件穿过底模处均设有水密部件。运用本发明的一种高桩码头水下混凝土浇筑钢套箱,利用钢套箱自身重量沉下水面,利用钢套箱自身强度承载水压,利用主梁、吊运部件和吊梁形成的反吊机构,将钢套箱反吊设于码头高桩的桩顶段,其后将钢套箱中水抽出,形成施工平台,解决模板设置、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的问题,整个钢套箱的力均匀分布到码头高桩上,该钢套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72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75325.0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构件支撑体系转换装置及其转换方法,本发明的支撑体系转换方法包括:步骤a)起吊顶部钢筋笼;步骤b)整体转移内部支撑胎架;步骤c)抬升底部钢筋笼,并拆除底部支撑体系;步骤d)安装钢筋笼浇筑内模板;步骤e)复位顶部钢筋笼,通过起吊顶部钢筋笼,使内部支撑胎架整体拆除并整体转移,从而解决了常规方法重复拆装、反复拼装连接所存在的效率低下、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大幅度提升了施工效率,节约了较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这种整体拆装的施工方式,能保证内部支撑胎架保持较好的整体形状,避免每个节段的钢筋笼绑扎存在较大个体化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44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85181.7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沉管的止水带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量出止水带顶边、底边和两个侧边的端点,以及底边和顶边的中点,并按分中原则在止水带上做出等分标记;根据止水带的重量计算所述止水带上吊点的间距和吊架上吊点的位置;将第一固定吊带通过板链葫芦与第一载重吊带连接,第二固定吊带作第二载重吊带使用;第一载重吊带和第二载重吊带安装完成后,将第一载重吊带和第二载重吊带分别连接止水带的顶边和底边的吊点;起吊止水带,并通过板链葫芦将止水带调平;将止水带滑入端钢壳上的定位压板内,最后固定止水带。本发明提供的大型沉管的止水带安装方法,解决由于止水带重量大、尺寸大,导致成型难、运输困难,以及安装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