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调节挡墙面板角度的泥石流支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77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91457.5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调节挡墙面板角度的泥石流支挡结构,包括预制挡墙面板、挡墙面板安装基座、液压支撑杆、支撑板和液压支撑杆安装基座。挡墙面板安装基座由U形底座与抗滑桩构成,液压支撑杆安装基座由梯形底座与抗滑桩构成。预制挡墙面板与U形底座通过金属轴连接,液压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梯形底座上,挡墙面板后安装支撑板,支撑板与液压支撑杆连接,通过调整液压杆长度使得挡墙面板与斜坡之间角度达到最佳受力角度,提高挡墙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整体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挡墙交错设置起到拦截较大固形物并且延长泥石流的运动路径,实现消能。挡墙面板为预制构件,装配拆卸简单,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时间及工程经济。

    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864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1532190.2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低位缓冲池、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低位缓冲池设在感潮河段和外江之间,低位缓冲池的池底高程低于感潮河段的池底高程,使得感潮河段中水流能够受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低位缓冲池中,低位缓冲池最大宽度大于感潮河段宽度,且低位缓冲池具有一定的容量,使得低位缓冲池能滞蓄部分水量,实现缓冲功能,感潮河段活动坝设置在低位缓冲池和感潮河段之间,外江活动坝设在低位缓冲池和外江之间,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均为升降坝,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仅需在特定时间点调节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就能调控感潮河道与外江之间的相互作用。

    用于高水头的防蚀泄洪放空洞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4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84407.5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蚀泄洪放空洞,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水头的消能泄洪放空洞,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有效的消减下泄水流携带的能量,补充下泄输水建筑气体,减轻下泄水流对出口段放空洞冲刷以及对建筑物气蚀的用于高水头的防蚀泄洪放空洞。所述的防蚀泄洪放空洞包括进口段、有压段、控制结构和出口段,进口段入水口的高程低于水库死水位的高程,进口段、有压段、控制结构和一部分的出口段均位于岩体之中,所述的防蚀泄洪放空洞还包括泄流消能防蚀系统,泄流消能防蚀系统的进口端与控制结构连接,泄流消能防蚀系统的出口端与出口段连接。

    一种溢洪道消能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6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8141.1

    申请日:2025-03-06

    Inventor: 陈昌盛 陶万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溢洪道消能装置,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溢洪道、导管及消能组件,溢洪道及导管将水流在进水口处分为两部分,导管为回形管路并位于溢洪道的水流方向上方,使两股水流在交汇口处形成对流,消能组件位于交汇口处,消能组件包括多个遮挡柱及扰动装置,遮挡柱及扰动装置使两股水流在交汇口处形成大量的细小流股,并且在不同的区域或通道中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通过将水流分为两股对冲消能,减少对大量遮挡物的依赖,避免影响泄洪速度,而交汇口的消能组件使水流形成大量细小流股,它们流向相反、相互碰撞抵消,大幅消耗水流能量,又同时解决了遮挡物少导致消能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适应谷幅变形的反拱水垫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121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1910466726.7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谷幅变形的反拱水垫塘结构,包括反拱底板、拱座、两岸边墙,拱座锚固于山体,反拱底板由多块板块紧密连接而成;所述反拱底板水垫塘结构设置能消除两岸山体的谷幅收缩变形而不影响所述荷载传递的弹性结构缝,所述弹性结构缝设置在拱座与边墙之间的接缝、两岸边墙马道结构缝处,弹性结构缝内充填可压缩可恢复的弹性材料,此弹性结构缝能够满足弹性受压变形性能并承受水流冲刷和脉动水压力作用。本发明能有效增强水垫塘底板的稳定性,满足高坝泄洪消能安全要求;又能使水垫塘适应蓄水后两岸山体的谷幅收缩变形,可显著减少水垫塘的锚固工程量、节约投资,可推广应用于高山峡谷大流量高水头泄洪消能建筑物工程中。

    一种岸边溢洪道的曲线溢流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5932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1910837852.9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边溢洪道的曲线溢流堰结构,包括溢流堰、临近岸边依地形延伸设置的外侧导墙和靠近河床的内侧导墙,溢流堰轴线采用不对称曲线,内侧导墙采用弧线布置,将溢流堰堰体向河床一侧偏移布置,增加溢流堰堰体溢流前沿长度,泄洪时洪水经过溢流堰平顺进入泄槽。将堰体向河床一侧偏移,其泄流前沿比传统直线堰加长,既能保证下泄设计流量,又可以避免侧堰造成的横向流和环流问题,同时避免了因溢洪道规模增大造成的工程量增加。本发明简化溢流堰的结构型式、降低其施工难度、减小了工程量和工程投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