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9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49955.1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器、试验平台、检测组件、坍落度桶、插捣组件和托板;试验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座;检测组件与试验平台连接;坍落度桶与安装座连接;插捣组件与安装座连接,插捣组件包括驱动源、摆杆、滑动座和捣杆,摆杆与驱动源连接,滑动座与摆杆滑动连接,捣杆与滑动座滑动连接,捣杆还与滑动座转动连接,其中,滑动座受控于控制器进行滑动,捣杆受控于控制器滑动和/或转动;托板与安装座滑动连接以沿坍落度桶的轴向靠近/远离坍落度桶,其中,托板的其中一板面与坍落度桶的桶口相接。本申请具有插捣效果好、检测结果可靠性更好的优点。

    一种基坑水平变形预测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5798.1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水平变形预测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坑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化;在网格模型中模拟不同开挖工况和支护结构施工;所述支护结构为基坑开挖后作为挡土结构的灌注桩;所述不同开挖工况包括开挖不同深度下的基坑土体;通过土体本构模型计算得到支护结构在不同开挖工况下的水平位移变化曲线;在遵循Nelder函数基本式的条件下,通过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变化曲线和现场实际检测结果进行拟合,并优化回归,得到基坑水平变形经验模型。采用本方案,通过拟合得到的基坑水平变形经验模型,能得到不同开挖深度处的基坑水平变形值,为相同工程条件下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尾水流道三维模型创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5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5969.8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及水电工程结构三维建模领域。为了提高尾水流道三维模型创建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尾水流道三维模型创建方法及系统,其核心思想是:收集尾水流道参数,将其转换为空间位置参数和轮廓外形几何参数;将轮廓外形几何参数转换到建立的轮廓中心坐标系中,并根据轮廓外形几何参数判断轮廓类型;基于轮廓类型在不同的特征位置上生成多个耦合点;根据轮廓中心坐标系中的轮廓外形几何参数生成每个轮廓的NURBS曲线;选择耦合策略,将不同轮廓上的耦合点采用NURBS曲线连接生成脊线,并建立脊线集合;基于轮廓的NURBS曲线和生成的脊线生成尾水流道表面NURBS曲面后进行拼接,生成尾水流道三维模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7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0659.3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本发明增设了柱形钢套筒来替代梁柱节点核芯区范围内全部柱箍筋,解决了梁柱节点核芯区钢筋拥塞的问题。此外,在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本发明中的柱形钢套筒还同时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组成部分,替代传统钢筋混凝土节点处异形、难支的木模板,既避免了异形木模板切削造成的材料浪费,又大大提高了模板支设的施工效率,同时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本发明中的柱形钢套筒为整体式钢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柱形钢套筒可在节点核芯区外缘对混凝土进行约束,比传统箍筋约束更强,结合栓钉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性则更好。

    一种塔吊防碰撞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3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22580.7

    申请日:2025-02-27

    Inventor: 邓秋意 李正 张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吊领域,为了避免塔吊发生碰撞,提供了一种塔吊防碰撞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载重吊钩的坐标及尺寸信息;步骤2、获取吊装物体的边界坐标信息;步骤3、构建包含环境、塔吊及吊装物体的BIM模型;步骤4、预测吊装物体及吊臂前端t时刻的位置信息;步骤5、基于环境BIM模型、吊装物体及塔吊前端t时刻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若是,则提示驾驶员进行调整。建立BIM模型,通过预测吊装物及吊臂前端t时刻的位置信息完成碰撞判断,若判断结果为会发生碰撞,则提示驾驶员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发生碰撞,安全性更高。

    一种高原径流综合监测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45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6939.3

    申请日:2025-03-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原径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原径流综合监测系统,包括核心主控单元,所述核心主控单元承担向其它模块传输控制信号以及接收数据处理等功能,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水文监测采集模块,所述水文监测采集模块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和分析与水体相关的各种参数。本发明通过设置核心主控单元、水文监测采集模块、土壤监测采集模块、水质监测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器、后台监控终端、无线传输模块和光伏供电系统,使用此高原径流综合监测系统过程中,通过在系统的内部设置有水文监测采集模块、土壤监测采集模块和水质监测采集模块,其能够对高原径流监测区域内部水体的水文、水质以及土壤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4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23849.3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一种采用所述模拟试验装置测定断裂渗流传热特征的施工方法。提供一种能有效获取热水与围岩间对流换热系数的有效取值,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式有效预测地温分布的用于断裂渗流传热特征测定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的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渗流模拟系统和裂隙试样模型,裂隙试样模型至少包括断层模拟组件和围岩模拟组件,围岩模拟组件包覆在断层模拟组件的外侧,裂隙试样模型需要的恒温渗流通过渗流模拟系统按规定的要求提供并记录其传热特征。所述的施工方法通过记录至少在三种不同流量的渗流水在至少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在断裂岩体流动传导热的参数,然后延伸推演得出对流换热系数值。

    抗震支架
    9.
    发明公开
    抗震支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02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4327.9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电工程固定支架领域,涉及一种抗震支架。本发明包括竖向吊杆、连接座和斜拉杆,竖向吊杆的上端配设有建筑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竖向吊杆的下端与连接座相连接,连接座配设有机电工程设施安装结构,斜拉杆包括连接管一、球铰链一、连接管二、球铰链二、连接板二以及限位件,连接管一分别与连接座和连接管二相连,连接管二用于与建筑结构相连,限位件包括活动件、抵接块、弧形弹片以及安装杆,正常状态下,连接管一可相对连接管二自由滑动,允许机电工程设施发生缓慢形变或移位,在发生地震或者机电工程设施有发生剧烈晃动的趋势时,限位件可使得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位置相对固定,从而起到抗震作用。

    混凝土试块取样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3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9060.2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混凝土试块取样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混凝土试块的二维码图像集;所述二维码图像集中包含多张二维码图像和多个二维码标签;建立基于MaskR‑CNN算法的识别模型;利用迁移学习算法将所述二维码图像集输入所述识别模型,对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对待测混凝土试块进行取样;调取qrcode数据库对取样得到的混凝土试块样品进行编号,成与混凝土试块样品的编号对应的二维码电子标签;利用所述识别模型对二维码电子标签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混凝土试块取样识别。本发明可可避免纸质标签损坏对混凝土试块样品于洋试验造成影响,提高混凝土试块样品的取样识别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