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380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4519.8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 F16H57/027 , B23P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排气结构的变速箱油面观察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置有贯穿的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固接有与其同轴布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M个沿其径向外延的凸起部,所述中空腔室的内周面上设置有N个用于与所述环形部配合实现所述支架固定的限位结构,M=N≥3。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排出停留在玻璃窗与星形支架之间的空气泡,避免由于空气泡致油位检查人员对油量的误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49467.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及车辆,涉及电动汽车冷却系统领域。本发明的冷却液由防冻剂、有机添加剂和去离子水组成,不含无机盐,因此,冷却液具有较低的电导率,具备高压安全优势;本发明冷却液中的缓蚀剂包含复配的有机酸缓蚀剂、有机硅缓蚀剂和唑类化合物,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冷却系统中多种有色金属材质的零部件进行有效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2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184535.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长里程柴机油,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抗氧抗磨剂2.5~5.0份、清净剂1.0~4.0份、减磨抗磨剂1.0~10.0份、粘指剂0.1~17.0份、降凝剂0.01~4.0份、消泡剂0.003~0.004份、基础油58.9~94.0份,其中,所述抗氧抗磨剂包括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萘胺、受阻酚酯类硼酸盐和受阻酚酮类抗氧剂;所述减磨抗磨剂包括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和油酰胺;所述分散剂包括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和多氨甲基聚异丁烯苯酚。本申请长里程柴机油通过采用新型的、性能更优的抗氧剂、减磨剂、分散剂等组分,在国六排放阶段实现了15万公里长换油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29377.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主动润滑系统的变速箱及汽车,涉及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其包括变速箱壳体、油泵和泄流阀组件;其中,变速箱壳体,其上设有油道,变速箱壳体内部设置有中间轴总成,中间轴总成上设有至少两个齿轮;油泵,其与油道连通,且油泵可通过油道向变速箱壳体内供油;泄流阀组件,其包括阀体和第二喷淋润滑单元,阀体用于与油道连通或截止,第二喷淋润滑单元一部分与通过阀体与油道连通,另一部分伸入变速箱壳体内,且第二喷淋润滑单元的喷油孔与中间轴齿轮副中直径较小的齿轮副啮合点位置对应。本发明中的在泄流阀处集成设置喷淋单元,使得润滑系统能够重新利用油道内因压力过大而泄流的润滑油对直径较小的齿轮进行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13154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475258.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油面变速箱润滑系统,包括设置集油池、齿面喷淋油管、二轴中心油管、安全阀及油泵,集油池底部设置有集油池排油孔,齿面喷淋油管上设有齿面喷淋油管喷油孔,二轴中心油管上开设有二轴中心油管出油孔,集油池、齿面喷淋油管和二轴中心油管并联设置在润滑油自变速箱壳体底部流经油泵、安全阀之后的油路上,安全阀按照预设压力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润滑油流回变速箱壳体的底部或分流至集油池进油口、齿面喷淋油管进油口、二轴中心油管进油口。本发明通过设置安全阀和集油池对变速箱壳体底部润滑油的油面高度进行调整,根据变速箱不同的使用状态改变润滑方式,既能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也能提高传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84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270145.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N40/25 , C10N30/04 , C10N30/1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里程柴油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油由下述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组成:抗氧抗磨剂2.0‑5.0份、清净剂1.0‑4.0份、减磨剂0.3‑0.9份、分散剂3.0‑10.0份、粘指剂0.5‑1.5份、降凝剂0.1‑1.0份、消泡剂0.003‑0.005份、基础油58.9‑94份。所述抗氧抗磨剂由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萘胺与受阻酚酯类抗氧剂按照质量份数比(0.5‑1.0)∶(1‑2)∶(1‑3)混合而成;所述清净剂由水杨酸钙与水杨酸镁按照质量份数比(0.5‑2.0)∶(0.5‑2.0)混合而成;所述基础油选自Ⅱ类石蜡基油,所述Ⅱ类石蜡基油由250N和150N组成。本发明短里程柴油机润滑油采用的抗氧剂在ZDDP基础之上增加抗氧化性能更优的萘胺和受阻酚酯类协同作用的抗氧剂,从PDSC氧化试验结果以及东台架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油品抗氧化性方面优于现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124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76963.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变速箱壳体的底部注入润滑油;吸取变速箱壳体底部的润滑油流入主油路;在主油路上设置具有预设开启压力的安全阀;在安全阀的出口侧提供连通至储油空间的第一油路;其中,当主油路的润滑油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开启压力时,安全阀开启将主油路中的润滑油引入变速箱壳体的底部;当主油路的润滑油的压力小于预设开启压力时,安全阀关闭将主油路中的润滑油引入第一油路。本发明采用设置安全阀和储油空间对变速箱壳体底部润滑油的油面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可根据变速箱的不同工作状态调整变速箱壳体底部润滑油的油面高度,既能保证变速箱内的良好的润滑效果的同时,也能保证和提高传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80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784519.8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 F16H57/027 , B23P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排气结构的变速箱油面观察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设置有贯穿的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固接有与其同轴布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M个沿其径向外延的凸起部,所述中空腔室的内周面上设置有N个用于与所述环形部配合实现所述支架固定的限位结构,M=N≥3。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排出停留在玻璃窗与星形支架之间的空气泡,避免由于空气泡致油位检查人员对油量的误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7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447070.6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变速箱油面高度提升传动效率的润滑结构和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变速箱壳体内设置有中间轴总成、喷淋润滑单元和油泵,中间轴总成上设置有齿轮,齿轮和变速箱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挡油板,挡油板包络于齿轮的外侧,挡油板的第一边缘与变速箱壳体的第一内壁密封固接,挡油的第二边缘与变速箱壳体的第二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边缘的高度等于所有齿轮中直径最小的齿轮的齿根圆,中间轴总成末端与油泵连接,油泵为喷淋润滑提供润滑油量。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保证了变速箱工作的可靠性,又最大限度的减少齿轮搅油损耗,提高了变速箱的传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70145.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N40/25 , C10N30/04 , C10N30/1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里程柴油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油由下述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组成:抗氧抗磨剂2.0‑5.0份、清净剂1.0‑4.0份、减磨剂0.3‑0.9份、分散剂3.0‑10.0份、粘指剂0.5‑1.5份、降凝剂0.1‑1.0份、消泡剂0.003‑0.005份、基础油58.9‑94份。所述抗氧抗磨剂由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萘胺与受阻酚酯类抗氧剂按照质量份数比(0.5‑1.0)∶(1‑2)∶(1‑3)混合而成;所述清净剂由水杨酸钙与水杨酸镁按照质量份数比(0.5‑2.0)∶(0.5‑2.0)混合而成;所述基础油选自Ⅱ类石蜡基油,所述Ⅱ类石蜡基油由250N和150N组成。本发明短里程柴油机润滑油采用的抗氧剂在ZDDP基础之上增加抗氧化性能更优的萘胺和受阻酚酯类协同作用的抗氧剂,从PDSC氧化试验结果以及东台架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油品抗氧化性方面优于现有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