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180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309046.1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城市社区级避难空间避难安全的评价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将严寒地区特有的灾害类型作为研究展开的前提,避免将城市区域条件作为单一标准所带来的局限性;用专家调查法量化了评价指标的权重,逐步构建出寒地城市社区级避难场所避难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对避难场所的打分情况,用多层次多因素的模糊评价模型进行统计和处理,得出该社区级避难场所在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量化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该避难场所是否安全,这在避难空间避难安全研究领域属于较新的尝试;对综合评价结果中整体和各分项指标要素的得分进行分析,方便后续研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80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09484.8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住宅楼梯间疏散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采用CFAST区域模型软件建立区域模拟模型;步骤2.验证所述的CFAST区域模型软件建立的区域模拟模型的可行性;步骤3.利用所述的区域模拟模型预测典型模式的疏散效果;步骤4.根据预测的疏散效果确定最佳的具体工程实例。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安全不仅仅只是满足功能需要和高层防火规范的要求,事实上良好的安全疏散系统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更加需要考虑疏散效果。应该建立疏散优先的高层住宅防火设计理念,更为人性化、安全化,从建筑策略上提高“楼梯”为核心的传统疏散体系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并规范防火疏散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14140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09435.4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H9/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寒地城市的应急避难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应于寒地地区气候特点的防灾预埋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给排水管线、采暖管线、排污管线、通信和电力系统、临时住房搭建预埋构件、临时住房搭建预备构件;以应对突发灾害发生时避难人群对基本生活、冬季保温的需求,同时不影响避难空间平时的正常使用;当灾害发生时可迅速将临时住房搭建预备构件以预埋构件为固定体系进行迅速搭建,并开启预埋管道系统,满足避难人群的居住需求。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在寒地城市避难救援基地平时正常使用的同时,能够迅速应对灾时紧急情况;针对寒地城市冬季极低的室外温度室,为避难人群提供充足的保暖条件;解决了避难时居住人群对基本生活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2168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0613.5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8G1/081
Abstract: 一种四路环形交叉口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本发明属于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四路环形交叉口的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无法自动检测左转机动车流量,未能充分考虑在交叉口内部左转机动车对入口机动车的影响,难以生成最佳的信号控制方案的问题。步骤1:在四路环形交叉口布设环形线圈检测器;步骤2:设置四路环形交叉口的相位相序;步骤3:设置四路环形交叉口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流程。本发明应用于交通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9209.1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12 , G06F18/25 , G06N5/022 , G06F16/901 , G06F18/23 , G06F16/28 , G06F16/245 , G06F16/9032 , G06F9/50 , G06N5/04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增强型基座模型的高大空间建筑非均匀室内环境优化设计决策方法。在设计决策过程中,构建一种契合高大空间建筑非均匀室内环境典型工程场景的绿色性能优化设计模型,理解非均匀室内环境优化设计问题,并提出一种优化设计决策的方法,输出建筑形态参数、空间参数、暖通空调系统参数等数值、高大空间建筑典型剖面的绿色性能图像数据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知识表征赋能的增强型基座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端云协同分布式工作架构,实现算力资源的最优调配,协同多模态知识图谱和向量数据库提高知识检索和问答效率,降低计算成本和时间,提高计算精度。结合数字沙盘,实现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视化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2892.2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18 , G06V10/762 , G06N3/0464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热舒适预测的寒地城市步行空间布局生成设计方法。本发明基于大数据与IoT数据,构建寒地步行空间寻路代理模型,以获取不同布局的寒地步行空间下各出行时段的行人轨迹;基于行人生理指标数据,构建行人热感觉与寒地步行空间热环境的映射关系,以获取不同热环境变化下的行人热感觉情况;基于各时段行人典型路线下行人热感觉预测结果对寒地步行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与设计者对可视化方案的决策反馈获取设计师决策偏好导向下的寒地步行空间布局设计决策模型。针对寒地步行空间行人热感受预测,本发明较既有技术更具有仿真度和针对性,同时兼具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5766.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50/26 , G09B9/00 , G06Q10/0639 , G06T17/00 ,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安全与疏散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高层住宅火灾疏散婴儿照护行为数据收集实验方法。步骤1:扫描实验高层住宅建筑内部环境信息,建立所述高层住宅建筑三维模型;步骤2:完成混合实现火灾场景搭建;步骤3:被试者佩戴混合现实头显与可穿戴气味播放器在进行实验;步骤4:通过体积动作捕捉方法,制作人体动态模型;步骤5:来评价婴儿疏散是否成功,对疏散成功的实验进行标记;步骤6: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并将结果分组编号进行储存。本发明为设计婴儿监护人在实现婴儿照护的同时进行火灾应急疏散实验,从而获得照护婴儿疏散的相关疏散行为数据,为后续的模拟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57438.3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吸收-适应-恢复框架的寒地城市空间韧性量化测度方法和系统,涉及城市韧性量化测度领域。解决空间上明确且可操作的寒地城市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缺乏的问题。方法包括: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并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反演研究区的地表覆盖类型;构建寒地城市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划分形态区域尺度的研究单元;计算各个形态区域的指标;根据指标计算结果及形态区域尺度对于空间韧性的正负影响关系,进行各个测度指标量化计算结果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将寒地城市空间韧性指数进行综合叠加计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寒地城市空间韧性的主要影响指标。本发明实现准确测度寒地城市空间韧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3627.3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集成化立面改造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空心连接管,转角连接件,斜撑。所述空心连接管与所述转角连接件相连,使所述空心连接管互成90°夹角。所述空心连接管两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转角连接件设有连接部以及墙体锚固预留铆钉孔。通过转角连接件和空心连接管的组合,框架可以在建筑立面上灵活扩展。通过提供一个框架系统平台,集成了各类建筑低碳改造技术手段,提高各改造技术的联动性,为建筑智能化提供基础。框架和一系列斜撑加固提高了立面改造的构造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59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072355.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合空间信息的建筑室内光环境设计评价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参数化几何原型,实测局地光气候数据,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对模型参数空间进行采样,获得设计参量数据组,导入模拟分析模型获得光环境性能数据;特征工程提取空间信息,将采样点空间坐标与设计参量整合作为输入参量;训练MLR、XGBT和MLP,并以集成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得到预测模型;获取待评价的设计模型,得到符合输入要求的输入参量,输入预测模型,得到光环境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输出并进行比较,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可解决既有建筑室内光环境设计评价效率低、耗时长、泛化能力弱的缺陷,为方案阶段的建筑室内光环境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