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74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4058.8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炼钢用增碳剂添加装置及方法,涉及炼钢增碳技术领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石墨储槽、球磨机、第二石墨储槽、螺旋输送机、石墨喷吹槽;所述第一石墨储槽的出口处与球磨机的入口相连,所述球磨机的出口与第二石墨储槽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石墨储槽的出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口与石墨喷吹槽的入口相连,所述石墨喷吹槽的出口与钢水包相连,所述石墨喷吹槽侧面与吹风装置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与螺旋输送机控制器相连。本发明通过焦炉炉顶石墨资源化利用,开发增碳剂新品种,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钢包底部喷吹石墨粉工艺添加增碳剂,提升增碳剂在钢水中的溶解扩散状态,提高增碳效果和增碳剂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29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51971.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宽服务器的虚拟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新的操作系统;对新的操作系统做基本设置和硬件驱动的安装;利用异机还原技术将现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恢复至虚拟机内;对恢复完的系统做系统配置,虚拟系统全屏化配置;对真机和虚拟机系统做网络对接配置;运行虚拟机上线试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虚拟化实现了调宽服务器虚拟化,有效的提高老系统的运行速度,而且在虚拟机内运行系统稳定可靠,还可以利用虚拟机的快照功能,在几秒的时间内即可完成系统的恢复,极大的缩短了系统的恢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28782.6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金属劣化焦炭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升降机构、气体循环系统、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加热腔、加热电偶、加热腔保护罩,外壳内设有加热腔保护罩,加热电偶设置在加热腔和加热保护罩之间,加热电偶分为上、中、下三段;升降系统包括电机、蜗轮丝杆升降机、盛料托盘,盛料托盘与蜗轮丝杆升降机连接,电机驱动蜗轮丝杆升降机上下移动;气体循环系统中,循环风机带动加热腔内的气体或蒸汽沿循环管道、加热腔循环流动;当加热腔内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时,电磁阀自动关闭,当加热腔内气体未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时,电磁阀自动开启,补充气体。优点是:能够完全模拟高炉内部的焦炭碱金属先吸附后挥发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081936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047148.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冶金焦炭的方法1)原料为配合煤、废旧树脂、干熄焦除尘粉;2)将废旧树脂集中回收,磨粉处理使粒径小于3mm;3)按照1:1‑1:5的质量比例将废旧树脂与干熄焦除尘粉进行充分混合、配型制球,球径为1‑3cm;4)将配合煤中的各煤种分别进行粉碎、混合,配合煤中镜质体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1.05%‑1.35%区间范围内的质量比例不低于45%,5)将废旧树脂及干熄焦粉的混合球与配合煤混合后进行焦炉炼焦,混合球配入的质量百分比为1%‑3%。本发明实现钢铁企业含碳固废资源化利用,根据废旧树脂低灰、低硫、高铁的特性,实现其完全资源化利用,同时通过其在配煤炼焦方案中的合理配入达到有效提高焦炭质量指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804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147735.5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处理固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1)将固废离子交换树脂混入到单种煤中,控制废固离子交换树脂的配入质量不超过单种煤总量的0.1%;2)将混入废固离子交换树脂的单种煤进入粉碎机粉碎充分混合;3)将步骤2的混合煤送入配煤炼焦系统,混合煤的质量比例不超过7%。本发明利用炼焦炉对固废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回配炼焦,既可解决环保问题,又不会对焦炭质量造成大的影响。使用固废离子交换树脂回配炼焦,可替代相应部分单种煤用量,降低配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20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28096.1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高强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钢中含有,C:0.3%~0.6%,Si:0.1%~0.3%,Mn:1.0%~4.0%,P:0.09%~0.18%,S≤0.03%,Al:3.0%~6.0%,B:0.0004%~0.0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开轧温度1000~1150℃,终轧温度850~1000℃,冷却方式采用层流冷却方式,卷取温度500~700℃;冷轧压下率40%~80%;连续退火温度800~900℃,退火时间120~400s,冷却速率15~60℃/s,冷却温度20~200℃,回火温度200~350℃,回火时间300~800s,最后以10~30℃/s冷却速率冷却到室温。成品钢板的抗拉强度大于980MPa,延伸率大于12%,密度为(7.30~7.55)×103kg/m3。
-
公开(公告)号:CN10866036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196288.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26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1D8/0247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02 , C22C38/04 , C22C3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大于1180MPa的淬火配分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退火加热时钢板部分奥氏体化,实现碳在奥氏体组织中的富集;采用双相区缓冷,调节奥氏体、铁素体两相体积分数,奥氏体进一步富碳;然后以30-40℃/s的冷速快冷,使奥氏体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随后升温再保温,最后风冷至室温,得到铁素体、马氏体和亚稳奥氏体的多相组织。优点是:用以批量生产抗拉强度大于1180MPa的淬火配分冷轧钢板,化学成分简单,除C、Si、Mn外不添加或仅添加了微量Nb元素,冶炼成本低廉,工艺控制简便;连续退火为双相区加热,快冷要求的冷却速度低,对连退机组的设备能力要求较低,生产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4165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398302.4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H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拉伸试样标距的刻划方法,包括刻划装置,包括与试样两端接触且整体呈U型的纵向限位锁紧机构、重叠放置于试样上的相应模板、位于试样两侧的横向限位锁紧机构。本发明高速拉伸试样标距的刻划方法,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板材高速拉伸试样标距刻划;保证各试样的刻划位置、标距平行度等的完全一致,从而减小甚至可以完全消除因无法对试样进行限位锁紧而导致的标距精度误差;实现不同规格试样标距的同时批量刻划。
-
公开(公告)号:CN105483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79700.3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宽薄规格汽车用高强度冷轧钢板及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质量%为:C 0.05~0.10%、Si 0.60~1.00%、Mn 1.00~1.60%、P≤0.012%、S≤0.008%、Al 0.05~0.10%、Cu 0.10~0.15%、Ni 0.05~0.10%,RE 0.005~0.010%。连铸坯热装,加热温度1220~1250℃;粗轧立辊空过,等宽轧制;精轧入口温度1030~1060℃,终轧温度890~920℃;冷轧在三架四辊加首末两架六辊组合机张力轧制,总压下率50~70%;连退炉带钢张力分段控制,保温段温度760~810℃;缓冷段缓慢冷却到670~690℃,快冷段快速冷速冷却到260~300℃,300℃以下过时效处理。本发明可获得具有良好尺寸精度、板形质量及耐腐蚀性能,厚度0.6~1.0mm、宽度1650~2000mm的450~650MPa级汽车用冷轧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