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557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63424.3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 Y02T10/62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联式双电机多工作模式混合动力驱动总成,包括发动机驱动单元、第一电机驱动单元、第二电机驱动单元、电机控制器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外接充电插头和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电机A和电机B电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纯电动驱动和混合动力驱动,并能依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发动机启停、电机辅助制动、纯电动时双电机转速耦合、混合动力时转矩耦合等工作模式;电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耦合,优化了电机的调速范围,电机A和电机B的额定调速范围不同,可扩大发动机工作在优化曲线的转速范围,提高发动机在低速、中高速工况时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且本混合动力驱动总成自身具有调速功能,传动路径上可省去变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222108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38679.7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手动变速器不能换至一个或几个挡位的改装方法,该方法是:将手动变速器不需要使用挡位对应同步器的同步环拆下,在同步环的环体外圆加工出与滑块一一对应且与滑块宽度相等的锁止槽,将加工完成后的同步环装回原位,并使滑块一端嵌入锁止槽内。使用时,由于锁止槽与滑块宽度相等,滑块嵌入锁止槽后同步环与花键毂之间不能产生滑转,同步环和花键毂不能同步,同步环的外花键齿沿轴向挡住结合套的内花键齿,换挡拨叉就无法使结合套再向所换挡位移动,结合套与结合齿圈不能结合,从而不能换至相应的挡位。通过本发明可简单、快速地对现有变速器进行改装,改装幅度小、周期短、成本低,并且能快速恢复到改装前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991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103829.3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16H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行星轮传动系,行星轮传动系包括动力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和动力输出轴,太阳轮与动力输入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行星架与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内齿圈与箱体之间活动配合,在内齿圈与箱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过载保护弹簧,过载保护弹簧的预紧力或预紧力的切向分力方向与行星架的输出转矩方向相反,本发明当输入转矩与行星系数比的乘积大于弹簧预紧力时,行星架与行星传动输出箱体存在相对运动,将过载能量储存在过载保护弹簧中,能够有效降低啮合冲击,实现传动系统的过载保护,提高传动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质量轻、制作成本低、过载保护控制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0467909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10078311.X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林泉电机厂
IPC: F16H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对转高速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箱体和置于箱体内的输入轴、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输入轴外端通过平键与动力源连接,箱体内的部分带有直齿,形成定轴轮系太阳轮,还带有差动轮系的输入花健。齿轮传动机构由定轴轮系和动轴轮系构成;定轴系行星轮通过轴承支承在定轴系行星轴上,定轴系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差动轮系太阳轮通过花键与输入轴相连,差动轮系行星轮支承在差动轮系行星轴上,差动轮系行星轴与输出行星架连接,输出空心轴与内齿轮圈连接。本装置可在减小变速器外型尺寸和整体重量的情况下,实现能源单输入双输出的减速增扭功能,能够满足高速传动性能的要求,具有高传动效率、结构简单、重量轻、振动噪声低,同时保证传动机构与外界海水和电机之间具有可靠的密封等优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21245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78311.X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林泉电机厂
IPC: F16H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对转高速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箱体和置于箱体内的输入轴、齿轮传动机构和输出轴。输入轴外端通过平键与动力源连接,箱体内的部分带有直齿,形成定轴轮系太阳轮,还带有差动轮系的输入花健。齿轮传动机构由定轴轮系和动轴轮系构成;定轴系行星轮通过轴承支承在定轴系行星轴上,定轴系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差动轮系太阳轮通过花键与输入轴相连,差动轮系行星轮支承在差动轮系行星轴上,差动轮系行星轴与输出行星架连接,输出空心轴与内齿轮圈连接。本装置可在减小变速器外型尺寸和整体重量的情况下,实现能源单输入双输出的减速增扭功能,能够满足高速传动性能的要求,具有高传动效率、结构简单、重量轻、振动噪声低,同时保证传动机构与外界海水和电机之间具有可靠的密封等优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1306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78210.2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 , G01M17/007 , G08C19/00 , H04L12/28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性能试验台架,包括发动机、转速转矩传感器、ISG电机、传动连接支撑箱、十字万向节、电力测功机、油耗仪和控制系统等。转速转矩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和ISG电机之间,ISG的定子与离合器相连,传动连接支撑箱与ISG电机定子一起安装到发动机安装端面;传动连接支撑箱中间安装传动轴,传动轴的花键端与离合器摩擦片内花键相连,传动轴的法兰端与十字万向节相连,十字万向节与电力测功机相连。本发明将发动机、电机及控制系统集成,增加转速转矩传感器和传动连接支撑箱,减小传递过程中转矩波动,可对发动机、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分别控制,对系统的油耗和电池的电压、电流、荷电状态等参数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804436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54051.8
申请日:2006-0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H61/00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变速器档位感应装置,包括选档机构和换档机构;其特征是在感应装置中固定有换档传感器和选档传感器;选档传感器是一角位移传感器,选档摇臂轴的末端插入选档传感器中;在换档摇臂上固定有与选换档轴平行的换档感应杆,两换档传感器固定在换档感应杆两侧,并在换档感应杆随换档摇臂转动的运动轨迹上。这样,汽车在不同的档位就有不同的选换档位置信号,通过组合选档的位移模拟信号和换档的开关数值信号,就可以测量出当前的档位。本发明将传感器安装在变速器换档机构上,控制更为可靠,采用了模拟信号和开关量信号相结合,既具备的档位测量数量不受限和准确感知换档杆位置的优点,又具备开关量感知档位方法具有的成本低廉,布置容易的优点。整个变速器档位感应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易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5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76768.2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况下电化学结构形态相变的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属于电动汽车和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方法忽略动力电池放电倍率与放电深度随实际行驶工况和驾驶员意图变化而改变的特点,导致难以预测行驶工况下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和预测时间长的难题。该方法首先采集用户实际行驶工况,并拟合放电工况,将放电工况直接等效成实车行驶里程。然后,根据锂电池电化学结构相变研究,建立电化学循环寿命模型。接着,根据放电工况对电化学循环寿命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工况的循环寿命预测模型。最后,提取工况下电池结构形态参数,对基于工况的循环寿命预测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得到最终循环寿命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5371.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晶合金材料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系统包括电机、发动机、冷凝器、散热器、空调箱、制冷换热器、液冷板、动力电池和加热器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目前的外界环境温度与预设低温阈值、高温阈值的对比情况,对应三种工作模式;模式一为电池需要加热、电机/发动机需要散热;模式二为电池暂时不需要热管理,电机/发动机需要散热;模式三为电池需要散热,电机/发动机需要散热。加热方法为:在极低温下,加热器件用较大发热功率工作,在较低温下,加热器件用较小发热功率工作。本发明具有低温加热速率高、一体化热管理构型简化设计、适用于多种动力形式的新能源车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0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77088.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串并联与输入输出功率分流模式的多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第三动力源、行星齿轮机构、固定齿轮系、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同步器;通过一个行星齿轮机构、两个离合器与一个同步器实现了并联混合动力驱动模式(单电机并联混合驱动模式、双电机并联混合驱动模式)、串联混合动力驱动模式(增程模式)、输入功率分流混合动力驱动模式、输出功率分流混合动力驱动模式、纯发动机驱动模式、纯电驱动模式(单电机纯电驱动模式、双电机纯电驱动模式)、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充电模式、驻车待机模式等工作模式,该系统相较于现有多模混合动力系统,其全工况范围内系统效率高,具备结构简单,空间布置容易,工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