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降水型式的大孔隙路面排水能力试验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780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55469.X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模拟降水型式的大孔隙路面排水能力试验设备及方法。包括模拟降水系统设备、试验台及试验台支撑架、试件夹具、测量降水高度的标尺、收集排水装置。以定量模拟不同降水型式、路面横坡、降水高度、水在沥青路面中的竖向和侧向流动,从而解决了大孔隙排水沥青路面的实际排水能力测试问。本发明所述试验设备弥补现有试验规程测试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时无倾角、测试过程时间受限、无法模拟不同降水型式、无法控制降水流速、降水压强的缺陷,充分、有效模拟不同降水型式下大孔隙排水沥青路面的真实侧向排水能力和竖向排水能力。

    一种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711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12404.2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该路面从下到上包括下承层、中间层和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罩面层;中间层包括绝缘防水粘结层、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和多个导电模块,每个导电模块外均包裹有绝缘防水粘结层;中间层行车道方向的两侧边缘为一层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绝缘防水粘结层和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之间填充有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导电模块包括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体和电极模块板,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体行车道方向的两侧各立有一块电极模块板,电极模块板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本发明避免常规碾压式施工方法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破坏,从而有效保护导电模块的完整性。

    一种碾压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6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12415.0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245 E01C7/182 E01C7/185 E01C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碾压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路面从下到上包括下承层、绝缘防水粘结层、加热层和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加热层包括多个导电模块;加热层行车道方向的两侧边缘均设置一层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在导电模块的四周和顶面上均设置一层绝缘防水粘结保护层;加热层中的剩余空间采用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形成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导电模块包括导电沥青混凝土体和电极,导电沥青混凝土体的人行横道方向的两端均包裹有一个电极,电极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本发明与现有导电沥青混凝土模块一体化碾压式施工方法相比,可有效保护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电极,保证导电沥青混凝土模块的完整性。

    一种用于冻土区隧道工程缝的新型止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01885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5991.8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一种用于冻土区隧道工程缝中的新型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隧道二衬的工程缝内设置环向方向的止水结构,在二衬模筑混凝土中呈环形铺设;该新型止水结构为一条充气式止水带,且带有流水凹槽结构,所述流水凹槽朝向内侧的防寒保温层;充气式止水带为软体材质的止水带;在止水带内充气至止水带外壁与二衬混凝土凹槽内壁完全贴合;充气式止水带下端与隧道拱脚排水边沟相连。在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当围岩温度升高、冻土融化时,地下水会沿止水带自然下流,汇入隧道排水边沟中,排出洞外,进而避免地下水沿二衬工程缝渗入隧道内,避免因地下水冻结引发的冻害。

    一种路基边坡与地下工程多功能三维模型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88483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5920.4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基边坡与地下工程多功能三维模型试验平台。所述的三维模型试验平台由地下槽体、地上反力墙、地上槽体、伺服作动器、加载板、中隔板、地下水系统、人工降雨系统组成;地上反力墙位于地下槽体一端,地上槽体安装于地下槽体侧壁之上,伺服作动器置于地上反力墙与地上槽体之间,地下水系统设于地槽内,人工降雨系统及喷头置于地上槽体的上方。本发明的路基边坡与地下工程多功能三维模型试验平台的建设,可对现有的大型地基及边坡模型试验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可为路基边坡支挡结构、地基处理、隧道、基坑等工程项目的大比例模型试验提供良好的试验平台,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模型试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