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0326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81507.1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7/26 , C09D163/00 , C09D133/00 , C09D161/06 , C09D5/00 , C09D7/12 , C04B26/26 , C04B18/02 , C04B1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4 , Y02W30/92 , E01C7/26 , C04B18/027 , C04B18/082 , C04B26/26 , C08K2003/2241 , C08K2003/265 , C09D5/004 , C09D133/00 , C09D161/06 , C09D163/00 , C08K3/22 , C08K3/26 , C04B1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式沥青降温路面上面层及其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热阻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在路面的上面层,再进行碾压;步骤2,待步骤1碾压完成的热阻式沥青混合料固化后,在热阻式沥青混合料的上表面涂布涂料;步骤3,待热阻式沥青混合料和涂料固化后,即形成复合式沥青降温路面上面层。本发明能够克服路面车辙、城市热岛效应和冻土路基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74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280049432.0
申请日:2012-10-05
Applicant: PMB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迈克尔·加文·班尼特 , 安德鲁·肯尼思·班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005 , C08F257/02 , C08F265/06 , C08L51/003 , C08L95/005 , C09K3/22 , C09K17/18 , C09K17/22 , C09K17/34 , E01C7/26 , E01C7/36 , C08L25/00 , C08L33/00 , C08L25/06
Abstract: 本发明与稳定泥土材料的体系相关。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针对于稳定或结合道路或人行道建筑物泥土的体系,其可以改善车辆通过,尽管本发明范围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可用于稳定或结合的其他材料包括矿物、岩石、集料及生物物质。本发明也可用于路面坑洼修复或抑制灰尘颗粒,或裂缝封闭,或者人行道、底层、沙子或单层或双层的覆盖层或沥青的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80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298648.5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山东交通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4/001 , C04B2111/00017 , C04B2111/0075 , E01C7/26 , C04B18/167 , C04B14/28 , C04B24/36 , C04B2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机油残留物的冷再生沥青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层的重量份配比为:回收沥青路面材料85份集料15份,矿粉1.5份,水泥1.5份,沥青结合料3份,水5.9份,废弃机油残留物2份,施工方法由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下承层处理、拌和摊铺、压实、养生、质量检验组成。经过大量室内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层路用性能指标完全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要求,而且具有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突出的特点。同时本发明结构层能够有效利用具有较强环境危害的旧机油处理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渣,替代部分沥青胶结材料,节能环保,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机场道路和公路等的路面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586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4428.2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187 , C08L95/00 , C08L2205/035 , C08L2205/16 , E01C7/26 , E01C7/262 , E01C7/265 , C08L53/02 , C08L63/00 , C08L23/12 , C08K3/34 , C08K2003/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现将需修补的沥青路面的坑槽进行清理,再在沥青路面的坑槽壁及底部均匀洒布不小于0.7kg/m2的乳化沥青层(1),在孵化沥青层(1)之上依次设有补修混合料层(2)、干粉层(3)及作为覆盖层而再一次设置的孵化沥青层(1),本发明能快速冷补修复沥青路面坑槽,可提高冷补法修补坑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1273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49483.2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减震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下面层、基层、减震层‑a、底基层、减震层‑b。上面层为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厚度为4cm;下面层为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厚度为6cm。对于城市路、基层和底基层均为水泥稳定碎石;对于隧道路面,基层为水泥混凝土,底基层为片石混凝土。所述减震层‑a为氟橡胶材料,厚度为3cm;所述减震层‑b为金属泡沫铝材料,厚度为3cm,外部涂一层防腐层。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路面结构中铺设两层减震层,可减小外载荷的振动作用对路面的影响,并缓冲载荷,减少重型车辆对路面的伤害,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3430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31039.7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重载交通长寿命沥青路面,由上至下的层面结构为上面层-中面层-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垫层-路基,所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由添加高模量添加剂的沥青混凝土构成,厚度不小于8cm。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不小于30cm,水泥剂量3.5%。路基经过加强处理,回弹模量不小于35MPa。本发明设计的路面结构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好、抗车辙、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显著提高重载道路的使用性能,并降低道路全寿命周期费用。本发明是一种能承载重载交通、抗车辙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适合于气候温暖地区使用的路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276820A
公开(公告)日:2000-12-13
申请号:CN98810336.2
申请日:1998-08-27
Applicant: 舒曼·萨索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23/065 , C08L95/00 , E01C7/18 , E01C7/26 , E01C19/104 , C08L2666/74 , C08L9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路面用的沥青或柏油,其中所述沥青或柏油含有一定比例的按费一托合成法所制的石蜡(FT石蜡)。本发明也涉及用所述沥青的路面以及用所述沥青施工路面或道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5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86520.X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26 , E01C11/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特高温大风气候地区改性沥青顶层路面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位于改性沥青顶层中的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各粒径料占比为11~19mm:7~11mm:4~7mm:0.1~4mm:矿粉=30%:20%:15%:29%:6%。改性沥青顶层是由100重量份的沥青混合料和4.6重量份的沥青经混合、加热搅拌均匀、压实构成。改性沥青顶层中设有抗裂钢筋网片。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沥青顶层路面抗高温、大风等恶劣气候的能力,延长沥青路面特殊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方法简便实用,施工质量好,使用寿命长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5715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96352.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6/26 , C04B2111/0075 , E01C7/26 , C04B14/18 , C04B24/08 , C04B14/02 , C04B18/12 , C04B14/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区的定形相变隔热降温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形相变材料由硬脂酸:棕榈酸:膨胀珍珠岩=2:3:2.5,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而成。定形相变隔热降温路面材料的应用方法为:将定形相变材料作为细集料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混合料采用沥青玛蹄脂的设计方法。本发明所制得的适用于高温地区的定形相变隔热降温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降温隔热性能,相变温度52.8℃,相变焓可达132J/g,可降低路面温度4.4℃,可以有效解决高温地区沥青路面车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70513.2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26 , C04B28/04 , H02J7/025 , C04B14/02 , C04B14/06 , C04B22/002 , C04B24/2676 , C04B24/2641 , C04B24/2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供电动车辆行驶中充电的沥青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沥青混凝土封层、格栅、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基层;其中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含有发射电路,外接交变电源产生交变电磁场与搭载在行驶车辆底盘中的次级线圈相互感应,构成电磁感应充电系统。解决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不影响汽车行驶的前提下,延长了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手动直冲式停车充电可能产生的漏电的安全隐患。沥青混凝土封层采用含铁率较小的集料,在保证路用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控制发射电路初级线圈上的路面结构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