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加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90363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80122272.1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宋锡周

    Inventor: 宋锡周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预加热和加热燃料的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加热设备以为所述发动机供给燃料。所述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加热设备包括具有收集箱的主加热部件,所述主加热部件形成在连接所述发动机第一侧的流道与排放管之间,并且利用从所述流道引入的排放热量而加热;以及燃料供给管,所述燃料供给管从燃料箱延伸并盘绕所述收集箱以加热燃料,所述燃料由于从所述收集箱传导的热而穿过所述燃料供给管,从而以为所述发动机供给燃料。所述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加热设备还包括预加热设备,提供所述预加热设备使得所述燃料供给管沿所述排放管插入以防止在冬季由于寒冷外部空气而冷却的燃料直接引入到所述收集箱。

    进气管和排气管共用的空气预加热微型自由活塞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0507232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610097400.4

    申请日:2006-11-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刘春生 王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领域,其包括:喷油器、燃烧室、发动机缸、活塞、空气燃料混合室、负载及反弹装置、连接管,其特征是换气管作为进气部件、排气部件和空气预加热部件,活塞除起到普通活塞的作用外还作为空气和燃料的压缩部件和废气的扫气部件,喷油器固定在空气燃料混合室上,换气管固定在发动机缸上,连接管连接燃烧室和空气燃料混合室,换气管与发动机缸连接处即a点较连接管与发动机缸连接处即b点距离燃烧室侧壁更近。换气管由许多渐放的小管组成。其优点是:极大的简化了发动机的结构,对降低NOx排放有显著效果,有较高的效率。

    燃料调节设备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2544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80025014.8

    申请日:2005-05-20

    Abstract: 一种燃料调节系统(10)包括限定出腔室(14)且配备有位于腔室(14)上游的入口(16)和位于腔室(14)下游的出口(18)的外壳(12)。外壳(10)中形成具有与入口(16)连通的第一端部(22)和与腔室(14)连通的第二端部(24)的半球形支座(20)。包括曲面(28)和横跨曲面(28)延伸的平表面(30)的阀体(26)被接收在支座(20)内。阀体(26)可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在关闭位置,阀体(26)密封入口(16),在开启位置,阀体与入口(16)分隔开,以使空气经位于支座(20)和曲面(28)之间的第一端部(22)并经位于第二端部(24)和阀体(26)的相邻部分之间的间隙(38)流入腔室(14)。弹簧(32)以约1大气压的压力将阀体偏压向关闭位置。

    进气管和排气管共用的空气预加热微型自由活塞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978876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097400.4

    申请日:2006-11-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刘春生 王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领域,其包括:喷油器、燃烧室、发动机缸、活塞、空气燃料混合室、负载及反弹装置、连接管,其特征是换气管作为进气部件、排气部件和空气预加热部件,活塞除起到普通活塞的作用外还作为空气和燃料的压缩部件和废气的扫气部件,喷油器固定在空气燃料混合室上,换气管固定在发动机缸上,连接管连接燃烧室和空气燃料混合室,换气管与发动机缸连接处即a点较连接管与发动机缸连接处即b点距离燃烧室侧壁更近。换气管由许多渐放的小管组成。其优点是:极大的简化了发动机的结构,对降低NOx排放有显著效果,有较高的效率。

    一种节油环保装置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9096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086220.6

    申请日:2006-08-22

    Applicant: 汤发宽

    Inventor: 汤发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油环保装置。目前公知的汽油机车辆的供油方式是电子喷油器和化油器形式的颗粒状混合气体,进入气缸燃烧不完全,造成燃油浪费和环境污染。本发明通过采热器提高了进入化油器中的空气的温度,从而加强了化油器里混合汽中的油珠的汽化,通过汽化滤清器使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体充分汽化,从而实现了汽油的充分燃烧。且通过汽化散热器的降温保证了进入气缸的汽化气体的温度适宜。本发明具有节油环保、结构合理等优点。

    四冲程内燃机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060C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0108994.3

    申请日:2000-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冲程一内燃机,它至少有两个进汽阀(8,9)和一个进汽流动通路,对每个汽缸(1)而言该进汽流动通路至少有两个进汽通道,这两个进汽通道有一公共进汽管(13),然后分支,进到进汽阀(8,9)处分离开来,由进汽阀出来至少有一个进汽通道是作为充汽流动通道(11),另一个为充汽通道(12)。位于进汽流动通道内设有一个节流装置(21)以调节充汽。进汽流动通路是与供油装置连接起来的。为了尽可能通过简单方法在低耗油情况下改善排汽质量,本发明的燃油供给装置是由一个为两个进汽通道共用的汽化器(14)所构成的,最好是将汽化器(14)置于进汽管(13)的进汽通道的分支区域内。

    液气二用加热系统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10940A

    公开(公告)日:1999-03-17

    申请号:CN98119099.5

    申请日:1998-09-08

    Applicant: 孙善骏

    Inventor: 孙善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地采用液气二用加热系统向内燃机供油、进气系统各部件加热起动和工作的方法。液体或气体从加热管道中通过,采用加热管道及其附件向各部件传导热量,从而可以方便地起动内燃机和维持加热状态下不间断地工作。由于采用了这一方案,可以做到节能降噪、方便起动、改善环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一些内燃机上。如各种机动车上的内燃机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