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发动机热量回收用于加热燃油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639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47306.2

    申请日:2019-02-27

    Inventor: 邹成栋 邹成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挂车发动机热量回收用于加热燃油的装置,包括发动机进油管,发动机进油管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加热管,环形加热管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末端连接有气缸外套筒,气缸外套筒套设于气缸的外侧,气缸外套筒的一侧连接有外套筒进水管,外套筒进水管的末端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热交换机组,热交换机组的一侧通过环形加热管出水管道连接到环形加热管的底端,本发明设置了环形加热管、落水管和气缸外套筒,气缸温度升高,避免了使用加热燃油的装置时,加热燃油的装置难以充分利用发动机气缸的高温加热燃油,影响加热燃油的装置的使用环保性的问题。

    一种进气歧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30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36055.1

    申请日:2018-11-28

    Inventor: 刘德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表面靠近气道口处设有多个进气余热出气外接管,另一端设有进气余热进气外接管,所述进气余热进气外接管上连接有进气转接管,所述进气转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进气连接软管,每个所述进气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至进气余热出气外接管处。本发明有益效果:利用发动机燃烧室燃烧后在进气管与缸盖连接位置的余热,提高进气管进气时的进气温度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

    一种新型发动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28034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200501.3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徐应乐

    Inventor: 徐应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1/14

    Abstract: 一种新型发动机,是在机动车发动机上装一装置,燃油管经过装置,发动机运行时,缸体产生的热量将燃料管中的燃料加热,使燃料分子结构迅速裂变成微细分子,之后再进入发动机,就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进而使发动机动力变得强劲有力,从而达到节油目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适用于低温地区的燃料供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836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280579.6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地区的燃料供给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灵活燃料供给系统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可以控制废气换热器和可变流量油泵,对主燃料箱内的燃料进行加热,并可以根据发动机需求对主副两种燃料的混合供给比例进行无级调节,使得一些凝点较高的燃料(如生物柴油)可以在低温地区使用。所述的灵活燃料供给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驾驶员不用进行任何操作,采用低凝点燃料起动发动机(如柴油),并逐渐过渡到高凝点燃料,充分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使发动机在低温地区也可以使用低温性能较差的燃料,而且可以尽量优化发动机的排放性能。

    化学回热式柴油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2625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35360.4

    申请日:201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9/04 F02M27/00 F02M31/14 F02M31/16 F02M37/0047

    Abstract: 化学回热式柴油机,属于内燃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当前柴油机效率较低、油耗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借鉴化学回热式超然冲压发动机和化学回热循环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柴油在完成化学回热过程后再喷入气缸燃烧。发动机运行时,柴油从油箱流出经过滤和流量调后,增压形成高压柴油,流入螺旋状的冷却通道吸收气缸中燃料燃烧散入气缸壁面的热量,保护壁面的同时发生化学裂解,生成部分气态小分子产物;切换阀切换至热态燃料油路,高温裂解气和未裂解的柴油蒸汽经由切换阀进入气态燃料喷嘴,然后喷入气缸燃烧;发动机起动时,由于温度场还未建立,柴油进入气缸前仍然为液态,由切换阀切换至冷态燃料油路,由液态燃料喷嘴雾化后喷入气缸。

    发动机油箱加热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5870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217181.4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蔡青萍

    Inventor: 蔡青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加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油箱加热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油箱加热装置安全性差、加热效率低、能耗过高等问题。本发动机油箱加热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小油箱和大油箱,所述的小油箱上设有用于向发动机供油的供油口,所述的小油箱上设有当发动机启动时能对小油箱内的燃油进行加热的电加热机构,所述的大油箱上设有与尾气排放系统相连且能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所排放的尾气中的热量对大油箱内的燃油进行加热的导热加热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好,加热效率高,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油箱加热的能耗和成本。

    柴油机燃油电气水联合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39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18335.1

    申请日:2013-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柴油机燃油电气水联合加热系统。电气水联合加热系统主要包括电加热单元、尾气余热回收单元、防冻液循环加热单元、控制电路等四个部分。电加热单元由燃油加热辅助装置和电加热器组成。燃油加热辅助装置安装在输油泵之前。电加热单元加热辅助装置及部分油路内少量燃油用于低温下发动机启动,启动后利用防冻液和尾气余热加热油箱及其它油路,直至整个油路中的燃油温度高于燃油冷滤点,实现燃油的持续供应。其有益效果为:大大缩短发动机在低温启动前预热时间;蓄电池的负载大大减小;柴油机在低温下也能够使用冷凝点较高的柴油,节约用油成本;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改变原燃油系统的结构,可以广泛推广。

    车用柴油加热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3400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207867.5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倪均一

    Inventor: 倪均一

    Abstract: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热量对柴油加温的车用柴油加热装置,它是由安装有多支同心径向热管的尾气热量采集交换箱与具有两块对称设置的具有导流和阀门作用能同步在60°范围内相对转动的导流流量控制板构成的尾气流量控制箱连接组成的车用柴油加热装置。它的排气道接口可与车辆发动机排气道直接连接、能以发动机排气道中心为轴线360°旋转任意方向安装,并通过油管接头连接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发动机工作时可通过发动机排放的尾气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结构将柴油和排气道尾气充分隔离。通过操纵调节板驱动机构达到对尾气流向、流量的无级调控,完成在运行中控制油温、装置的投入或退出运行的操作。使加热装置安全性能提高、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可控。该车用柴油加热装置可成为车辆的正常配置设施,达到夏季不用拆卸、冬季可继续使用低标号柴油的目的。

    车用柴油加热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400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07867.5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倪均一

    Inventor: 倪均一

    Abstract: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热量对柴油加温的车用柴油加热装置,它是由安装有多支同心径向热管的尾气热量采集交换箱与具有两块对称设置的具有导流和阀门作用能同步在60°范围内相对转动的导流流量控制板构成的尾气流量控制箱连接组成的车用柴油加热装置。它的排气道接口可与车辆发动机排气道直接连接、能以发动机排气道中心为轴线360°旋转任意方向安装,并通过油管接头连接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发动机工作时可通过发动机排放的尾气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结构将柴油和排气道尾气充分隔离。通过操纵调节板驱动机构达到对尾气流向、流量的无级调控,完成在运行中控制油温、装置的投入或退出运行的操作。使加热装置安全性能提高、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可控。该车用柴油加热装置可成为车辆的正常配置设施,达到夏季不用拆卸、冬季可继续使用低标号柴油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