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套炉底辊结瘤的控制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652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011962.6

    申请日:2009-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套炉底辊结瘤的控制和处理方法,利用控制刷辊的刷洗电流,减少氧化严重过渡卷的使用,按照工艺速度、工艺温度不同控制适当的炉压、露点、氢含量,定期调整炉辊转速,减少炉辊与带钢运行速度差异,控制钢质变换时工艺温度变换的升降温速率等有效的预防手段减少出现结瘤的可能。同时针对不同结瘤状态使用不同处理方法,大幅缩减处理时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处理时间长,处理方法单一,未针对不同的结瘤状态进行区分处理,只要处理就磨削全部炉底辊,损伤未出现结瘤炉底辊,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提高了冷轧退火类产品的板面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一种碳套炉底辊在线磨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634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18760.9

    申请日:201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方法,对大结瘤,各炉段温度高于正常温度20~25℃,通入使用次数小于4次、厚度为0.5~0.7mm的过渡卷,撤除炉内张力,运转4~5min后再采用联合点动方式运转8~12min,同时升温控制炉温,往复三个周期。对细小结瘤,各炉段温度高于正常温度10~15℃,通入使用次数小于4次、厚度为0.35~0.5mm的过渡卷,撤除炉内张力,运转炉辊1~3min。本发明能快速处理掉碳套炉底辊结瘤,且对细小结瘤,处理后可保证16小时内无结瘤;对大结瘤,处理掉后可保证30小时无结瘤,从而可大幅度提高机组作业率和产品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一种纵向磁性能优异的电工钢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003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810012976.5

    申请日:2008-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磁性能优异的电工钢制造方法,采取的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热轧板常化、冷轧和退火,其特征在于热轧板常化处理采用温度低于钢的居里温度,加热温度为700~760℃,并且常化处理是在外加场强为3000~9000Oe与轧向方向的磁场中进行。在磁场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由于晶格畸变、析出物、微区缺陷影响所产生的复杂磁畴在微小磁区按照外磁场方向取向,并由于热动力学作用部分微区结构得以修复及改变,同时减少与外磁场方向垂直的磁畴,增加平行于外磁场方向的磁畴,从而感生沿外磁场方向的单轴各向异性,提高了产品纵向磁性能。

    高效高强电机钢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2351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710012947.4

    申请日:2007-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高强电机钢,其化学成分为:C≤0.010%、Si:0.2%~3.0%、Mn≤1.5%、P:0.070%~0.250%、S≤0.03%、Als:0.02%~0.12%、B:0.0010%~0.0100%、Cu:0.010%~0.090%,其余为铁和少量夹杂物。该钢的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RH精炼、板坯连铸和轧制等工序,其特点是转炉冶炼的出钢温度控制在1650~1710℃,在转炉或RH加入电解铜1~8公斤/吨钢;RH真空处理后充分脱氧,并进行其它合金化操作,最后加入硼铁0.1~1.5公斤/吨钢,合金化后,再静循环3~10分钟。本发明可降低炼钢成本,防止钢水中铝量高造成浇铸时结瘤,降低成品表面缺陷,改善织构,提高产品电磁性能,提高强度,满足高频高转速电机的设计要求。

    制备大晶粒薄板材料极图测量样品的试样架及织构分析

    公开(公告)号:CN101191777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610134436.5

    申请日:2006-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织构测试分析中制备大晶粒薄板材料极图测量样品的试样架,主要由“T”字形基准架,与基准架上的直杆相配合的滑块,以及与滑块和基准架上的端头相配合并产生压力的紧固件所组成。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试样架对立方系大晶粒薄板材料进行织构测试分析的方法,采用组合试样法将薄钢板叠加制备试样,利用X光衍射仪对制备出的试样的轧向所组成的面进行三张不完整极图测量,选择“二步法”对不完整极图数据进行计算斜面坐标架下试样ODF系数W′lpm,并转换成轧制坐标架下的Wlmn,最后合成ODF。在对大晶粒材料的织构进行测试时,则可测量40至70倍的晶粒数,实现了大晶粒材料织构测试分析的准确快捷,使测量的统计性得以保证。

    一种大尺寸晶粒取向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9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248758.6

    申请日:2009-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晶粒取向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储备,通过EBSD技术将晶粒颜色和晶体学数据结合,建立颜色与晶体学数据的对应关系,并记录不同金属材料、不同取向晶粒的腐蚀条件,得到待测的批量样品后,迅速检索数据库,搜索出腐蚀状态,按同样的腐蚀方式腐蚀后,在同一光源条件、同一观察视角条件下,记录晶粒的颜色,与数据库符合条件的取向对应,最终实现快速、批量的晶粒取向检测。本发明采用定量计算晶粒取向表面能和适宜的腐蚀时间,获得固定条件下观察到不同晶粒取向的特殊颜色,与扫描数据库相对应,实现大尺寸多晶体材料取向的快速、批量检测,进而实现材料性能的判断。

    一种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无铝钢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2210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13355.3

    申请日:2009-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无铝钢种的方法,通过控制Als≤0.0010%及易形成氮化物的残余元素含量,热轧采取低温加热及控温轧制,冷轧采取一次或带有中间退火的二次冷法轧制,实行湿氢脱碳、再结晶温度退火等综合性控制措施,从而在现有设备条件下,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实现了批量生产高效无铝冷轧无取向硅钢,其电磁性能均优于同牌号常规工艺生产的冷轧无取向硅钢,铁损平均降低了0.4W/kg左右,磁感平均提高了0.2T,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