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6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6942.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22 , B60H1/32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该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加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均经过车辆的乘员舱和动力电池系统。加热回路用于为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系统加热。制冷回路用于为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系统制冷。该车载空调系统的制热或者制冷效率较高,进而提高了整车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28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2960.1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06 , B60K1/00 , B60L58/27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13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压缩主路、用于与电池包进行换热的第一流路、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制热的乘员舱流路和用于与第一驱动电机进行换热的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和乘员舱流路并联设置在第一压缩主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流路之间,第二流路与第一压缩主路的第二端连接,车辆热管理系统具有使第一流路和乘员舱流路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压缩主路、第二流路串联连通的余热回收状态。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在余热回收状态时,能够借助制冷剂将第一驱动电机的余热用于对电池包和/或乘员舱进行制热,从而对电机余热进行了回收再利用,避免了电机热量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25493.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包括:在压缩机压比小于设定比值,或者压缩机的停机持续时长大于设定时长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检测的制冷剂的参数确定是否发生制冷剂泄漏,压缩机压比是制冷系统的高压侧压力与制冷系统的低压侧压力的比值。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制冷剂泄漏被检测到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69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939842.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及存储介质。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进行乘员舱的温度调节和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并且可以在车辆处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工况下,可以选择冷媒通过不同的回路,以进行精确控制。在动力电池上设置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均可以与动力电池进行换热,使得热管理系统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一电池换热回路和第二电池换热回路与动力电池换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同时使得冷媒通过第一电池换热回路和第二电池换热回路,通过两个换热回路对动力电池进行保温或降温的动作,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204946.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L58/26 , B60L58/2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4 , H01M10/625 , H01M10/6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换热组件,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换热组件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换热组件连接。换热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分别用于调节电池模组的温度。设置第一换热和第二换热板对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可对电池模组的不同端面直接接触热交换,不但可降低布置难度,并且可提升换热效率,使电池模组快速达到合适的工作温度,提升电池模组的工作稳定性,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452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0839382.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3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口结构、空调组件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风道内,导风组件包括导杆以及多个导风叶片,导风叶片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导风叶片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导杆,且多个导风叶片沿导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导杆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导杆滑动带动导风叶片以导风叶片的第一端为轴转动,以调节风道的通风量以及通风方向。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增减导风叶片的数量,从而可以调整风口结构的通风量,简单便利,可操作性高,而且,用户可以在导风叶片的拆卸以及安装过程中,提升手动操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19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1397585.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车载空调的方法和车辆,其中,车载空调包括可移动风口,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所述可移动风口的触发信号;判断车辆所处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可移动风口的位置和出风参数。本发明的方法和车辆,基于车载空调的可移动风口,可以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通过调节可移动风口的位置和出风参数,满足用户的需求,丰富车载空调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742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54061.5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3F13/803 , A63F13/55 , A63F13/92 , A63F13/245 , A63F1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空调器出风口处格栅的动作进行检测,获取格栅的动作信号;根据动作信号,控制车载游戏中的被控对象进行动作。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利用空调器出风口处格栅的动作来控制车载游戏中被控对象的动作,操作简单、灵活,增加了车辆的趣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20100.1
申请日:2019-08-31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3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该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引导表面和出风方向调节结构,引导表面包括能够产生康达效应的导风面,以使导风面能够对通过的主气流进行引导。出风方向调节结构包括具有辅助出风口的辅助风道,辅助出风口开设于导风面,以使从辅助出风口输出的气流将主气流推离导风面。通过的气流会被导风面粘附,使得该气流(称为主气流)沿着导风面流动,从辅助风道内流出的气流称为第三气流,该第三气流从开设于导风面上的辅助出风口流出,由于第三气流的干扰,主气流流经辅助出风口处时会提前脱离导风面,第三气流和主气流汇合成输送至乘员舱的总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10323.X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采暖信息,开启车辆空调系统;若车辆空调系统的加热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则,在车辆空调系统的加热流路的介质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之前,控制车辆空调系统运行在预设模式,车辆空调系统的出风方向不直接吹向乘员舱的乘员,且出风量小于预设风量;当介质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控制车辆空调系统从预设模式切换至空调采暖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模式;若加热装置还包括PTC风加热器,则:控制车辆空调系统运行目标模式。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响应时间短,且温度相对较低的风不会直接吹向乘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