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云控平台远程控制指令可信度的识别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028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7527.3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一种集中式云控平台远程控制指令可信度的识别处理方法,在信息获取阶段,分别通过本车传感器和其他车辆广播信息获取作为可信度判断辅助的车端感知信息和V2V信息,并通过网联云平台获取作为核心信息的远程决策信息;在可信度判断阶段,通过辅助信息计算远程决策信息的可信度指标,并在可信度可接受时执行远程决策,否则切换为自主智能驾驶接管并执行本地决策,同时向网联云平台发出入侵警告,通过网联云平台检测、识别和处理入侵警告,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本车。本发明从云平台被入侵但不自知的角度解决远程信息安全的技术漏洞。由于此时云平台已将错误的远程信息(平台认为此信息为真实)发送至车辆端,所以解决此漏洞的技术手段应布局在车辆端。

    一种无人驾驶轨迹跟踪中实时判别当前参考轨迹点的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37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095004.1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轨迹跟踪中实时判别当前参考轨迹点的算法,首先从参考轨迹的出发点开始,在每三个连续的参考轨迹点中的第二个参考轨迹点处,取前两个参考轨迹点所连成的直线与后两个参考轨迹点所连成直线的角平分线,并得到角平分线在全局坐标系下的直线表达式;然后通过实时位置的结果值和第三个参考轨迹点的结果值乘积来判断车辆是否通过第二个参考轨迹点,实时地得到车辆当前经过的参考轨迹点,直到到达最后一个参考轨迹点为止。本发明能实时地判别车辆当前经过的参考轨迹点,并对后一个参考轨迹点进行跟踪的功能,从而使得车辆可以得到当前的预瞄点及预瞄点的语意信息,进行局部轨迹规划、轨迹跟踪和避开障碍物的控制。

    用于智能汽车传感器接口系统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177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1099695.5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一种用于智能汽车传感器接口系统的实现方法,利用动态链接库中的接口类将车载计算平台的硬件接口虚拟化为虚拟接口,在传感器接入硬件接口时,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新建一个虚拟接口类对象,并对来自传感器的CAN报文进行校验,识别出传感器的类型以实现初始化;再将调用动态链接库新建相应的传感器类对象,并将对应的虚拟接口的地址储存在传感器类对象的成员变量中,完成CAN报文数据与解析方式的匹配,通过统一的数据输出格式从而实现传感器的即插即用。

    一种无人驾驶轨迹跟踪中实时判别当前参考轨迹点的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3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95004.1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轨迹跟踪中实时判别当前参考轨迹点的算法,首先从参考轨迹的出发点开始,在每三个连续的参考轨迹点中的第二个参考轨迹点处,取前两个参考轨迹点所连成的直线与后两个参考轨迹点所连成直线的角平分线,并得到角平分线在全局坐标下的直线表达式;然后通过实时位置的结果值和第三个参考轨迹点的结果值乘积来判断车辆是否通过第二个参考轨迹点,实时地得到车辆当前经过的参考轨迹点,直到到达最后一个参考轨迹点为止。本发明能实时地判别车辆当前经过的参考轨迹点,并对后一个参考轨迹点进行跟踪的功能,从而使得车辆可以得到当前的预瞄点及预瞄点的语意信息,进行局部轨迹规划、轨迹跟踪和避开障碍物的控制。

    扭矩传递系统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3398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31281.2

    申请日:2013-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8/00 F16D23/12 F16D2023/123

    Abstract: 一种扭矩传递系统,包括箱体、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板、和斜坡构件,所述斜坡构件可绕轴线选择性地旋转且限定出斜坡表面。系统还包括具有电动机壳体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箱体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绕轴线旋转。电动机配置为选择性地施加扭矩,以让斜坡构件旋转。系统另外包括辊子元件,所述辊子元件相对于所述箱体安装且接触斜坡表面。斜坡表面配置为使得,在斜坡构件绕轴线旋转时,辊子元件在斜坡表面上施加反作用力,其促使斜坡构件沿第一轴向方向运动且由此将反作用力传递到离合器板。还公开一种变速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扭矩传递系统。

    控制器旋转的无定子无刷双转子内圈永磁体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023242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581093.2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器旋转的无定子无刷双转子内圈永磁体同步电机,外转轴的第一端设置在机壳的第一腔室内,外转轴的第一端端部伸出第一腔室的端壁外,其上靠近端壁处设有感应器结构;外转轴的第二端设置在机壳的第二腔室内,其上设有外转子铁芯以及嵌入外转子铁芯的外转子绕组,外转轴的第二端上靠近第一腔室处设有整流器,整流器与外转子铁芯之间设有逆变器,外转轴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端盖;内转轴的一端端部伸出第二腔室的端壁外,其余在外转轴的第二端内,第二腔室内内转轴上设有内转轴铁芯以及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在内转轴铁芯外侧壁上的永磁体。本发明结构简单,突破了现有电机只有一个旋转轴的限制,省去了定子部分,可应用于多种场合。

    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95085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038540.3

    申请日:200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其中: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同轴连接,集成起动发电机和自动离合器主动盘连接,自动离合器通过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主减速器-差速器连接,主减速器-差速器通过驱动桥和车轮相连,动力电池组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外接电源插头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集成起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外齿圈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最大保持了传统车辆结构,利用双电机对发动机的工作点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稳定运行,尤其适合城市低速公交工况运行。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楔形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149312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46685.2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楔形离合器,包括:传动机构、楔形块机构、复位机构、箱体。传动机构设置在箱体外部,楔形块机构与复位机构均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楔形块机构包括:离合器活塞、楔形块、支撑滚柱,其中:楔形块固联于离合器活塞上,嵌于蜗轮内侧,离合器活塞套设于箱体内,支撑滚柱固定在箱体上。本发明利用传动机构、楔形块机构的自增力原理实现电机驱动扭矩到离合器的传动,其具有增大扭矩,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等特点。通过单片机或微机对电机进行智能的、精确的转速与转矩控制,使离合器活塞产生平稳的、可控的摩擦力矩。

Patent Agency Ranking